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给了一个喜讯,她坚持了这么久的考试终于考到了离主城近点的区县当老师了。也就是她顺利进入事业单位,有了稳定的工作环境。听到这个消息,我更多的是抑郁,我也曾坚持了两年的公考,但都没有结果。最后我无赖的放弃了。我曾想,等我有了家庭,手里开始富余了,我就开始重新,认认真真的,没有任何顾虑的去参考。
最近天气开始变热,人也开始浮躁。想换个工作环境的念头也在蠢蠢欲动,投了好多简历,但都没有音讯。好不容易接到一个电话,但得知没有资质的公司,顿时就现也没有激情了。当听到好朋友的这个喜讯,我开始思考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被环评折磨得不行的时候,我也想过换行。可仔细看看其它行业,隔行如隔山的感觉总会告诉自己坚持。其实更多的时候,离不开自己积累了这几年的环评经验;舍不得自己的专业,舍不得这个行业给人带来的新奇感。我突然发现自己是多么热爱这个专业,看到街上有人乱丢东西,我会很愤怒;看到河流我就会找找周围有没有污水排放口;看现场我会提醒他们设计时考虑引入水体提高居住环境适宜性。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清澈的水不见了;为什么蓝蓝的天被遮盖了,那些成片成片的绿又去那里了?谁污染谁负责,这个原则和制度至今没有看到什么成效,环境仍然进一步恶化,归根到底在工业企业。试想如果工厂的污染物都达标排放,防治措施都正常运行,河水会不会清澈些,天空会不会蓝点,绿色会不会多点。有人说,环境的污染、环境恶化,最终来源人类。如果在工业企业上班的工人,知晓污水处理站关一个小时会是什么样的环境后果,和他有什么直接利益关系,他会不会制止污染物乱排的现象发生。
食品安全事故天天在发生,蒙牛又怎么了,双汇又怎么了?虽然他们都开始以正面的方式来面对公众,但事故频频发生的根源究竟在那里呢 ?环境污染也一样,如果老百姓都能知晓最基本的环保知识,如果工人都负起监督的责任,而不是怕丢失饭碗,闭着眼昧着心的让环境污染发生。这一切会不会好点,如果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环保的基础知识,如果从现在开始就让民众有义务的去监督环境污染事故,环境会不会好点。
很多人都从环评转向工程,我想他们大多数人还是觉得环评没有实效,看不见成果。但我今天还依然坚持,因为我想环评真正的理念在预防为主吧。尽管很多企业现在开展环工作仍然只是想直个程序,拿个红头文件了事。
想了一个晚上,我才想明白,自己想要一个稳定点工作环境,只是想一直从事环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