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南充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委托,南充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南充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等法律法规文件的有关要求,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对该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及环境影响评价等信息公示如下,希望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对项目的建设提出意见。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南充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建设地点:南充市嘉陵区文峰镇猫儿山南充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内 项目概况: 拟建项目为南充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内渗滤液处理工程,包括工艺、设备及其生产性构筑物和配套的辅助建构筑物,以及厂内供电、给排水、道路、绿化、自动控制与通讯等设施。渗滤液处理规模为进水量250 m3/d,出水200m3/d,采用“水质均衡+外置式MBR(两级生物脱氮)+NF”的综合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外排废水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标准排放。其余渗滤液处理工程产生的污染物均采取相应措施后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二、项目实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噪声、扬尘会对声环境会对周围企事业单位产生一定影响。就本工程特点而言,施工噪声干扰最为严重的时期为场地平整阶段,主要噪声源为推土机、载重汽车和压路机。由于本工程使用大型机械及高噪声设备的施工工点、需要的作业时间均较少,施工期噪声的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均有限。 施工扬尘和粉尘的主要来源是填挖方作业,施工车辆运行中的临时起尘,筑路机械不断运行起尘等,采取洒水以及车辆加篷布等措施降低扬尘污染。 2、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满负荷运转时,渗滤液处理站排放水将达到200m3/d,另有少量的职工生活污水排放;渗滤液处理站的恶臭对周围大气易产生影响。本项目采取在处理站周围进行植树等绿化措施,树种应选择具有对SO2、H2S、NH3恶臭物质具有较好吸收作用的品种。另外填埋区四周有山体阻隔,采取相应措施,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3、项目有利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将改善城市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居住地人口生活质量,提升南充市优秀旅游城市的形象,进一步降低城市污水厂的冲击负荷和水质恶化的风险,改善周边和南充市水体环境。 三、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对项目建设有宝贵意见或建议,可通过邮件、传真、电话、信函、来访等方式与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和反映,供项目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采纳落实,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决策参考。 四、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日期
公众可以在本公告发布后10日内(2011年9月22日-2011年10月1日),向公示指定地址发送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给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联系人,发表个人意见。[注]: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 五、联系方式 为确保公示期间,公众可以顺畅地将对本项目的意见及时反馈,特公布相关部门意见受理的通讯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方名称:南充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联 系 人:梁
江
联系电话:13890775009 联系地址:南充市顺庆区南充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南充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联 系 人:王红梅 联系电话:0817-2666091 Email:648477631@qq.com 联系地址:南充市市政府新区3号楼(邮编637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