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返回首页

wyuan85的个人空间 http://www.eiafans.com/?17698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环境风险评价

已有 420 次阅读2010-9-13 16:15 |

预期一个月的项目,化工园区的环境风险评价
第一阶段:兴奋
从接手开始,雄心勃勃的看文献,那个**同学的研究体系多完整啊,还用了这么多这么复杂的公式,佩服佩服!因为是项目报告,没有写个博士论文啊硕士论文啊那么多要求,因此,只要能找到个样本,直接往上套就可以了
R老师也很看好我找到的这篇范例,给了我4个企业的数据让我先按照人家的模式试算
第二阶段:探索
试算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许多不对劲。虽然这篇论文体系完整,可是水体扩散和大气扩散的公式用得都有问题,我本来是这方面的白痴,但是因为按论文的数据算出来的数特别奇怪,就开始怀疑,然后不断的翻阅资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环境影响评价》课本、《环境系统分析》书籍——我本以为永远用不上了呢,没想到这次居然由它出力的机会,真是命中注定当时要花钱买它啊!在这些文献书籍上也学到了好多知识。
环评软件:
本以为可以用环评软件来计算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污染物扩散范围的,但是实际接触到环评软件的时候,却不知道那些参数该怎么设了。我本还希望,通过风险这个项目扎扎实实的做下来,可以将环评软件运用自如,到时候去环评公司或者研究所之类的地方找工作就有资本了,这也是我向环评工程师迈进的第一步。但是经过研究,我觉得环评软件上的公式是对付不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
水质模型:
论文当中用的是一维水质模型,但一维水质模型的适用条件是正常排放状况,怎么能用于突发性质的环境污染事故排放呢?为此,我查找了好些文献,也在论坛上下载了好几个建设项目风险评估的报告,不过里面都没有涉及到水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分析,我自己也不禁产生了疑问:难道不考虑水环境风险吗?当然,人家不考虑是有人家的道理的:化学品泄漏首先流在围堰中,很少会直接排放到水中,除非是船只运载或车辆运输发生了事故直接翻倒在中水。而我做的是贮罐区的环境风险,和人家一样,不会直接泄漏的,最坏的情况只有爆炸把化学品炸飞了进入河流……想得越多就越觉得问题复杂,越不好下手,果然是无知者无谓才觉得什么都简单。所以这段时间一直为此事烦恼,以至于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
既然已经彻底否定了那篇论文所用的一维水质模型,我就好好看了水质模型方面的书,终于找到能适合在事故条件下用的水质模型了,就是导则上那个。不过说实话,导则上那个也不能完全适合,因为那个公式是瞬时排放的,而在我所设想的情境中,是假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话液体直接泄漏到水体去,也是会有段泄漏时间的,故也不能算瞬时。为此,我可真是绞尽脑汁在为这个公式的应用找理由:虽然从泄漏本身来看,有几百秒的时间,也算不上瞬时,但是和无时间限制的正常排污条件相比,几百秒的时间也可谓是白驹过隙短短一瞬,因此也可以近似看作为瞬时,用这个瞬时排放公式来做,就算不合适,退一万步来讲,也比一维水质模型科学得多。于是就用了这个公式计算,不过结果我并不能确定是不是合理,差不多要污染到下游1、2百公里的范围呢。于是又开始运用google这个我最为信赖的搜索引擎查河流污染的记录,甚至是松花江那次的记录,不过一无所获啊,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反倒是书本上的一个小小的例题引起了我的注意,正常排放的情况下,苯的浓度衰减,从1.28ug/l带1.19ug/l,要经历10公里的路程,既然如此,在事故排放的状况下,经历10陪20陪的路程也是可以想象的了。于是水环境的风险分析就暂时告一段落。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依然没有丝毫有成就的感觉,没有丝毫轻松,因为我一直在纳闷,那个被我模仿的**怎么会得出那样的结果来呢????
大气环境模型:
本来是想买那个Risksystem的,但是开发者似乎也没有心情要做生意的样子,我本也不想给老师增加额外的负担,于是买软件这件事在我咨询了一次后就不了了之了。而gg则一直在我背后充当着大气环境模型实现的技术顾问。他本对matlab和模型很感兴趣,钻研起来像变了个人,完全不是平时宁可赖在床上看美剧也不肯收拾屋子的那个人。虽然他很聪明,但是受了那篇论文的误导,他也走了不少弯路。开始我们都是百分百得信任那篇论文的,可是在我用适用版的Risksystem计算的案例数据和环评软件计算的案例数据有极大的不一致之后,也在gg用matlab编的高斯模型计算的案例数据与论文结果不一致之后,gg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于是又是重头再来,研究高斯模型的适用条件。
高斯模型分为烟羽和烟团两种模式:烟羽模式适用于定常排放废弃的情况,而多烟团模式则适用于短时间气体泄漏的情况。毫无疑问是应该用多烟团模式,这点是无需怀疑的,导则和Risksystem中用的都是这一模式。大气到底比水好确定多了,每个风险评价都会做大气,可是很少有水的。
gg充分发挥了他的数学才能,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差不多实现了Risksystem上的绝大部分功能,对他自己而言,是对matlab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成就感极其强烈;对我而言,我为他高兴,我也能去交差了。
风险程度的评价:
在危害范围都能有公式解决之后,新的问题就随之产生了。做研究就是这样,新的问题不断的跳出来,不断要去解决,走得永远是条新鲜的道路。不过,纵观现在的文献,对风险的评价和分级都是自己提出来的,各有一套。有的人采用全定量的方法来做,这也是我的这个项目走的路线;有的人采用半定量半定性的方法来做,比如说模糊数学的方法。本来想套人家的公式做的,但现在我也不信任人家了,打算自己评价了。
如何评价风险的危害大小呢?我的理解是要考虑危害范围、危害时间、物质毒性,还有受体的敏感程度,这几个因素相乘的话,水和气的评价结果是相差悬殊的,总体风险不能这样简单相加,因此还在苦思冥想中。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 08:48 , Processed in 0.0768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