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概况
郑郑州市正大华源牧业有限公司(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见附件1)投资1500万元,在荥阳市王村镇丁村邙山坡岭地建设年存栏奶牛1100头建设项目,
本项目属畜禽养殖类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拟建项目属鼓励类,表明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郑州市正大华源牧业有限公司已在荥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备案文号为豫郑荥阳农[2010]00162,见附件2)。本项目租赁荥阳市王村镇丁村邙山岭坡地,用地已得到国土部门批准(租赁合同和土地证明见附件3),并且符合2010年沿黄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要求。
郑州市正大华源牧业有限公司年存栏奶牛1100头建设项目为新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荥阳市王村镇丁村邙山坡岭地。总用地面积70003.5m2(105亩),总建筑面积12108m2,其中奶牛舍4栋10908m2,干草精料库1200m2,另外项目还建设办公楼、沼气池等配套建筑。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鲜奶330万kg。其基本情况见表1。
2、 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位于荥阳市王村镇丁村邙山坡岭地(项目周围示意图见图1-1),远离村庄,距离地表水体较远,且项目运行期废水均综合资源化利用,不外排。项目南侧300m和东侧紧邻村办企业模具厂。因此本项目不设置环境保护目标。
3、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废气
施工期间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为: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石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中的扬尘;开、挖、弃土过程中的扬尘;道路运输造成的扬尘、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泥土拌和站产生的扬尘。
①扬尘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05亩,地处平原,土壤较湿,预计最高施工期的建筑施工扬尘的排放量为0.2t/(m2•d)。经类比调查,在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后施工区域TSP浓度在50m内超标,即在此范围内扬尘较为明显,但属于局部性短期污染。因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对施工人员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并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
经现场调查,项目区500m范围内无村庄、学校等敏感点,因此,评价认为:经采取洒水抑尘,限制车速及保持路面硬化和施工车辆、路面清洁等措施后,项目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不会产生扰民现象。
②施工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废气
施工期空压机和重型运输车辆运行时将排放燃料废气(主要是柴油机废气),废气中含有大量的CO、非甲烷烃及NOX。运输建材的载重卡车通常使用柴油,因而产生黑色烟雾状尾气,其中含有高浓度的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工程完工后其污染影响消失。
(2)废水
施工期污水主要是施工污水及施工人员生活废水。
①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m3/d,其浓度为:COD 250mg/l、BOD5 130mg/l、SS 200mg/l、NH3-N25mg/L、动植物油50mg/L。
由于施工期施工废水的排放方式和排放时间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废水不易收集和管理,往往不受重视而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次评价要求施工生活污水需经临时化粪池处理后由周边农民拉走做农肥使用。
②建筑施工污水
工程施工污水包括水泥建筑的浇铸废水、水泥拌和站废水、地基开挖产生的地下水及泥浆废水、施工设备冲洗废水,这部分污水主要污染物为油污、建筑垃圾、和泥沙,废水悬浮物浓度较大,但不含其它可溶性的有害物质。该废水若直接排放,将导致水渠、河道的淤积,为保护环境,施工污水应设置临时性的简易的处理设施,如集水池、沉砂池等。施工废水经处理后方可排放。本评价要求施工污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不得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以免污染地表水体。
(3)噪声
项目施工期的噪声主要表现为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及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挖土采用挖土机、推土机、运载车等,浇铸水泥作业有新拆模打击木板和钢铁的电锯,水泥搅拌等,还有水泵的使用;装修作业中割锯作业,会产生明显的施工噪声,据类比调查,施工时各种机械的声级可达80-104dB,一般施工作业噪声达标距离昼间约为100m,夜间约为300-400m。根据现场调查情况,项目区500m范围内无村庄、医院、小学等噪声敏感点,因此,评价认为:施工噪声不会产生扰民现象。
(4)固废
工固体废物主要来自于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包括钢筋头、混凝土块、废弃砖块、废木材,以及装修阶段产生的装修废弃物等;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按人均0.5kg/d计,施工期人数按50人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5kg/d。本着节约资源的原则,评价建议:包装纸类、木制品、金属、塑料等可回收利用部分建设方经单独分类收集后送至废品收购站处理,不能回收利用部分的建筑垃圾可由周围村民拉走,用于填坑铺路或运送至当地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消纳场地;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运往当地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垃圾中转站处理。
4、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废气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牛舍、牛粪堆放及沼气工程产生的恶臭、饲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厨房油烟。
①油烟
项目职工定员35人,场区内设置有食堂,厨房拟使用的能源为沼气,食堂共有灶头2个,每个灶头排气量以200m3/h计,则共产生油烟量为400m3/h;按每天三餐,满负荷工作5小时计算,每天产生量为2000m3/d,油烟产生浓度约为4-6mg/m3,经油烟净化器(处理效率不低于70%)处理后,排放浓度为1.2-1.8 mg/m3,能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试行)中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 mg/m3的要求,对周围影响不大。
②恶臭气体
恶臭为本项目的主要废气污染源。恶臭主要来源于猪舍,猪粪堆积处也是散发恶臭气体的主要场所。猪舍废气主要是恶臭与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为有机物腐败时所产生的氨气、动物有机体中蛋白质腐败时所产生的硫化氢及饲料中纤维分解时所产生的甲烷等。根据工程分析可知,项目运营过程中NH3的产生强度为2.04kg/h,H2S的产生强度为0.2kg/h。经过预测,NH3最大浓度值为0.0091 mg/m3,H2S最大浓度值为0.00091 mg/m3,均小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中无组织排放NH3厂界监控浓度限值(1.5 mg/m3)和无组织排放H2S厂界监控浓度限值(0.06 mg/m3),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③饲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项目采用的是半自动化砸草机和粉碎机、搅拌机等对饲料进行加工,人工把草送进砸草机进料口,草料靠滚动式输送装置送入砸草机自动砸草,砸草后其成品靠重力落到地面。粉碎机主要用于将原料粉碎至小颗粒,以便于在搅拌机中进行均匀混合。这些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根据工程分析,项目粉尘产生量为0.83t/a,这部分粉尘为无组织排放,由于项目所用原料多为含水率高,粉碎后的颗粒也较大,同时这些工序是在加工车间内进行,并非长时间连续运行,因此,其产尘量较低,且易于沉降,对车间外部环境影响不大。为了防止粉尘对操作工人造成伤害,评价建议:操作工人应佩戴口罩和防护服。
(2)废水
废水是奶牛场产生的重要污染物,包括牛尿、牛舍冲洗水、挤奶厅废水和生活污水,废水中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和N、P及病原体等,如若处理不当,如不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的水体,将对周边水体和人群健康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
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废水产生量共为33.5m3/d,其中牛尿及牛舍清洗废水量约为11.8m3/d,该类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总磷、总氮、pH;挤奶厅废水产生量约为19.25m3/d,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总磷、总氮、pH;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45m3/d,其污水主要污染物有COD、BOD5、SS、氨氮等。鉴于养殖业废水的特点和项目的实际情况,评价建议采用《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中推荐的养殖废水处理模式,全场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沼气工程厌氧反应器(场内共建有1座容积800m3的厌氧反应器,配套1座300m3的柔性贮气柜),产生的沼气除用于牛舍和沼气工程取暖、场内办公区生活使用外,其余用于发电;产生的沼液用于周围农业生产灌溉或蔬菜种植大棚施肥,不外排;产生的沼渣除部分用于项目区内牛床垫料外,其余用于生产有机肥外售。
评价认为:项目所产废水经沼气工程处理后,资源化利用,得到了合理处置,符合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3)噪声
噪声主要来源于牛只叫声、风机、饲料加工设备、泵类等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其中,牛叫声随机性较大,一般噪声级在80dB(A)左右。经预测计算,项目建成后,拟建厂址四周厂界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同时根据现场调查,厂址四周200m内,无医院、学校、居民区等环境保护目标,因此,本项目实施将不会造成噪声扰民现象。
(4)固废
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牛粪便、病死牛和生活垃圾等,其产生量分别为牛粪8030t/a、病死牛11头/a、生活垃圾6.4t/a。
(1)牛粪便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牛粪便产生量为8030t/a,采用的是干清粪工艺,粪便清出率为80%,牛粪便每天定时清理,达到日产日清,采用自动刮粪设备收集后,与废水一起投入到沼气工程发酵,以杀死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做无害化处理。经沼气工程发酵后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沼渣运送至堆肥区域,最后运到造肥车间,加入一定的秸秆粉或木屑等副料,再经过烘干设备烘干,加入一定的有机肥料进行混合,生产出生态有机-无机肥出售,得到资源化利用。
为防止生态有机-无机肥生产、暂存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影响,评价建议:
①场区内采取干法清粪工艺,并将产生的粪便及时运至贮存池内,实现日产日清。
②粪便贮存设施应采取有效的防渗处理工艺,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③粪便贮存设施应设置顶盖等防雨淋设施和雨水排水系统。
④在粪便处理场堆粪中定时定量喷洒除臭剂等措施减少恶臭的产生和排放,并强化粪便处理厂消毒措施,加强绿化,有效地减轻项目恶臭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2)病死牛
根据工程分析,病死牛产生量为11头/a。为控制病死猪病菌及疫情的传播,建议在场区内建设安全填埋井,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要求,安全填埋井应建2个以上,应为混凝土结构,深度大于2m,直径1m,井口加盖密封,本项目病死牛估算约11头/年,评价建议本项目建设安全填埋井2个,规格均为直径3m,深度为8m,采用混凝土结构,位置设在厂区西北角,远离养殖区。在进行填埋时,在每次投入畜禽尸体后,应覆盖一层厚度大于10cm的熟石灰。安全填埋井在填满后,须用粘土填埋压实封口,并永久封存。
(3)生活垃圾
项目职工定员158人,年工作365天,职工生活垃圾按0.5kg/d.人计,产生量约6.4t/a。经厂区内垃圾箱(桶)集中收集后,由环一卫部门统清运。
5、 拟建项目环境现状
(1)大气环境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显示,评价区域内SO2、NO2、H2S、NH3时均浓度和日均浓度均能满足标准要求, PM10日均浓度有超标现象,超标原因主要为项目区以沙土地为主,北方天气干燥和风沙大的缘故。
(2)地表水环境
距离项目最近地表水为黄河(隔邙山北约5km),因项目废水不排入地表水体因此,地表水现状评价引用郑州市2009年黄河河流水质监测结果。根据通报结果,黄河花园口监测断面各项水环境指标的评价指数值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的要求。
(3)地下水环境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显示,项目区内部地下水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14848-1993)Ⅲ类标准的要求。
(4)声环境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项目区四周厂界现状噪声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表明项目区声环境质量较好。
6、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选址可行性
(1)本项目场址位于荥阳市王村镇丁村邙山坡岭地,所占土地非基本农田,为规模化养殖业用地,符合国家有关畜牧养殖政策和土地政策;
(2)项目场址所在地原料、水、电等能源供应充足;
(3)本项目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干渠约7km,不在其保护范围内;距离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黄河,北隔邙山坡岭约5km,远离黄河湿地保护区,且项目符合2010年沿黄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要求;
(4)本项目营运时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和固废等环境影响因素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均可得到有效的治理和综合利用,对场址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场区附近有大量的农田,有足够的农田保障养殖场产生的废物在处理后作为有机肥得到有效的利用;
(5)根据计算,本工程卫生防护距离为500m,项目距离最近村庄王村约2km,在防护距离内无环境敏感点;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的选址要求,用地性质符合畜牧养殖相关政策和土地政策,各污染物经治理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评价认为本项目场址选择可行。
(2)项目平面布置可行性
场区平面布置分为养殖区、污染物治理区、生活区,本项目所在地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厂区位于最近的敏感点梁家村的下风向,可减小对其影响;区内布置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两部分,其中生活区位于厂区南部,在生产区下风向,为了减小生产区对其影响,本项目考虑了在平面上生产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置相应的绿化带,种植高大乔木;项目设有不同的净污通道,方便不同人员进入各区,减少病菌的传播;场内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15%,每个小区之间均设有绿化隔离带。项目平面布置能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的要求,因此,评价认为本项目平面布置基本合理。
7、 建议
①企业应严格落实评价提出的各项环保整改措施,确保场内沼气站稳定运行,沼液及时消纳于周边农田,坚决杜绝发生外排污染事件。
②建议企业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应不断地了解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及时发现新的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居民有一个清洁的生活环境,使居民满意。
③本养殖场恶臭气体防护距离为500m,评价建议建设方向规划部门汇报本养殖场的大气环境保护距离设置情况,建议不在本项目环境防护距离内规划学校、医院、村庄等环境敏感点。
④本项目已建及新增的环保投资共计291万元,约占总投资5770的19.4%,建议环保资金及时到位,做到专款专用。
⑤加强堆肥场及沼气站的管理工作,尽可能减小场内恶臭气体对外环境的影响。
8、 总结论
综上所述,郑州市正大华源牧业有限公司年存栏奶牛1100头建设项目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治理措施后,工程所排各项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可以实现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