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牛区成灌路两侧500米及土桥场镇片区改造基础设施及公建配套项目(全兴、石材板块) 环境影响评价二次公示 中铁五局集团成都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西南交通大学编制《成都市金牛区成灌路两侧500米及土桥场镇片区改造基础设施及公建配套项目(全兴、石材板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文以及环境保护部于2008年9月2日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的有关规定,现将“成都市金牛区成灌路两侧500米及土桥场镇片区改造基础设施及公建配套项目(全兴、石材板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关信息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如下: 一、工程基本情况
成都市金牛区成灌路两侧500米及土桥场镇片区改造基础设施及公建配套项目(全兴、石材板块)项目选址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城西三环路外侧,成灌路两侧500米范围内全兴酒厂片区及石材城至郫县界片区(北至500米控制线,东至铁路西环线,西、南至高科西区规划道路)。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包括市政道路(含道路、排水管网、照明、电力、通讯、交通、道路两侧绿化工程)、农贸市场、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中小学等公建配套工程。道路总长约6519米,公建配套面积约30974m2,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471亩。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4.86亿元,其中土建工程费3.85亿元,资金来源为业主自筹。项目施工准备期为4个月,建设工期为24个月,即2011年的9月至2013年的8月。 二、环境影响信息公示 1、社会经济影响 本项目提高了成灌路两侧500米范围内土桥场镇片区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土地的单产经济收入,在增加城市经济收入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同时也为发展相关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促进社区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从而达到推动旧城改造产业进程,富裕居民、稳定社会的目的。对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宏观指导意义;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提高了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为改变农民的基本现状,提高生活质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良好的示范作用。 2、主要环境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 本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具体表现为施工挖填方、及弃渣场水土流失,和沿线地表植被的破坏。另外,施工活动会对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一定程度上的视觉污染。对城乡结合部的和谐、自然造成一定的破坏。施工活动除占用场地,对水体、地表植被有一定的影响,可能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外,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永久性的影响。 在运营期绿化工程是项目区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绿化在城市环境各个要素中,起着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有:净化空气,减弱噪声,调节、改善小气候,绿化还能保持水土,净化污水,防止火灾蔓延,对有害气体比较敏感的植物还能够监测大气污染,起到指示报警作用。同时道路绿化、美化形成的路景将减弱修建道路占用绿地带来的景观破坏。本段道路施工范围内及道路两侧200米范围内无风景名胜及文物古迹。项目评价范围无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因此项目的建设对物种多样性不会有明显影响。 声环境影响 道路工程的施工噪声主要有以下特点:施工机械种类繁多导致道路施工噪声具有偶然性;道路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均比较大;噪声音响范围大;施工噪声的影响是仅仅发生在一段时期内的。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区域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相对营运期而言,建设期施工噪声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而且具有局部路段特性。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为:昼间70-75dB(A),夜间55dB(A)。 公建配套工程施工期的噪声来源主要来自于挖掘机、推土机等,以及土石方、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营运期的噪声来源主要是油烟抽风机、单体空调、教学多媒体音响、备用发电机、锅炉房等设备噪声。通过对噪声设备采取降噪措施后,噪声值有较大程度的降低,大大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噪声对周围居民产生声污染。 地表水环境影响: 道路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包括混凝土搅拌废水、设备冲洗废水、施工机械含油废水、试管废水等。主要污染物包括SS、CODCr、石油类,生活污水污染物以BOD、CODCr为主。营运期废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和路面冲洗产生的路面径流。由于车流量较小,污染物排放较小,故路面径流污水量较小。 公建配套设施工程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居民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废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施工场地喷洒,降低扬尘。营运期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食堂餐饮废水、菜市场废水以及卫生院医疗废水等,这些废水经处理后对水环境的影响都较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可以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排入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站;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沉淀池;菜市场废水需汇集至格栅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医疗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预处理,消毒强化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预处理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大气环境影响: 拟建道路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土方开挖、路堤填筑和人工构造 物挖基、材料运输、搅拌、摊铺等工程工序中都会产生污染,导致大气质量下降,在道路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是沥青烟、车辆及施工机械尾气、扬尘和粉尘。这会对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也会结束,因此,项目施工期不会造成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恶化。道路营运期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汽车运行过程中引起的扬尘,其主要污染物为CO、NOx、THC和TSP。结合空气污染特点选择对空气污染物净化功能好并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通过在道路两侧外种植绿化林带,能达到净化空气、削减噪声污染的目的。 公建配套设施工程施工期废气的主要来源为施工扬尘、施工机械运行产生的无组织排放的废气,其中以施工扬尘对空气环境质量影响最大。营运期废气主要来自:汽车尾气、食堂产生的油烟废气、燃气锅炉烟气、天然气燃烧的废气等。项目汽车尾气产生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小;油烟排放应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型规模标准的要求,对达标后的油烟废气应经建筑物通风竖井高空屋顶排放;食堂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作为推广的清洁能源,产生的污染物量少,对环境影响较小。 固体废弃物: 道路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自公路的新建、拆迁房屋时产生的弃土、弃石,运至临时表土堆放场堆放,应按水土保持要求。另一部分来自施工区的垃圾,包括废弃的建材、包装材料、生活垃圾等,对于这部分固体废弃物应设置临时的固废收集点,集中收集并及时送往附近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置。营运期产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新建后的道路,将汽车装载货物的撒落物和汽车轮胎携带的泥沙统一收集后送往金牛区垃圾转运站统一处置,避免雨水冲刷后进入河道污染水体。 公建配套工程在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弃土、工程废料。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含食堂、菜市场产生的垃圾)和卫生院产生的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应当日产当收,可资源利用的垃圾,物业管理企业应当组织人员进行回收处理。对不能回收的生活垃圾,应当及时投放至生活垃圾收集站,由环卫部门统一组织即时收集、运输至垃圾处理场处置。卫生院产生的医疗垃圾按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集中收集后送至有相关资质的公司处置。项目固体废弃物均得到有效妥善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3、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的防护措施 在道路两侧绿化物种选择时,除考虑选择速生树种外,布局上还应考虑采取混交林形式,提高走廊带内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增加抗病虫害能力,并增强廊道自身的稳定性。另外树种种苗的选择应经过严格检疫,防止引入病虫害。 (2)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道路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依据治理与防护相结合、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重建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布局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①主体工程防治区 该防治区包括工程防护措施和植物防护措施、施工期临时防护措施、表土临时堆放的临时防护措施以及路基工程区施工管理措施。 ②施工场地防治区 包括施工工场的防护及排水措施、场地平整措施、植被恢复措施以及施工期临时防护措施。 (3)施工期其他环保措施与建议 ①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路基铺设时产生的弃土、弃石等建筑垃圾。项目弃土应尽量回用。道路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石方就近堆放于施工红线内,临时堆土应采取防水防风措施。施工期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并交由当地城市环卫部门处置。 ②洒水降低扬尘污染;加强对工程运输车辆的管理,严格按规范进行文明施工,减少扬尘污染。 ③施工部门尽量选用低噪声的设备。一些建筑构件应预制好再运往现场装配。同时施工部门应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及施工场所,并对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操作规范。高噪声机械设备应尽量安排在昼间施工,严禁夜间在居民集中区进行机械施工。 ④工程拆迁及安置应制定安置计划。安置工作遵循从社会经济整体利益出发,统筹安排,充分协调,妥善安置,不留后患。 4、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降低交通噪声污染的措施与建议 1、合理规划,应尽量避免在交通噪声防护距离之内建居住区和办公区。 2、对拟建道路沿线进行环境噪声监测,预留部分降噪费用,在适时采取防治措施。 3、严格执行道路绿化带设计,尽早在道路两侧形成绿化林带,起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降低道路噪声污染的效果。 4、限制高噪声的机动车辆上路。禁止超速行驶。 5、合理布置菜市场位置,菜市场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凌晨时段,因此建设单位应加强对菜市场的管理,特别是凌晨交易或经营必须在室内进行,不得在外设摊,以免对周围造成噪声影响。 (2)营运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营运期对附近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路面径流、生活废水和地下雨、污水管破损对地下水的污染。由于项目运营期间地面径流经收集至沿路敷设的雨水管网,因此本项目不存在路面径流影响。本项目所有管道均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中要求进行验收,故正常情况下污水通过污水管道的渗流是在允许范围内的,因此污水管道对地下水影响很小。 食堂废水经隔油池,粪便污水经化粪池,菜市场废水经隔栅处理后,与其他废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医疗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预处理,消毒强化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预处理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对水环境影响很小。 (3)运营期减缓空气污染的对策措施建议 本项目营运期大气环境污染物主要是汽车尾气和食堂油烟废气。环评提出的相应防治措施有: 1、省有关部门强制性加装汽车排气净化装置,单车污染物排放量符合有关规定; 2、加大环境管理力度,道路管理部门设立环境管理机构,委托环境监测单位定期在环评报告中规定的监测点进行环境空气监测; 3、道路绿化工作实施到位。 4、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对所排油烟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对达标后的油烟废气应经建筑物通风竖井高空屋顶排放,这样油烟废气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最大限度地缓减汽车尾气和食堂油烟废气对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讲,可行。 三、意见收集与投诉监督 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如果在本公告发布后一周内有意见和建议,请问询编制单位、建设业主,以便于及时修改、完善。在建设中或建成后,如果有意见和建议,也可向我们提出。 公示日期:2011年2月5日-2011年3月2日 建设单位:中铁五局集团成都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联 系 人:刘丽
电话:13608081820 环评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联系人:
金秋野
电话:15882057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