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动物研究所热带特色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昆明动物研究所热带特色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现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的有关内容向公众公布,以征求公众对昆明动物研究所热带特色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一) 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20亩,共分为三大区块: 1#地块为科研辅助区:主要以职工集体宿舍及科学家公寓为主,占地30.0亩。 2#地块为科研区:安排教学、科研、会议、餐饮区和运动场地等功能,占地45.2亩;3#地块为养殖区:以版纳小耳猪产业化开发为切入点,建立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地位的版纳小耳猪原种场及分子育种基地,占地44.8亩。 项目占地总面积80084.2 m2(120亩),建筑占面积42003 m2 ,其中包括科研大楼建筑面积21172.5 m2,餐饮及会议中心3366.5 m2,科学家公寓建筑面积435.6 m2,职工宿舍3699 m2,养殖区办公楼600 m2,猪舍7356.8 m2,养殖区附属用房692 m2等。(二)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1、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土方开挖、地表裸露、车辆运输中产生的地表扬尘,二是运输车辆、施工机械产生的尾气。另外还有装修期间产生的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废水、建筑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 本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期推土机、挖掘机作业及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期弃土弃渣、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生态影响主要是项目施工占地、地表破坏及水土流失影响。2、运营期 废水主要为1#地块产生的生活污水,2#地块产生的实验废液和生活废水,以及3#地块产生的粪尿污水和生活污水等。 废气主要为油烟废气、汽车尾气及恶臭。 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社会活动噪声、设备噪声和猪的叫声等。 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沼渣、猪粪、中水处理站和化粪池等产生的污泥、泔水和废油脂、病死猪等。(三)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废气 项目通过采取洒水抑尘,设置实体围墙,进行封闭式施工,使用商品混凝土,场地进出口进行硬化处理,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并将现场内的堆土、堆砂用帆布或密目网等进行重复式覆盖、装修阶段的材料尽量选用环保型装修材料等环保措施,可有效减少施工期扬尘的影响。(2)废水 本项目施工期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沉淀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悬浮物含量高的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洒水降尘和施工用水,不外排。 完成区内外雨水截流沟,使施工区内外的雨水分流。在污水管道施工期间,注意排水管的连接要密封,以防止将来污水从管中渗漏污染地下水;在管道挖掘和回填过程中禁止将油料及其他化学物质丢弃或掩埋在管道沟槽中污染地下水;严禁将施工污水及泥砂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3)噪声 项目施工期通过采取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从源头上控制噪声排放;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高效率的良好工作状态;四周设置围墙,阻挡噪声的传播;施工机械与设备与基础或连接部位之间采用弹簧减震、橡胶减震、管道减震、阻尼减震技术,可减少动量,降低噪声;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步骤,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优化施工方式,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施工机械设备;在靠近关心点一侧设置临时隔声屏障,尽量将设备设置在远离保护目标一侧,并积极与附近受影响对象进行沟通和协调,杜绝噪声扰民事件的发生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施工噪声对附近关心点的影响。(4)固废本项目施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如下:(1)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委托地方环卫部门清运处理;(2)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分捡出具有回收价值的废钢筋、废木材、废塑料、废包装材料等,可送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不可回收部分运至当地建设部门指定的场所进行处置。(3)土方全部回填利用,无弃土石方。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1)废气 项目区采用液化气、沼气、电作为能源,食堂油烟通过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排气筒高空达标排放;化粪池、中水处理站、沼气池和消毒填埋池采用地埋式,垃圾收集点委托环卫部门日产日清,并积极喷洒除臭剂等措施,以消除恶臭影响;3#养殖区通过及时清理猪舍、强化猪舍消毒措施、科学的设计日粮,提高饲料利用率、加强绿化等措施,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2)废水 项目运行期主要为生活污水、粪尿污水等,内部排水系统要严格按照“雨污分流”的原则设计和实施。1#地块产生的废水通过中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城市绿化用水水质标准后,用于项目区的绿化用水,不外排。2#地块产生的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与清洁废水一起排入化粪池中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三级标准排入校内污水管网;检验废液收集后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3#地块产生的废水经过沼气池+氧化塘处理后,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要求,最后用作青饲料种植的肥料。通过以上措施后运行期项目内的污水对附近地表水体的影响小。(3)噪声 项目利用绿化控制噪声、加强进出车辆的管理,小区内限制鸣笛、中水处理站项目所使用的风机、水泵应严格按照国家要求,选用节能型且噪声较低的设备,以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配电设备间使用隔声门,水泵和风机进行基础减震,风机进出口管道加装消音器等措施。同时加强厂区绿化面积,种植高大乔木,形成多重绿化带,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项目运行期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较小。(4)固废 项目营运期产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可回收部分回收,不可回收部分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实行日产日清;泔水和油脂集中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中水处理站、化粪池污泥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掏,每180天对中水处理站、化粪池污泥定期进行一次清掏。清掏的污泥外售作为有机肥;沼气池产生的沼渣集中收集后用作青饲料种植的肥料;畜厩粪便堆存于堆粪场好氧堆肥后,用作青饲料种植的肥料或外售作为有机肥,同时应对堆粪场架设钢棚,防止雨天对粪便的淋溶影响周围水体;建设2个300 m3的消毒填埋池处理产生的病死猪。固体废物处置率100%,对环境影响不大。(四) 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只要认真落实设计和本评价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在项目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强化环保意识,严格进行环保管理,保证雨污分流及相应的环保措施的正常运行,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同时,培训专职的环保管理人员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这样,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本项目在采用实施本评价所提出的所有污染治理对策措施后,从环保角度评价是可行的。(五)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1)选址是否合适;2)项目建成后,公众最关心当地的环境问题(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3)建设项目采取的环境影响预防和减缓措施是否可行;4)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是否可以接受;5)对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总体看法和意见;6)其它意见和建议。(六)征求公众意见的时间及具体形式自本公示刊登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任何关心本项目建设的单位、组织和个人均可通过网站提交、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七)联系方式1、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联系人:黄工 联系电话:0871-66244658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云南靖尚达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工 联系电话:0871-66268290E-mail: 110035516@qq.com
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