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不考虑审批部门的问题,如果像有的楼层说的去问一下环保局,看他们的意思,那就没有在这儿讨论的必要了,什么事情遇到了你去问环保局,他们说怎么办你就怎么办就可以了。既然在这里讨论了我觉得还是从技术角度讲吧,我认为是可以自己监测的。比如科研机构都一般有自己的实验室进行试验,如果按有些楼层说的科研机构应该自己提出研究内容,具体试验必须由第三方的试验机构试验机构才能证实,但事实不是这样的。理由很简单,环评机构已经从法规上来说是属于第三方了,并不代表建设方的利益,只不过现实中有这样的现象才使人们感觉到环评机构是在为建设方想办法通过评审的。其实国家使环评机构私有化很大的原因是使他成为第三方机构,不代表环保部门也不代表建设方,他要为自己提供的产品负责也就是环评报告。就好比设计院一样,我设计的图纸承重是否合适我会承担这个责任,没有必要再去进行力学鉴定。如果是环评机构,我也要为我提供的监测数据负责,如果环保审批部门有异议,他们应该委托环境监测站进行验证性监测。有法规文件为证,关于资质管理文件中写道“能够独立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能够独立完成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各环境要素和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与预测评价,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论证;有能力分析、审核协作单位提供的技术报告、监测数据”。导则中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不是就包括现状的监测吗!,再说了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怎么还能够审核协作单位提供的监测数据。由此可见,如果你具备环评资质也意味着承认你具备环境监测的基本能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