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开发区董姜线改建工程》环评报告情况
大连开发区董姜线(董家沟~姜家村)在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该线路全长7.831公里,原旧路路面为7米,9米不等宽路面,路面大部分出现龟裂,部分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等病害。为了加快开发区城市区域化的进程,为了满足城乡居民运输和出行需要,必须对原有道路进行改建。2009年3月,董姜线开始封闭施工,2009年8月,建成通车,本项目的建成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董家沟街道区域沿线土地开发和利用,改善了开发区近郊的交通现状,对于完善开发区城乡道路体系,促进开发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本项目已竣工运营,本次评价对施工期主要以回顾性评价为主,本报告作为补办环评手续的依据。
一、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名称:大连开发区董姜线改建工程
建设项目性质:改扩建
建设单位名称:大连开发区公路段
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董家沟街道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概述
(1) 施工期
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如压路机、装载机、挖掘机等。这些机械在运行时距离声源5m处的噪声可高达76~90dB。
废气:沥青烟、施工粉尘
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建筑材料雨水冲刷
固体废物:拆迁的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生态:道路沿线地表植被损失、水土流失
(2) 营运期
交通噪声:车辆行驶的交通噪声
大气:汽车车辆行驶排放尾气,包括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
三、环境影响分析
(1) 噪声
施工期:本项目已建成通车,施工期的影响已消失。通过现场采访沿线居民,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影响很小。
营运期:本项目营运近期噪声采用监测值,结果表明评价范围内1类区,夜间有噪声超标的现象,超标值约2.7 dB(A);对中期、远期的噪声值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所涉及的敏感地段的居民住宅,中期昼间超标范围在1.67—2.49 dB(A),中期夜间超标范围在0.27—8.16 dB(A);远期昼间超标范围在2.83—3.60 dB(A),远期夜间超标范围在1.21—9.20 dB(A)。
(2) 环境空气
施工期:本项目已建成通车,施工期的影响已消失。通过现场采访沿线居民,施工扬尘没有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营运期:本项目建成后的大气污染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能够满足相应二级标准要求。
(3) 生态
通过道路绿化来补偿本项目建设的绿地损失。
四、施工期遗留问题
(1) 路肩处于裸露状态,没有进行绿化;建议道路景观工程按照施工图设计实施。
五、环境保护措施
营运期
噪声:线路选择按照规划实施、完善交通管理、对于噪声超标的住宅采用双层隔声窗户。
事故风险:对危险品运输车辆制定严格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无论在施工期还是营运期,都不可避免地会对沿线及周边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的破坏、大气和噪声的污染以及环境风险等方面。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环境问题,在通过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恢复措施和补偿措施的基础上,能够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执行环环境监测、景观绿化等措施加强公路营运期的环境管理工作,将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生态破坏减缓措施落到实处。
六、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名称:大连理工大学
地址:大连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环境楼
联系人:吕先生
联系电话:84706151
E-mail:123294826@qq.com
七: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开发区公路段
联系人:李工 13322277890
八:公示期限
本次公众参与自2010-9-8起,2010-9-18止
九: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项目所在区域公众
征求意见内容:从环保角度出发,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并简要说明原因
征求意见形式:公众可通过电话或邮件反馈信息。
大连市开发区董姜线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89 KB, 下载次数: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