江西天一特种油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二期)验收
2019年3月29日,江西天一特种油有限公司根据《江西天一特种油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苄基甲苯(含高温导热油)、二芳基乙烷系列产品(含无碳复写纸压敏染料溶剂油)建设项目(二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并对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和批复等要求对本项目进行验收。参加验收会的有万年县环保局(负责验收固废)、江西瑞彼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验收监测单位)等单位代表和专家共8人,会议成立了验收组(名单附后)。验收组成员和与会代表现场检查了工程环保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听取了建设单位关于项目环保执行情况的报告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的汇报,审阅并核实了有关资料,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公示如下: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项目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凤巢工业园,地理坐标为东经115°05'57.2",北纬27°16'01.1"。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0200 平方米,项目建筑占地面积为6817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518平方米,绿化面积4040m2。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环保工程等。一期工程建设日期为2013年3月-2014年4月,二期工程建设日期为2016年09月-2018年04月。(二)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建设单位于2013年12月委托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江西天一特种油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苄基甲苯(含高温导热油)、二芳基乙烷系列产品(含无碳复写纸压敏染料溶剂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14年4月取得了上饶市环境保护局批复(饶环督字65号),项目一期工程于2013年3月开工、2014年4月完工(一期年产苄基甲苯2300吨/年(含100吨高温导热油)、苯基二甲苯基乙烷绝缘油600吨/年、苯基乙苯基乙烷绝缘油400吨/年、无碳复写纸压敏染料溶剂油600吨/年、副产工业盐酸(32%)1649.57吨/年生产线项目);同时,上饶市环境保护局于2016年10月20日组织专家对项目一期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执行情况进行现场验收评审,通过了本项目一期工程的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验收,于2017年4月21日获得上饶市环境保护局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批复(饶环督字54号)。(三)验收范围二期建设过程中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替换原一期项目中一些落后的设备,增加了中控系统;同时在不改变产品产能以及工艺的情况下,为减少催化剂废物排放,提高催化剂的使用率,对催化剂使用后进行简单的净化处理返回多次利用;在苄基甲苯、高温导热油的生产中更换了反应釜、水洗釜、盐酸吸收釜等设备,变更后的生产设备能达到一期和二期苄基甲苯、高温导热油、副产盐酸(30%)总产量的要求;为了减少固废量,提升釜残价值,采用新高效精馏塔替换老蒸馏塔,将釜残液中的三苄基甲苯分离提纯,并将分离出的三苄基甲苯通过科学复配方式加入到原苄基甲苯产品中,改善了产品性能。针对以上情况,本次验收对环评报告书及变更说明中一期、二期苄基甲苯、高温导热油、工业盐酸(32%)、釜残液再生苄基甲苯生产线进行总体验收。原环评工业混凝土减水剂生产线未建成、不在此次验收范围内。(四)投资情况项目总投资107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30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8%。(五)验收时间根据项目环保管理相关规定,建设单位于2018年7月委托验收监测单位承担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接受委托后,验收监测单位于2018年07月19-20日派出技术人员进场进行了现场勘察,在核实项目配套环保治理设施的建设情况、查阅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验收监测,依据验收监测结果以及现场勘察情况编制完成本验收监测报告。二、工程变动情况为适应二期生产用热需要、减少废气排放等,公司在二期项目建设时,取消原700KW燃煤导热油炉,变更成一台1500KW燃烧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导热油炉;同时,在二期建设过程中增加环保设施和安全设施方面的投入,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替换原一期项目中一些落后的设备,从本质上增加其安全性、降低环境影响和提升产品质量,以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为了减少固废量,提升釜残价值,采用新高效精馏塔替换老蒸馏塔,将环评中的釜残液(固废S3-2)中的二苄基甲苯、三苄基甲苯分离提纯,并将分离出的二苄基甲苯、三苄基甲苯通过科学复配方式加入到原苄基甲苯产品中,改善了产品性能。在二期建设过程中增加环保设施和安全设施方面的投入,利用新设备替换原一期项目中一些落后的设备,为了减少废气和废液的排放量,增加多级冷凝、吸收装置,吸收废气并将废液回收利用。江西天一特种油有限公司在原有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础上,于2018年12月委托重庆丰达环境影响有限公司编制了《江西天一特种油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苄基甲苯(含高温导热油)、二芳基乙烷系列产品(含无碳复写纸压敏染料溶剂油)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说明》,变更说明认为上述变动的污染物排放量和环境影响不构成重大变动。其它与项目生产工艺、建设性质、规模、地点和环境保护措施等因素均未发生重大变动。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情况(一)废气项目废气主要为蒸汽锅炉和导热油炉产生的烟气及工艺废气,项目工艺废气主要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凝气体,包括甲苯、HCl、苯、乙苯、二甲苯等。项目设1台2t/h蒸汽锅炉,1台1500KW燃烧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导热油炉。蒸汽锅炉及导热油炉燃烧废气分别经1套碱液水膜除尘装置处理,处理后尾气统一经1根35m高烟囱排放。1#车间进行苄基甲苯、高温导热油、釜残液再生产苄基甲苯的生产,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有:合成工序产生的废气、酸洗工序产生的废气、碱洗工序产生的废气、甲苯分类工序产生的废气、苄基产品精馏工序产生的废气。合成工序产生的废气经过两级玻璃冷凝器处理后与酸洗工序产生的废气一同经过玻璃冷凝器+二级搪玻璃式深冷器处理后排入三级石墨盐酸吸收塔进行处理,得到32%的工业盐酸,吸收塔尾气经过1套碱液喷淋吸收塔+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高空排放。其中二级玻璃冷凝器得到的冷凝液回收到合成工序利用,二级搪玻璃式深冷器得到的回收到酸洗工序利用,冷凝液成分主要为甲苯、单苄基甲苯、氯化苄、双苄基甲苯;二、三级石墨盐酸吸收塔得到的低浓度盐酸返回到上一级石墨盐酸吸收塔进行再次处理,获得32%的工业盐酸。碱洗工序产生的废气直接并入碱液喷淋吸收塔+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高空排放。甲苯分离工序产生的废气经过三级冷凝装置+真空液环吸收装置+活性炭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高空排放。其中冷凝器获得的冷凝液回收到合成工序利用,真空液环吸收装置获得的饱和液回收到碱洗工序利用,冷凝液及饱和液的主要成分为甲苯、单苄基甲苯、双苄基甲苯、多苄基甲苯。苄基产品精馏工序得到的产品经过一级空冷+一级水冷后得到单苄基甲苯、双苄基甲苯、三苄基甲苯产品,水冷后产生的废气经过真空液环吸收装置+活性炭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高空排放。其中真空液环吸收装置获得的饱和液回收到碱洗工序利用,饱和液的主要成分为甲苯、单苄基甲苯、双苄基甲苯、多苄基甲苯。项目工艺废气经不同预处理后经一套碱液喷淋+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楼顶高空排放。(二)废水项目建成后,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碱液吸收水、地面冲洗水、生活污水、锅炉除尘废水、初期雨水等。碱液吸收废水中盐分很高,采样三效蒸发处理,处理后的析盐冷凝水再与地面冲洗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进入厂区污水站处理,锅炉除尘废水经沉淀后回用。污水处理站工艺为:简易格栅、隔油池、初沉池、厌氧反应池、一沉池、缺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二沉池、排水池。(三)噪声治理项目的噪声污染来源于循环油泵、污水泵、物料输送泵、锅炉引风机、离心风机等,均采用低噪音电机,所有噪声设备均设置了减振基座,隔声罩,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器,加强厂区绿化等措施,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通过以上措施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四)固废治理项目一般固废主要包括职工生活垃圾、锅炉灰渣。厂区设有一般固废暂存场所,固废暂存场所封闭,避免了恶臭气体的挥发等,厂内一般固废及时清运,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煤灰渣外售制砖。项目危险废物主要是冷凝废液(HW34)、精馏废液(HW11)、污水站污泥(HW49)、原料包装(HW49)、废活性炭(HW04)、废白土(HW06)、废导热油(HW09)、析盐浓缩废渣(HW13)等。其中釜残液生产苄基甲苯后得到的釜残液,原作为固废物,现在经过高效精馏分离将釜残液中二苄基甲苯、三苄基甲苯提取出来,添加到苄基甲苯产品中,改善苄基甲苯产品性能;原料使用后产生的废包装桶经收集后由厂家回收处理;项目定期更换下的导热油由公司回收利用(目前未产生);冷凝废液直接回收套用;废活性炭、精馏废液、废白土、污水站污泥、析盐浓缩废渣等不可回收利用的危险废物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委托翰蓝工业服务(赣州)有限公司处理。项目建设了2间危废暂存间,贮存区进行防渗、防漏处理。(五)其他设施1、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项目使用的沉淀池、循环水池、污水处理池、事故池均为采用防渗设计和施工。生产车间地面(含排水沟)、仓库、储罐区采用防腐、防渗漏设计,并设置相应的废液收集池;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均暂存于暂存库内;仓库地面采用防腐、防渗漏设计,防渗地面;对废水收集处理系统的调节池、沉淀池和收集池等均采取防腐、防渗措施,防止渗水污染土壤和地下水。2、风险防范和环保管理情况企业制定了《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安排了专人负责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项目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组建了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配备了事故应急的人员、器材、设备,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处置演练。加强生产管理,防止跑冒滴漏以及污染事故的发生;对项目原料及产品属化学危险品,在运输、贮存、使用及生产过程中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严防因安全事故引发环境污染。建设了事故池,事故池容积为550m3,保证处理事故后的消防水和事故性废水排入事故池。3、项目满足原环评批复的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4、项目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建设了排水系统。四、污染物排放情况1、废水监测期间,项目生产废水排口监测点中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动植物油类、石油类、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苯胺类的监测值均达到江西万年星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接管标准。属达标排放。废水在线监控设备pH计、化学需氧量在线监测仪、氨氮在线监测仪实际水样结果均满足《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 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007)要求。监测期间,厂区外监测井地下水中pH值、总硬度、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氰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镍、六价铬、铜、锌监测结果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III类水体标准。2、废气排放监测期间,水膜装置出口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气黑度的监测值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2中标准;活性炭吸附装置出口监测甲苯、苯、二甲苯、氯化氢的监测值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限值要求,乙苯的排放浓度均满足美国EPA工业环境实验室推荐的多介质环境目标中排放环境目标值;乙苯的排放速率均满足《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的估算值。3、噪声验收监测期间,厂界昼间和夜间监测结果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4、总量监测期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44t/a;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1.37t/a。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均满足报告书对项目建成投产后污染物排放提出的总量控制要求(二氧化硫控制总量为11.53t/a;氮氧化物控制总量为4.24t/a)。5、废水在线设备比对监测项目建设的pH值、CODcr、氨氮3个在线监测设备,经实际水样比对,满足《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 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007)要求。五、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根据监测结果,项目废气、废水和噪声均能达标排放,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六、验收结论对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项目不存在其中所规定的验收不合格情形。验收组认真审阅相关技术资料,结合现场踏勘,在充分讨论后认为项目落实了环评及批复文件中的各项环保措施,达到竣工验收要求,同意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公示日期:2019年5月10日-2019年5月25日回帖是一种美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