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发布环保竣工验收公示|发布环评公示
建设项目环评费用在线计算|收费标准
环评师招聘与应聘| 行业信息|预评审会
2024年环评工程师备考全程指导|报名时间汇总
2024年环评师考试交流|资料下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培训!
低价环评考试用书教材|环评图书免运费
考前培训|继续教育
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应急预案公示
查看: 22988|回复: 11
收起左侧

[要闻] 环评不再作为可研报告的前置条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9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评不再作为可研报告的前置条件

2016年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简称新《环评法》)正式施行。新《环评法》的一个重大变化,在于环评行政审批不再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或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而是与其他几个审批程序同时进行,但仍需在项目开工前完成。简单来说,就是由“串联”审批改成“并联”审批。
在此之前,企业在向发改部门申请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或项目核准之前,必须办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8项行政审批。而新《环评法》实施后,环评行政审批可与其他审批程序同步进行,而不需进行前置审批,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审批工作效率,还可以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节省企业办理审批时间,促进经济发展。
发表于 2017-2-9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项目环评依据可研,所以环评没有前置过可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greenbbs 发表于 2017-2-9 13:21
项目环评依据可研,所以环评没有前置过可研

据了解,环评依据的是可研初稿或者叫预可研,即没有达到审批要求的可研,待环评报告完成后,可研单位依据环评报告完善可研中环保部分,进而形成终稿进行审批。


原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办结后才能向发展改革部门申请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或项目核准。

修改后,环评行政审批不再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或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将环评审批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或项目核准同时进行,但仍须在开工前完成。

修改前:

第二十五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修改后:

将第二十五条修改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修改前:

第三十二条 建设项目依法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未评价,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依法批准,审批部门擅自批准该项目建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修改后:

删去第三十二条。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6 收起 理由
kzl198258 + 2 + 26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greenbbs 发表于 2017-2-9 13:21
项目环评依据可研,所以环评没有前置过可研

另新环评法还有以下修改:

1、将环境影响登记表审批改为备案

修改前:

第二十二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修改后:

将第二十二条修改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国家对环境影响登记表实行备案管理。

◆ ◆

2、不再将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作为环评的前置条件

原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七条规定,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为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流程,修改后,不再将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前置条件。

修改前:

第十七条 第二款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修改后:

删去第十七条第二款。

3、取消行业预审

取消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预审。

修改前:

第二十二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修改后:

将第二十二条修改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

4、增加了根据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等规定

修改前:

第十四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审批中未采纳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的,应当作出说明,并存档备查。

修改后:

第十四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审查小组提出修改意见的,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应当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和审查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并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和审查意见的采纳情况作出说明;不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

修改前:

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规划,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建设单位可以简化。

修改后:

将第十八条第三款修改为:“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含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当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当根据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予以简化。”

◆ ◆

5、“未批先建”最高罚款二十万元改为总投资额的1%至5%

原来罚款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最高为二十万元,现在改为总投资额的1%至5%,项目如果是上亿元的话,罚款可以达一百万元至五百万元。

修改前:

第三十一条 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修改后:

将第三十一条修改为:“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处分。

“建设单位未依法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备案,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0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手续简化的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前置与否还是具体项目而行...关键是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才是真正的对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5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冬晴 发表于 2017-2-15 11:16
个人觉得,前置与否还是具体项目而行...关键是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才是真正的对策...

确实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管理要求也五花八门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项目是批了环评才能批可研的,不过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4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去编制可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6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咋样,可研还是要先出来,只是可以不等环评批复,可研可以先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政放权后,选址意见书,是不是环评的前置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7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6-21 02:51 , Processed in 0.49090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