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523 发表于 2016-7-14 10:58

H5-1路道路及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H5-1路道路及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重庆渝高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H5-1路道路及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在接受委托后,我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于2016年5月26日~2016年6月8日对项目进行了第一次公示。现完成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初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号)中的有关规定,现向公众进行报告书的第二次公示,并征求意见。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1、项目名称:H5-1路道路及配套工程2、项目性质:新建3、建设地点:北部新区礼嘉组团4、行业类别:交通5、项目概况:拟建项目起于金渝大道,止于黄环南路,道路全长2388.815m,为城市次干道,标准路幅宽29m~50m。项目全线共设桥梁4座(包括主桥1座、匝道桥2座、半路半桥段桥梁1座)、地通道3座,无隧道、涵洞,其中主线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匝道设计行车速度为20km/h。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施工期
① 废气主要为施工期路基施工、道路施工引起的扬尘以及施工机械的燃油废气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气;
② 废水来源为道路、桥梁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废水;
③ 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期各种施工机械噪声;④施工期的振动主要为大型机械施工时产生的振动;
⑤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弃土石方;⑥道路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施工期路基、桥梁基础的开挖对原地貌扰动较大,将产生松散表土层,在地表径流的冲刷下易产生水土流失;裸露地面及施工临时堆方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局部水文地质条件和景观。同时施工活动引起的地表土裸露、施工设备分布及施工扬尘对场内景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2)营运期
①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NO2,其产生浓度将随着车流量的增大而增加。
②道路运行时自身并不产生污水,但由于路面机动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多扩散于大气或降落于道路周围路面上,随着降雨的冲刷带到项目所在地地表水中,可能对周围地表水体产生影响。
③预测表明,营运期交通噪声将对道路两侧环境敏感点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④项目营运期本身不产生固体废物,只要加强市政卫生管理,可以确保道路路面的整洁与卫生,避免垃圾产生。
⑤拟建项目的建设导致现有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项目占地转变为交通运输用地和城市绿化用地,这种改变促使土地增值,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项目建成后道路两侧的行道树、隔离带绿化将最终新城新的生态景观。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期建筑工地周边必须设置围挡,所有土堆、料堆必须全部覆盖;在地面风速大于四级时禁止施工作业;加强对场地采取洒水措施;严禁使用油耗高、效率低、废气排放严重的机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施工人员生活采用清洁能源。
      运营期间,应加强机动车辆的运输管理,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明显超标的车辆进入道路,减少车辆尾气污染;在靠近道路两侧,尤其是敏感点附近多种植乔、灌木;同时加大环境管理力度。
(2)噪声及振动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期尽可能使用低噪声设备,避免在夜间施工,合理布局噪声设备位置。道路左侧在建的华侨城地产项目,拟采用塑钢双层中空玻璃门窗,可有效减轻拟建项目交通噪声的影响;道路两侧规划的第一排声环境敏感建筑物设计时合理安排房间的使用功能(如居民住宅在面向道路一侧设计作为厨房、卫生间等非居住用房),采取防护措施(如双层隔声门窗、通风消声窗等)等,使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加强管理、全路段设限速禁鸣标识牌;加强绿化带的建设。
(3)废水污染控制措施
      筑路材料用防雨布覆盖,必要时应设围栏,以免被雨水冲刷进入水环境;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混凝土养护及场地防尘洒水,不外排;施工营地尽量利用区域内已有生活设施解决,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定期委托市政吸污车密闭运至悦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不外排。      运营期加强排水系统维护,定期进行排水系统清淤,以确保降水畅通排泄。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分类袋装集中收集,定期交由市政环卫部门进行处理;对于临时堆存的弃渣应采取必要的挡护措施,修建临时排水沟;外弃土石方运往冉家岩弃土场,作为华侨城生态公园项目的填方,不设弃土场。营运期强化道路沿线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监督工作,每天清扫,清扫的固体废物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外运处理。
(5)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为:道路以边坡防护、排水工程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为辅;在施工场地等以截水沟、拦挡工程措施为主,辅以土地整治措施、植物措施和复垦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施工中加强管理,防止野蛮施工。项目物料须采用加盖防雨布等措施防止其造成水土流失。
      营运期对项目沿线进行绿化、美化,恢复植被,建设道路景观。项目首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边坡优先考虑采用植物防护措施,工程防护措施布置中也须预留一定的植物栽种区域。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拟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项目的建设对完善两江新区城市路网和促进城市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工程建设造成的主要不利环境影响,在采取本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对策和措施的前提下,可以得到缓解,并为环境所接受。从环境保护角度,工程选线建设是合理可行的。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是项目周边的居民、单位。主要事项包括您对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是否知道或了解本项目情况、是从何种信息渠道了解本项目的信息、认为本项目实施后对当地环境质量造成的危害(影响)是什么、对本项目持何种态度,以及对该工程实施在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等。
六、征询公众意见起止时间2016年7月14日至2016年7月27日,共计10个工作日。
七、查阅环境影响报告简本和相关信息的方式及期限公众认为必要时需索取有关补充信息,请于即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与本项目建设单位或项目环评单位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1)建设单位项目业主:重庆渝高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 系 人:王工                                     联系电话:023-63026661单位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渝大道16号            邮政编码:401122(2)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评价单位的名称: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系人:田工                              联系电话(传真):67632280地址:重庆市江北区红石路8号                邮编:400020。
   

                                  重庆渝高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6年7月14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H5-1路道路及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