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生气。
最近在做一个机械加工项目报告表,是我的第二个项目,没有参考,只能自己找了。前期资料基本上是依据项目可研,我勤勉的看啊写啊,今天突然在网上看到一个机械加工项目可研,和我手上的可研一对比,God,几乎全程拷贝!!我这才被唬住了,这种不负责任赤裸裸的“引用”和本项目的实情不会没一点关系吧……连忙打电话过去问,令人情绪down的是打电话问企业老总这些信息的时候,人家说:你说这个项目能做的,我们又没生产,怎么知道这些信息!这不是由你们推测的嘛?!
果然是胡诌!!而且他认为我们写文字写报告的人都是胡诌。哦,原来这是众所周知的观念啊。
我很恼,觉得可笑,但是在不到一秒的反应时间内决定还是按照正常思维走,跟他解释环评和可研不同,我们这……为了表达情绪我希望能使用祈使句来回应他,可是有些语塞……我听他把他理解的我们的工作讲完,最后问我项目名称改成***可不可以做?(他确实不知道自己生产什么,这个名称也是之前总工向他建议的)我说“嗯,行,你尽快把平面图送来吧”,挂了电话。
这是一次失败的沟通。我开始怀疑我的沟通能力 ,怀疑我做的工作,怀疑我是不是很失败,然后转念一想,不对呀!也许我该冲他说:讲完了吧,你讲这些是没用的,回去找懂生产的人来跟我说!!显然这种自以为是的老总很多,他们是大领导,只看投资和收益,对生产工艺以及运作流程几乎不关心,只要给钱,身边自然有智囊团和神机妙算的高人指点,有一个群体忠心恳恳地维护着他们的利益,有各种鬼给他卖命推磨。
所以,我只是个做环评的,如他所讲,很多东西都是可以编造出来的。让你做你就做,问那么多干嘛?
恼怒后,我觉得很累。 而工作还要继续推进。明天吧,明天把所有资料整理好发到他邮箱:我是写环评的,我不管你怎么挠脑袋,拍脑袋,哪怕胡诌,我只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