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县李家山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及环卫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本帖最后由 bamf04 于 2019-6-20 18:15 编辑湟中县李家山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及环卫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2019年1月1日起试行)有关规定,湟中县李家山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及环卫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已编制完成,现进行再次公示。公示内容如下:
[*]项目基本情况
湟中县李家山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及环卫设施建设项目位于湟中县李家山镇陈家庄村西南侧坡地,新建总库容量为58.8万立方米,填埋年限16年,日处理量近期(2026 年)为 56.79t/d,远期(2035 年)为 66.09t/d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一座,配套建设垃圾转运设施。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及配套环卫设施。垃圾填埋场包括垃圾坝、围堤、分区坝、调节池、渗滤液收集与导排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防渗系统、防洪系统,渗滤液处理区、管理区、场外道路、场内道路、绿化隔离带、网围栏等辅助设施,推土机、压实机、洒水车、计量设施等辅助设备。配套环卫设施包括垃圾车、屋顶垃圾箱、垃圾收集桶。二、环境影响概述及环保措施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①填埋气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填埋气体通过导排系统排空,不会对区域环境构成显著不利影响。②填埋场恶臭气体的控制及治理措施项目填埋场产生恶臭经过当天垃圾及时推平、压实和覆土措施后,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封场后将垃圾产生的填埋气体收集后高空排放,及加强填埋区周围绿化等措施后可减轻了恶臭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③调节池恶臭气体的控制及治理措施为了有效的减少调节池恶臭气体散逸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对调节池采取池体加盖的形式,设置排气口通风,定期喷洒除臭剂消除臭气。在设计平面布置中,把调节池布置在下风向,远离生活区,并用绿化带隔开。④防飞扬物措施项目对填埋场飞扬物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有:及时覆土压实,设置拦截网,在填埋场建立立体防护带,在拦截网内侧种植当地季节性的灌木,在拦截网外侧种植防护林。⑤卫生防治措施加强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且按时灌洒药物,以杀死蚊蝇和病原体,将其对周围环境及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2、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本填埋场废水主要包括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生活污水及车辆冲洗废水。收集后的渗滤液进入渗滤液处理区,采用两级DTRO工艺渗滤液处理,渗滤液处理达标后用于填埋区降尘、山体绿化,浓缩液运至湟中县鲁沙尔渗滤液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直接用于场区降尘,旱厕粪便定期清掏,车辆冲洗水回用于道路浇洒抑尘。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对运行期噪声采取限制车速、禁止鸣笛、减少刹车次数、避免急刹车、限制运输时间等措施。同时在噪声影响的敏感点设置隔声防噪设施,避免夜间作业,填埋场周围设绿化带,这样可以达到减免噪声污染的目的,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选址合理,生产工艺成熟,符合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要求,环保措施技术合理、运行可靠,处理效果稳定,工程建成投产后各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要求,经预测分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功能区划要求的控制范围内。建设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完成各项报建手续,落实本报告所提出的环保措施和建议,确保环保处理设施正常使用和运行。在完成以上工作程序和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网络连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网络连接:http://www.eiafans.com/forum.php;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李家山镇政府公示栏。五、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湟中县李家山镇。六、公众意见表的网络连接公众意见表的网络连接:http://www.eiafans.com/forum.php。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本公示用于征求公众对项目建设规模、选址及对城市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看法、意见、建议等。公众提出的意见可采取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与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对项目建设和区域环境保护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八、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建设单位:湟中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系人:祁长春联系电话:13997015487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庄和路9号九、承担环评工作的环评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评价单位:重庆九天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联系人:桑永峰E-mail:1194406754@qq.com联系电话:18297000702联系地址:重庆市长寿区凤城街道向阳路2号18-12号十、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截止日期为2019年6月29日。
二〇一九年六月十九日
学习了,回帖是一种美德 看不到报告啊?报告链接是不是错了? 下下来学习下: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