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通化二道江工业集中区大龙山组团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简本公示

[复制链接]
bukunu 发表于 2011-8-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化二道江工业集中区大龙山组团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简本公示


1.1
规划概况

本规划为通化二道江工业集中区大龙山组团园区总体规划。通化二道江工业集中区大龙山组团园区紧邻二道江区及通钢公司,位于二道江区及通钢公司西北侧,总规划面积为5.0006km2。规划性质为已建工业区进行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和扩展开发。规划年限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

本园区主要发展“以炼钢原辅材料深加工为主导的通钢上游产业、以新型耐火材料生产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及以钢渣处理冶金深加工为主导的冶金产业”三大围钢产业,与通钢配套,形成钢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共同发展。


1.2
环境质量现状

⑴环境空气

园区所在区域NO2均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除6#张家监测点位外,其余各监测点位二氧化硫浓度均不能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除通钢公司监测点位TSP和PM10超标外,其余各监测点位TSP和PM10均能满足二级标准要求。

由此可见,由于通钢公司、二道江热电厂等工业企业及居民面源污染造成园区所在区域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⑵地表水

浑江各监测断面各评价因子中除BOD5外,其它指标均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标准,BOD5超标倍数范围为0.01-0.17,超标原因是:二道江区及园区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的。由此可知,由于居民生活污水的直接排入,本项目所在区域浑江水质受到一定污染。

⑶声环境

目前,园区各监测点均能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噪声标准》中2类区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

⑷地下水

园区所在区域地下水4个监测点中各项监测因子除4#监测点的高锰酸盐指数外,其余各监测因子的标准指数均小于1,其中挥发酚、总硬度、铁、铜、锰、铅、锌未检出,说明评价区域地下水水质较好,满足相应的Ⅲ类标准要求。高锰酸盐指数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可能是由于居民生活污水下渗造成的。

⑸生态环境现状

园区所在区域土壤状况良好,各项评价指标标准指数均小于1,表明园区所在区域土壤尚未受到有害物质污染,较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要求。

园区土地利用现状以林地和旱田为主, 林地以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评价区胡桃楸、红松、黄菠萝及水曲柳等有零星分布,园区内开发建设活动较多,现无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根据现地调查,结合本区域的环境特点,对本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生态指数EI6.4。区域整个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中等级别。

1.3

环境影响可接受性

⑴环境空气

从园区选址区域气象条件因素分析,园区位于通化市的东北方向,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因此大气污染物排放对通化市区居民及办公人群影响较小。

由于规划实施后,大龙山组团园区企业及居民集中供热依托二道江热电厂,不另建设集中供热锅炉房,企业生产用热所需燃料采用通钢公司产生的高炉煤气,其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不超过区域环境容量指标。

园区在规划中将按照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要求,确保生产设施与敏感人群具有相应的防护距离,以控制环境风险与噪声影响。

⑵地表水

园区规划实施后,各入区企业将通过自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汇同生活污水,排入通化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出水可以达到《通钢集团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初步设计》中的出厂水质,严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回用于通钢公司,可见,园区规划的实施对浑江水体质量的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其水体功能。

⑶声环境

园区规划实施后,园区内生产企业厂界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

⑷地下水环境

在园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废水、工业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生产装置跑冒滴漏物料等均是地下水环境影响因素,园区规划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将对废水、固体废物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生产装置和管线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生产运行采取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措施,可以避免对地下水的影响。

⑸生态环境

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会涉及人员迁移和征地拆迁。园区规划项目征地、拆迁将按国家及地方有关的标准进行补偿和安置。

园区目前已入驻企业有19户,其中已投产17户,2户已建成,尚未正式生产,故目前园区企业较多,属工业、居住、农田及林地混合区,园区规划实施后,园区规划为工业、居住及林地并存的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园区,园区建设前后变化较大的为农田系统,建成后农田将不存在,绝大部分改造为林地,小部分规划为建设用地,其余用地建设前后变化不大。

故园区在开发时注意合理利用布局,充分考虑到对生态因子可能造成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影响不大。

园区水土流失现象只发生在施工期,园区实施的绿化及农田改造为林地有利于水土保持,预计建成后园区水土流失情况将比建设期有所改善。

1.4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⑴“预防为主”原则

园区规划环境保护对策和环境影响措施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依照预防措施—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修复补救措施—重建措施的优先顺序,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消除不利影响因素,使环境影响最小化。

⑵清洁工艺原则

为把园区建成国内领先的钢铁循环经济园区,要利用钢铁工业的特点,合理的选择产品链,提高入区产业科技含量,选择能耗低、转换率高、无污染或少污染工艺,满足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

⑶生态园区原则

按照生态工业园模式进行产品布局,充分有效的利用经济手段并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法规,开发关键点技术,使产品链之间形成绿色产业链,通过不懈的协调和整合,使园区的能源和资源多次循环、重复利用,形成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态园区。

⑷工业循环经济原则

在循环经济示范园发展过程中,要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所有物质、能源在不断进行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挖掘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使一个厂的废料成为另一个厂的原料,使企业之间形成能源和资源上面互相依存、互相依靠,废料、废能互相利用,形成企业与企业之间双赢或多赢局面。基本原则为 3R 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

⑸环境保护一体化原则

环境保护一体化,对园区的废水处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环境保护设施进行一体化整合或完善,形成统一的环保调度中心以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中心,统一处理园区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

⑹依托并优化园区现有环保设施原则

在园区的环保规划中,废水处理依托通化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充分依托二道江区垃圾处理场等设施;废气控制充分依托各企业工艺废气控制措施。供热依托二道江热电厂。

⑺严格环保准入原则

限期治理重点工业污染源,严格环保准入,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

1.5

结论小结

园区选址是根据通钢位置及已有通钢周围服务企业的情况下提出的,其选址及用地规划符合《通化市城市总体规划》及《通化市土地利用规划》;园区规划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符合《天然气利用政策》,符合《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符合《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区域内的环境空气及地表水等均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园区规划实施后,各入区企业将通过自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汇同生活污水,排入通化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出水可以达到《通钢集团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初步设计》中的出厂水质,严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全部回用于通钢公司,废水不外排;园区集中供热依托二道江热电厂,不另建设集中供热锅炉房,企业生产用热所需燃料采用通钢公司产生的高炉煤气,其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不超过区域环境容量指标;在实施相应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基础上,园区规划对区域地下水影响较小;声环境及厂界噪声均可达标;在实施绿化及水土保持等生态治理及补偿措施后,园区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园区位于环境非敏感区,区内及周围公众对园区建设的公众认同性良好。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本工业园区规划选址合理,规划基本可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2 19:57 , Processed in 0.0689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