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3|
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利用这一天,政府机构、组织和公民可以采取大大小小的行动来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特别是对湿地公约的认识。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
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
1979年2月,中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
1972年全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此后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日也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我国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举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中生命的多样化,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
由于荒漠化造成的严重后果及扩展的趋势,引起了国际社会极大的关注,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防治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大会成立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谈判委员会"。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1800年为10亿,1930年为20亿,1960年为30亿,1974年为40亿,1987年达到50亿。
联合国从1988起年将每年的
意大利传教士圣·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在
爱护动物已成为目前世界大环保工作之一。中国从一九九七年开始纪念“世界动物日”。
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从1981年起,每年的
不少人的饭量随着口袋里的钱不断增加而减少。鸡、鸭、鱼、海鲜、蔬菜、水果的极度丰富使得人们对于粮食的感情不断地淡化。也许,没有几个人知道今天———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4-30 13:21 , Processed in 0.0326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