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龙归城政府保障性住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复制链接]
chinarocket 发表于 2011-6-15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hinarocket 于 2011-6-15 19:08 编辑

龙归城政府保障性住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为维护龙归城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公众的合法环境权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规定,对龙归城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公众参与进行第二次公示,以听取社会各界对该项目环境影响及该项目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公示材料如下: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龙归城政府保障性住房

建设单位: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

环评单位:广州怡地环保实业总公司

工程内容:根据广州市规划局穗规批[2011]101号文,项目为政府保障性住房,规划总用地面积为34569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83219平方米,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851363平方米,包括住宅建筑面积731164平方米,配套公建建筑面积73883平方米,非配套公建(商业)建筑面积46315平方米;不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195435平方米。综合容积率3.40,总建筑密度26.1%,绿地率35%,居住户数12544户,居住人数25088人,机动车泊位3442个,非机动车泊位15551个。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533层的单身公租房(自编号C-1AC-2AC-3BC-4AC-5A),432层经济适用房(自编号J-1AJ-2AJ-1BJ-2B),122层(自编号X-12C)、432层(自编号X-1AX-2BX-3BX-4A)、133层的限价房(自编号X-5AX-6AX-7AX-8AX-9AX-10BX-11A),1133层的公租房(自编号Z-1AZ-2DZ-3DZ-4BZ-5CZ-6BZ-7BZ-8BZ-9BZ-10CZ-11B),1~4层的配套公建设施(自编号GJ-1~GJ-9G1~G-13G15~G-22G24X-5A~ X-8A),以及1~3层的地下室(自编号DX-1~DX-9)。同时项目设30班初中一所、36班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并配套有消防站一处、110KV变电站一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处、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一处、街道办事处一处、派出所一处、文化活动站六处、居民健身设施六处、托儿所两处、物业管理站七处、老年人服务站点五处、托老所一处、社区居委会六处、社区服务中心一处、肉菜市场一处、邮政所一处、公共厕所五处、垃圾收集站五处、垃圾压缩站一处、公交站场一处、市政及其它管理用房、体育活动室一处、出租车停靠站点七处,另外本项目在部分临路住宅楼首层及小区东侧白云五线北侧的商业综合体内共设46315平方米的商业用房,做商铺、卖场用途,不设餐饮功能。
二、主要环境问题

(一)建设期

项目建设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建筑垃圾、建设余泥渣土、扬尘、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地基施工时的抽排积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

(二)运营期

居民生活污水,各配套设施工作人员洗手污水,初中、小学、幼儿园及消防站食堂含油污水、肉菜市场外排污水及垃圾压缩站废水;初中、小学、幼儿园及消防站食堂油烟废气,备用发电机燃油尾气,机动车尾气,垃圾收集站、垃圾压缩站及肉菜市场臭气;备用发电机、水泵、风机、垃圾压缩设备等机电设备,机动车噪声,肉菜市场的人员活动噪声以及公交首末站公交车进出噪声;生活垃圾、肉菜市场产生的垃圾等。
三、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对于施工期环境影响,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施工队的施工方式和施工管理应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地周围环境的安全、安静、清洁。借鉴其他工地的经验,可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包括:文明施工,利用合适的材料,将工地与外界隔绝起来,减轻对周围的影响;严格遵守施工管理有关规定,在居民休息时间(尤其是在午休、夜间睡眠时间)不得进行产生噪声的施工。合理安排设施的使用,减少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对施工产生的余泥、废弃材料等,应尽可能利用或就地回填,或倾倒至制定地点。施工场地适当洒水防尘。设置污水临时处理池,对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工地各类污水进行隔油隔渣、沉淀等处理。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污水治理措施

本项目位于龙归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内,项目含油污水经隔油隔渣设施或其它高效隔油设施处理、粪便污水经三级厌氧化粪池预处理、洗水污水及垃圾中转站清洗废水经隔渣处理,出水污染物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三级标准(第二时段),即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动植物油≤100mg/lLAS≤20mg/l,然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引至龙归污水处理厂处理。

2、废气治理措施

①对备用发电机尾气进行水喷淋(加表面活性剂)处理后,最高排放速率均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二级标准(第二时段),烟气黑度不超过林格曼黑度1级,由其所处大楼的内置烟井引至大楼楼顶高出天面3m排放;

②对初中、小学、幼儿园及消防站食堂油烟废气采用烟罩进行收集,并采用静电除油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作二级处理,处理后应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标准,即油烟外排浓度≤2mg/m3,再由建筑内部预留的内置隔热烟井管引至所处建筑物楼顶高出天面3排放;

③车库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避免污染物在室内聚集。排风口沿地下室边线设置,地面排风口朝向项目绿化带,避免人群过往通道及活动集中区;

④对肉菜市场采用百叶窗进行排气,每天对场地进行清洗,确保市场环境干爽与通风透气;

⑤垃圾收集站内合理组织垃圾运输与清运时间,保证恶臭污染物不向外泄露,必要时可使用除臭剂。

⑥项目垃圾压缩站东面、北面和南面的外墙做全封闭处理,仅在西面设置出入口,并在出入口处设置风帘,压缩作业时关闭进出口卷闸形成相对密闭作业空间;站内设置化学除臭、生物除臭、水喷淋降尘装置,进料时将垃圾散发出的恶臭气体等用风机抽至垃圾中转站顶部经等离子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排放口设置在垃圾中转站顶部北侧以远离周围敏感点;同时在垃圾中转站四周设置大范围的绿化隔离带。根据前章节的垃圾压缩站环境影响分析成果,经过上述处理后,垃圾压缩站作业车间边界外H2S、氨气等恶臭气体浓度可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无组织排放厂界新扩改二级标准,PM10可满足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臭气影响范围可控制在垃圾压缩站作业车间边界外10m范围内,而10m范围外基本闻不到臭味,臭气强度可降至0级,不会对周围环境和敏感点产生不良影响。另外,由于本项目垃圾压缩站设置于小区西北角,西、北两侧为市政道路,由于本项目垃圾压缩站位于市政道路路边,不穿越小区内部,因此垃圾转运时沿途产生的臭味基本不会影响到小区居民。

3、噪声治理措施

备用柴油发电机进行隔声、减振、消声、吸声综合处理;水泵、变压器、垃圾压缩设备设置在密闭的设备房内并进行基础减振处理;风机经过隔声、减振处理,排风系统进行适当消声处理;对机动车产生的噪声,通过限速、禁鸣加强道路绿化等措施来控制。通过上述处理,使用设备噪声在其对出边界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通过对首末站的强化管理、采用隔声效果较好的墙体及对临近居民住宅安装隔声窗等措施,可使公交车进出首末站时的噪声不致对小区内居民造成不利影响。规范肉菜市场作业,严格控制肉菜市场、商业的营业时间,肉菜市场避免在休息时间装卸货物,禁止使用高音喇叭进行商业宣传,使边界噪声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标准》(GB22337-2008)2类标准。

4、固体废物

建设单位应配合环卫部门,每天及时对生活垃圾进行清运;建设单位还应对收集站进行定期消毒、杀虫、除臭,以免散发恶臭,孽生蚊蝇。肉菜市场每日收市时应进行地面清洗及垃圾收集,各档口垃圾采用塑料袋独立封存,再又市场配套的保洁人员装入密封桶收运至小区垃圾收集站内。经上述处理后,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5、生态影响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施工建设期间采取生物及工程相结合的措施,尽最大可能控制水土流失,并且在项目建成后采取多种恢复措施,积极引种乡土植物,因地制宜,使项目的生态环境得以有效补偿和恢复。

四、主要环评结论要点

本项目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后,其产生的污染源经有效处理后,将不致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项目建设单位必须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中的环保措施,并要经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使用,如此本项目的建设从环保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五、公众意见反馈形式及期限

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网站提交,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

公示期限:本信息公示后十个工作日内。

建设单位: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

联系人:彭工    联系电话:020-83397201


传真:020-83368286

联系地址:广州市豪贤路1931320


环评单位:广州怡地环保实业总公司

联系人:苏工    联系电话:020-83510569

传真:020-83510365

联系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2681809       电子邮箱:ydhbgs@163.com

广州怡地环保实业总公司

20116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3 04:21 , Processed in 0.0948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