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有同事辞职了,但是有些他写的环评报告还没上会评审。上周我入行写的第二个环评报告表和这个同事写的一个环评报告表拿去项目所在地的县城环保局报审,结果工作人员说我写的那个环评报告表要由省环保厅审批。虽然我写的项目没在县城环保局上会,但是公司领导安排同事写的环评报告由我上会,而这是我第二次上会。 在两个多月前,我和公司同事去上过会,那是我第一次上会,我在旁边听同事的汇报报告表,专家提各种意见。我随手翻看了上会的报告表,专家指出了其中的一些低级错误,比如表格的标题不对应,保护目标的方位与实际不符,简单的计算错误等等。当然专家还提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地点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域,专家建议把房地产写为房屋改造工程,这样就符合环保要求了。那次上会,作为旁听我感觉专家经验丰富,能一针见血指出项目环评报告的重点。拿上会的报告作参考,我心里想以后写报告要认真仔细,不要犯一些低级错误。
为了让我上会更加顺利,公司领导让我在开会前进行了几次排练。我原本以为上会就是照着环评报告表读,没在意花多少时间。我第一次排练时,公司领导听到一半就打断了我,给我说了汇报环评报告时要注意时间,对环评报告表内容主要叙述一些重要地方就行了。我按照公司领导的要求,把环评报告表的内容精简,汇报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经过第二次、第三次的排练,公司领导对我的汇报比较满意。
县城环保局把环评报告的上会时间安排在昨天晚上,上会的有三个项目环评报告表,我的那个是第二个汇报。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第一个项目审批结束后,我坐在会议室的前面,向专家汇报了项目环评报告的相关情况,接着是专家提意见。这是一个生产塑料袋的项目,会议上大气污染物、废水处理这块是专家针对的重点,我同事写的比较简要,专家要求进行深层次分析。大约过了四十分钟,到场的专家都挨个提了各种意见,我有些也做了回复,最后专家叫我把环评报告表按照意见修改后,发给指定的一位专家函审。会议结束后,我们坐着公司业务员的车回家,在路上,公司业务员说我开会时要面带笑容,尽量不要和专家抵触(也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没发现开会时我怎么抵触专家了。。。)。
经过上会,听取专家意见,我懂得了怎样写好一本环评报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