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是忘忧草 于 2010-6-21 19:35 编辑
1 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深圳市龙华二线扩展区市政工程
(2)建设性质:新建
(3)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由深圳市土地投资开发中心建设,项目主要由建设东路、景龙南路、白玉街、洁玉街、青龙东街、青龙西街、佳民路、龙塘二路、民繁路、民兴街、民顺路、绿景路、民悦南路、红棉北路、红棉南路、民旺街、天英街、大洋东街、白松路、白松一路、白松二路、白松三路、白松四路、白松五路、红玉北路、深远北路、新通路、红锦路、民繁南路、新治路、深新北路、深新南路、深远中路、红玉南路、百汇道、百吉道、百通道、深远南路、满园道、白石龙一街、白石龙二街、白石龙三街、望辉路、宁远路、革新街、梅关街、红木山路、向荣路、大洋西街、民益路、民悦北路,共51条道路组成,其中建设东路、景龙南路、民繁路、白松路、向荣路为次干道,其余46条为支路,道路全长约31.344公里。次干道结合主干道构成龙华二线扩展区的路网骨架系统,主要起集散城市交通的作用,支路在交通上起汇集作用,直接为用地服务,以生活性功能为主。
(4)建设地点:深圳市宝安区龙华二线拓展区
(5)建设单位:深圳市土地投资开发中心
2 环境影响概述
2.1 施工期
环境空气:本项目施工如不采取措施将会对工地下风向的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如对书香门第4栋、汉唐艺术双语幼儿园、中航阳光新苑一期5栋、阳光新苑幼儿园、白石龙小区182栋、白石龙小区16栋、东星小学等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向居民点产生不利影响。只要在大风干燥天气实施洒水抑尘,施工场地运输车辆扬尘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地表水:施工期间将产生生活污水,拟在施工临时生活区设置移动式厕所收集生活污水,收集后排入市政管网,最后进入龙华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道路施工产生的生产废水主要为施工车辆及机械清洗维修产生的含油污水等,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全部回收利用。箱涵施工仅对部分河段产生短期的不利影响,不会对沿线河流水体的水质产生大的影响。
噪声:道路工程施工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机械作业,施工噪声对沿线敏感点有一定的影响,该影响属于短期的、暂时的,施工结束后就会自然消失。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深圳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深建施[1998]41号)管理执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原则上中午12:00~14:00和夜间23:00~7:00不得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位置,大噪声源的机械远离居民点布置,必须采用适当的隔声降噪措施,减轻道路施工对沿线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施工弃土等,若不采用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将会给施工场区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固体废物管理,严格按《深圳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深建施[1998]41号)执行,与当地环卫部门签订相应垃圾处理协议,及时收集、清理和转运施工及生活垃圾,采取以上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较小。
生态环境: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破坏原有的地质、地貌条件,植被、土壤以及改变现有的生物结构,工程施工造成沿线植被破坏,从而降低了区域的生物量。道路两侧用地被占用后土地覆盖类型被永久性改变,植被永久清除,土地使用功能改变,地表覆盖性质变化。临时占用的土地地表植被破坏,地表性质改变,区域内地表裸露增加,对环境的稳定性下降,对风力、水力作用的敏感性增强,较易发生水土流失。
4.2 运营期
环境空气:根据类比分析可知,本工程道路建设到远期预测年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导致的周边的环境敏感点的CO和NO2的浓度也不会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二级标准要求,由此可见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在容许的范围之内。本项目周边的环境敏感点除受本项目涉及到的道路影响外,还毗邻梅龙路、布龙路、新区大道等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这些道路的汽车尾气必然会对周边敏感点造成影响。如果考虑上述道路的叠加效应,则建设道路周边环境敏感点受到汽车尾气的影响会相应的增加。
噪声:根据交通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该道路在运营期对沿线声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严格执行本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以保证噪声可以被环境所接受,防止对环境敏感点产生影响。
地表水:城市次干道及支线运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路面径流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影响。路面径流中COD、SS和石油类污染物浓度均超过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的一级标准,如地面径流散排将对地表水体产生不利影响。考虑到本项目涉及的河流水质保护目标为Ⅲ类,在城市次干道及支线的设计中应注意路面雨水的收集和导排,将雨水导入市政雨水管网,并加强道路路面的清洁环卫工作,以减轻路面径流对道路沿线水体的影响。加强路面的排水设计,当发生危险品事故时对路面径流进行收集及处理,防止危险品污染当地水环境。
景观: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可委托专门绿化设计单位对道路两侧绿化带和中央隔离带进行规划设计。道路两侧行道树的选择要适当,尽量和周围的树木景观一致,形成视觉上的连续效果,精心选择绿化植物品种。
3 环境保护措施
3.1 施工期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责任制,组织开展创建环保型工地活动。
2)建设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环境保护措施和控制施工扬尘的专项方案,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3)施工工地周围应设置不低于1.8 m的遮挡围墙或遮板,并严禁在档墙外堆放施工材料、建筑垃圾和渣土。施工过程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
4)运输建筑材料、垃圾和泥土等车辆,在驶出施工工地前,要做好冲洗、遮蔽、清洁等工作,防止建筑垃圾、泥土等四处散落,污染周边环境。
5)暂时不能运出施工工地的土方,必须采取集中堆放、压实、覆盖以及适时洒水等有效抑尘措施,减少泥土裸露时间和裸露面积,防治泥土扬尘污染。对于闲置3~6个月以上的现场空地,必须进行硬化、覆盖或临时简单绿化等处理。
6)施工工地的主要运输通道以及工地出入口外侧10 m范围内道路路面必须作混凝土、沥青等硬化处理。
7)施工工地中任何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如水泥、沙等),必须放置于不透风的储藏屋或储存库内。
8)施工工地应根据气候变化的条件,按实际情况实施必要的洒水制度。对建筑物拆迁及拆迁垃圾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应采取洒水降尘、用苫布遮盖等防尘措施。在干燥多风的季节如春、秋两季,为减少行经居民点的部分路段因施工产生较多的浮尘,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施工期需在这些路段用洒水车洒水降尘。
9)施工工地不得使用有明显无组织排放的中小型粉碎、切割、锯刨等机械设备。施工机械在挖土、运土、堆土作业时必须符合扬尘控制的要求。
10)拆除建筑物或平整场地等施工作业时,应采取边施工边洒水等防止扬尘的作业方式。
(2)水污染防治措施
1)生活污水污染防治措施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营地应布置在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区域,生活污水采用移动式厕所收集后直接排入营地周边的市政污水管网,经龙华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2)生产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机械设备维修及清洗的含油废水设置隔油池集中收集,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回收利用,废油收集后委托给有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理。
3)施工管理措施
对箱涵施工加强管理,严禁将开挖基础中的泥渣等废弃物弃入河道或河滩地。松散建筑材料远离水体存放,并设有遮盖,防止被雨水冲刷进地表水体。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合理布置
合理科学的布局施工现场是减少施工噪声的主要途径,如将施工现场的固定噪声源相对集中,以减少影响的范围;可固定的机械设备如发电机等安置在施工场地临时房间内,并设置隔音设施,减低噪声。施工现场临近声环境敏感区时,设置临时隔声屏障,防止对周围居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
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把排放噪声强度大的施工应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施工严格按照《深圳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深建施[1998]41号)管理执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原则上中午12:00~14:00和夜间23:00~7:00不得施工,若中午和夜间确需施工时,必须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申请手续。
3)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选择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音、低振动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注意维修养护及正确使用,使之保持较好工作状态和低声级水平;对排放高强度噪音的施工机械设备应设置隔声或消音装置,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加强施工管理
运输车辆在行经居民集中居住区时,应严格执行限速行驶,并禁止鸣笛,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危害。给高噪声设备的操作人员配戴耳塞和头盔等防护用品,并实行轮换作业,以减少噪声对其健康的危害。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固体废物管理,严格按《深圳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深建施[1998]41号)执行,与当地环卫部门签订相应垃圾处理协议,及时收集、清理和转运施工及生活垃圾,临时弃土及时运往弃渣场,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治理。
(5)生态影响减缓及城市景观保护措施
1)隔离方式
用物理方法减轻施工场地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例如,设立临时防护围防止人与机械对生物的干扰;施工道路尽量采用架设式,减少破土面积等。
2)防止污染
提倡科学文明施工,反对野蛮作业,工程车辆运输等应可能控制噪声及粉尘,减少对附近的植物影响。防止污水随意排放、建筑剩余材料的随意堆放对动植物栖息地造成的污染。
3)表层熟土存放
表层熟土是宝贵的生态资源,施工前期应对表层熟土进行单独存放。在施工的后期将其用地需要恢复植被的地方。
4)生态影响的补偿措施
工程建设将占用一定量的林地、菜地和草地,导致区域生物量减少,应该予以补偿,补偿措施为进一步加强道路两侧行道树和绿化隔离带的建设,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应采用乔、灌、草结合种植方式,具体要求可见景观保护措施部分。
(6)施工期拆迁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拆迁前应对拆迁建筑物及周边环境进行查看,大型机械拆除建筑物时,要注意周边环境,防止损坏周边树木、草地等生态设施,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及时运至指定的弃渣场处理。
3.2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加强交通运输车辆管理,禁止尾气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行驶。提倡使用无铅汽油。对尾气超标的车辆安装净化装置。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道路扬尘防治措施,如道路两侧和中间分隔带应进行立体绿化,采取绿化和硬化相结合的防尘措施。道路上行驶车辆的规格、载重应符合《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防止路面破损。破损路面应及时采取防尘措施,并在尽短的时间内修复。尽量避免道路开挖。运送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实行密闭运输,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物料遗撒或泄漏而产生扬尘。
(2)水污染防治措施
为减轻公路路面雨水径流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可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等设施,具体设计含在主体工程设计中。在平时加强对路面的环卫工作,可以减少路面径流的水量和水污染程度,减轻对水体的污染。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运营期噪声防治管理措施,减少城市次干道及支线运营期间对沿线居民产生噪声影响。必要时可进行噪声监测,发现噪声超标现象,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提出限速、通过敏感点时禁止鸣笛等,通过加强公路交通管理,可有效地控制交通噪声。道路养护部门应加强对路面的养护,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以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而产生的振动噪声。控制噪声传播途径,加强公路两侧的绿化设施。
2)对声环境超标敏感点采取降噪措施
对道路工程距居民集中居住区等敏感点较近的路段,设置禁止鸣笛和缓行等标志。在噪声超标的敏感点采取给超标居民安装隔声窗、设置隔声屏、加强道路绿化等措施,在噪声超标敏感点安装通风隔声窗,隔声窗关闭门窗后,可降低噪声25dB以上,可满足相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以减轻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防止道路运营出现交通噪声扰民现象发生。
(4)运营期景观保护措施
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可委托专门绿化设计单位对道路两侧绿化带和中央隔离带进行规划设计。道路两侧行道树的选择要适当,尽量和周围的树木景观一致,形成视觉上的连续效果,精心选择绿化植物品种。
4结论
深圳市龙华二线扩展区市政工程在施工期、运营期对沿线敏感点有一定污染影响。主要为噪声污染、汽车尾气污染、扬尘污染。
由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建成后机动车辆产生的CO、NO2对本项目敏感点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叠加现有道路的贡献值和本底值后仍可符合国家二级标准。
本项目建成后,在不采取任何噪声防治措施的情况下,交通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较大,而在严格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因此,本评价认为项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是可行的。
5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1)查阅方式
①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网上公示链接公告于环评爱好者论坛网:http://www.eiafans.com/,公众可以登陆查阅。请于10天内发回公众参与表或回函、来电。
② 公众到深圳市土地投资开发中心或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查阅索取。
(2)查阅期限
本公告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布10天以内。
(3)公众索取补充环境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1)索取方式
① 公众到深圳市土地投资开发中心或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索取。
② 公众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向深圳市土地投资开发中心或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索取。
2)索取期限
本公告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布10天以内。
6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项目拟选址周围居民、单位及项目影响区居民和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
(2)征求意见的主要事项
① 本项目拟选址区目前环境状况,主要的环境问题。
② 本项目建设对环境将会产生何种影响?这种影响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③ 从环境角度考虑,是否赞同本项目的建设。
④ 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何建议。
⑤ 其它建议。
7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1)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
在本项目拟选址区内居民区、单位以及项目影响区等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
(2)张贴公众参与信息公告
在项目影响区内居民区及单位等张贴公众参与信息公告。
(3)网上公示
在环评爱好者论坛网:http://www.eiafans.com,发布公示公告、公众参与调查表、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8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日期
本公告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布 10 天以内。
9建设单位及评价单位的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深圳市土地投资开发中心
建设地点: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二线拓展区
联系人:肖先生
联系电话:0755-83139290
(2)环评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单位所在地:深圳市宝安南路蔡屋围发展大厦2401
联系人:张先生
联系电话:0755-82128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