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__you 于 2009-5-10 16:06 编辑
一、项目名称及概况
项目名称:宜都市松木坪镇幺姑井煤矿6万吨/年矿井技改项目
建设地点:宜都市松木坪镇庙河村
工程概况:本项目拟在宜都市松木坪镇庙河村建设规模6万吨/年的煤矿整合技改工程,开采矿区范围在平面上呈不规则多边形,幺姑井煤矿走向长780-1080m,倾斜宽600m,面积0.6694km2,开采深度300-150m,开采储量为18.1万吨,矿山服务年限为2.33年,总投资124万元。矿山采用平硐开采,共划分3个采区,按Ⅰ、Ⅱ、Ⅲ顺序编号。整合主体工程为主平硐及主要运输巷道的联通,矸石场的新建以及环保设施的落实。
二、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水治理
整合项目完成后无生活废水排放。生活用水量25m3/d,排放量约为20m3/d。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氨氮、COD,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SS、氨氮、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0%、62%、60%,其排放浓度分别为COD 100mg/L、SS 50mg/L、氨氮12mg/L,用于地表厂区绿化和农灌。生产废水来自于坑涌水,每天排放量为290 m3/d,采用混凝,沉淀快滤工艺处理后,COD 排放浓度为50mg/l,SS排放浓度为50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838-2002)一级排放标准后横穿矿区南侧公路后排入公路南侧沿山渠中,对水环境无明显影响。
2、废气治理
该项目各工段无组织排放粉尘通过对生产作业厂区喷水抑尘、运输道路两旁建绿化带、密闭输送机等措施减轻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固体废物
生产运行期产生的煤矸石和锅炉废渣,每年回填采空区用量为4000t/a,其余堆于矸石堆场,修建70m的拦渣坝堆场周围沿水体开挖防洪沟,堆场下游设防雨水冲刷墙。排土场、废石场均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中的要求设计施工,可避免堆存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矿井服役期满后,矸石堆场表面上覆土80~lOOcm,种树植草,恢复植被。
4、噪声
本工业场地噪声源主要有三类,一是提升机等有声设备噪声,二是井底炮声,三是运煤车辆。提升机噪声较小.一般在 55db(A)以内,井下爆破噪声值较高,都对井上影响极小。运输车辆极少,车辆噪声有影响也极为有限。由于周围居民较少,且周围植被丰富,设备噪声值小,噪声主要对操作工作有定的影响.对周围环境影响极微。
防治措施在设计选型上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在安装产噪声设备时对其基础作隔振、减振处理,条件允许情况下,对设备作消声处理,对噪声局限部分空间范围的设备,如提升机、空压机等设隔声操作间,保证噪声控制符合《工业企业噪声设计规范》及厂界噪声不超标。
5、生态保护措施
矿区服务期满后安排复垦绿化,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率可达到92%。
三、主要评价结论
宜都市松木坪镇幺姑井煤矿6万吨/年矿井技改项目的建设,符合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煤炭资源整合的实施意见》(鄂政发39号),本矿改扩建后生产规模为6万吨/年的相关规定。对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明显的积极意义;该项目建设规模合理,硐采方案合理,采取的采矿设施为较先进的采矿机械;在拟采取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和本评价确定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情况下,废气、废水中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均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固体废物得到利用或处置;项目建成投产后,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地表水及声学环境质量可控制在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内。
四、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 设
单 位:宜都市松木坪镇幺姑井煤矿
联系人及电话: 刘昌法
13508603589
五、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和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联 系 人 及 电话:毕亚凡
027-87194946(办公电话)
027-87807650 传真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征求公众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和看法。
2、征求公众所关心的工程技改续建投产后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与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以书面意见、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直接联系。(附:公众参与调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