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发布环保竣工验收公示|发布环评公示
建设项目环评费用在线计算|收费标准
环评师招聘与应聘| 行业信息|预评审会
2024年环评工程师备考全程指导|报名时间汇总
2024年环评师考试交流|资料下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培训!
低价环评考试用书教材|环评图书免运费
考前培训|继续教育
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应急预案公示
查看: 4859|回复: 2
收起左侧

[分享]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5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的意义
最近二十年,随着经济列车的不断加速,我国进入了环境高风险时期,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最近十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规模、损害后果、污染类型等都日趋扩大。为了确保环境安全,防范环境风险,国家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迫使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环境安全责任,在经济形势低迷、企业效益不好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好现有技术和设施,采用严格细致的管理方法,利用好环境隐患排查这一手段,将环境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不失为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好方法。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日益严格,国家对企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对蓝天碧水需求越来越高,对恶劣环境的容忍度越来越低。环境事件影响范围大、影响时间长、影响消除难度大、代价高。政府工作思路有了结构性的变化。由过去的唯GDP逐步向绿色GDP转变。
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目的
通过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环境安全意识。牢固树立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过救灾理念。强化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提升环境安全防控能力,排除环境安全隐患,降低环境安全事件发生的机率,保障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三、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要求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环境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原则,明确职责,建立健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保证制度有效执行的管理体系。努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各类环境安全隐患,保证企业安全可持续生产。
四、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涉及的名词
1、突发环境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2、 环境风险
    是指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
目前企业除了一般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传统企业风险,现在还面临一种新的风险——环境风险,结合对环境风险的认识,可将企业环境风险定义为: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引发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因为危害生态、人体健康和社会财富等不良影响而最终导致损害企业利益的不确定性事件。
3、事故隐患(简称“隐患”)
    是指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4、环境隐患
    从广义上是指可能产生环境(或健康)危害的客观存在;在狭义上是指诱发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5、环境污染事故(事件)
    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故(事件)。
6、环境安全隐患排查
对本单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危险源进行调查,对可能存在的导致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环境污染事故防范措施进行评估,督促整改与完善,预防、消除和防范环境安全事故发生的一种安全管理措施。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改进的过程。
7、环境风险评价
    是针对企业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企业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8、环境污染事故防范措施
指针对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特性,对其进行监控和控制环境污染事故危害蔓延等的设备设施,以及对环境污染事故实施应急救援所依托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监测、应急装备、应急物资、应急队伍等。
五、几种名词间的相互关系
1、安全管理与环境管理
现在的安全事故的影响和危害已经超出了传统上我们对安全事故的理解和定义。在传统意义上,生产、交通安全事故大多只涉及人财物损失,影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现在不但会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危害性不因为事故的结束而结束,经过辐射、扩散后,最终转变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和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影响可能波及整个区域、流域,且短期内难以消除。由于常规处理方式方法难以奏效,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其危害性往往难以预料。
安全事故所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具有突发性,大多无先例可循,污染防控时间紧、任务重;各企业所生产的化学品品种繁多,性质不同,污染化解之策不一样,这些问题无疑会影响安全事故中环境污染防控的效率。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一般性的安全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件呈现出常态化趋势,增加了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风险系数。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转变对安全事故的原来的思想认识和安全管理理念,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安全保障制度。
于是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在各企业得到开展,使环境事件由事故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2、检查与排查
两者目标相近:都是为了预防事故、减少损失而进行的事先发现、及时治理和整改的工作。两者责任主体相同,都是以企业为责任主体;
两者依据不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依据主要为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安全生产检查更多的是依据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及管理和技术标准;
安全生产检查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细化和延伸;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形象的定义检查就是看病、排查就是体检。
3、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与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除患排查是通过技术、管理手段对运行中的设施中存在的可能引发环境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的过程。是一个预防诊断的过程,是过程控制手段。
环境风险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的前期进行的一项工作,通过对项目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在建设中进行落实。
六、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的程序及具体做法
1、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的流程
    1)确定排查的范围以及区域
    2)确定各企业排查实施的组织机构;
    3)成立由各职能部室专业人员、环保管理人员组成的排查小组,并明确各自分工;
    4)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以及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及其防控设施的建设情况;
    5)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标准编制环境隐患排查所需的检查表;
    6)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询问交谈、环境监测等方式进行企业环境隐患的现场排查。
    7)对于排查出的隐患进行风险辨识。
    8)根据辨识排查的结果对环境隐患进行分级;
    9)编制环境隐患排查报告,提出整改措施;
    10)企业根据环境隐患调查报告对环境隐患进行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2、环境隐患排查的重点内容
1企业基本情况调查(8项)
    1) 企业单位名称、法人、法人代码、详细地址、邮政编码;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企业规模,或事业单位隶属关系;职工人数等。
    2) 企业地理位置(经纬度)、详细位置图、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河流的岸边),企业所在地的气候(气象)特征,降雨量及暴雨期等。
    3)企业经营类别(也即说明从事本行业的具体活动,如生产、储存、经营或运输);对从事生产的企业,应说明其主、副产品的名称及产量,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名称及消耗量;对从事其它活动的应说明其所涉及危险物质范围及处理量。
    4)企业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要生产和储存装置,生产装置及储存设备的平面布置图,雨水、清净下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应急设施(设备)的平面布置图等。
    5)企业排放污染物的名称、产生量;经污染治理设施处理后的排放量;污染治理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其它环境保护措施等。
    6)企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储存、转移、处置情况,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
    7)企业危险物质及危险废物的运输(输送)单位、运输方式、运输量;如利用管道输送液体或气态危险物质的,管道管理单位须明确输送量、输送线路图,阀门和加(减)压站的位置,及安全保护措施情况。
    8)对从事运输活动的企业须明确运输路线、跑、冒、滴、漏的防护措施等。
2企业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6项)
    1)企业周边区域100米、200米、500米、1000米、3000米、5000米等范围内常住人数;居民点(区)、自然村、学校、机关等社会关注区的名称、联系方式、人数;周边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上述各保护目标与本单位的距离和方位图。
    2)企业污水排放的去向,接纳水体(包括支流和干流)情况及执行的环境标准;区域地下水(或海水)执行的环境标准;区域空气执行的环境标准。
    3)企业下游水体及下风向空气质量功能区说明;河流、湖泊、水库、海洋名称、所属水系、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情况。
    4)企业下游供水设施服务区、设计规模及日供水量;取水口名称、地点及距离、地理位置(经纬度)等;地下水取水情况。
    5)企业周边区域道路情况及距离,交通干线流量等。
    6)企业(特别是从事运输活动的单位)危险物质和危险废物运输(输送)路线中的环境保护目标说明。
3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调查(10项)
    1)从企业主要原辅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中筛选出危险物质(特别是危害程度较大的危险化学品),并列出危险物质明细表。
    2)识别出企业存在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并列出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一览表。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在泄漏、燃烧、爆炸等事故状态下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类别、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最大排放量及浓度;说明事故发生与处理过程中可能伴生/次生污染物。
    3)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的自动监控系统和预警系统设置情况、针对各种类别环境污染事故的防范设施设置情况、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设备设施设置情况、以及应急处理情况。
    4)根据污染物可能波及范围和环境保护目标的距离,预测对诸如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源和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等区域,以及人口集中居住区和社会关注区(如学校、医院等)等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5)环境污染事故产生污染物造成跨界(省、市、县等)环境影响的说明。
    6)环境污染事故可能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对人、动植物等危害性说明。
    7)环境污染事故产生污染物相关环境安全标准、限值、最高允许浓度。
    8)特别是针对专门从事运输活动的单位,运输(输送)过程中环境污染事故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9)污染治理设施事故状态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与浓度,及其监控、预警系统设置和事故应急处理设施设置情况。
    10)企业依据标准进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实施情况。
4企业环境安全手续及符合性隐患排查(4项)
    1)企业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设立安全评价批复、职业危害预评价批复、发改委(或经贸委)项目批文、规划部门的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和选址意见书等文件的完备性。
    2)企业各项目初步设计评审记录、消防设计审核意见、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职业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意见等审查意见的完备性;注意上述文件中关于环保初步设计是否满足环评批复要求、与环境风险事故危险源相关的消防和安全设施设计是否能满足防火防爆和其它生产安全等要求的审查意见,以及文件中要求作进一步修改的意见。
    3)企业各项目安全试生产许可、环保试生产许可、消防竣工验收报告等文件的完备性;注意上述文件中对初步设计审核与修改意见等内容落实情况的意见。
    4)企业各项目安全竣工验收批复与安全生产许可证、环保竣工验收批复与排污许可证等文件的完备性。
5企业运行管理过程环境隐患排查(18项)
    1)企业据国家法律法规、并结合单位实际,组织制定的文件化的环境安全方针和目标。
    2)企业环境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3)企业是否制定环境安全责任制,作出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环境安全承诺。
    4)企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相关岗位负责人与从业人员环境安全职责是否明确。
    5)企业环境安全有关法规政策和环境监管制度的落实情况,包括环境安全检查制度、职工环境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环境安全事故管理和整改制度、环境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环境安全及监管的奖惩制度等。
    6)企业主要负责人、环境安全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从业人员的环境安全培训教育情况;日常环境安全教育情况。
    7)企业岗位操作人员是否经过岗位技术培训并合格上岗。
    8)企业巡回检查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
    9)企业环境污染事故易发场所(或设备、设施)工作人员的执业资格、职业健康监护等的检查与登记在册情况。
    10)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相关岗位职工作业环境,包括照明、温度、湿度、通风、作业空间等是否符合作业要求。
11)企业相关方及外来务工人员的环境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是否明确;是否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环境安全培训。
12)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的建档、监控、监测情况;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安全检查书面报告制度。
    13)企业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的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相关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情况,能否达到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以及在装置发生异常情况时能控制环境风险,避免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目的。
    14)企业是否依据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建立环保投入保障制度;是否按要求提取并投入环境保护,同时形成台账;环保投入是否涵盖环保教育、三废处理和应急救援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保养,以及重大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和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等所需的费用。
    15)企业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事故防范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养情况、环保通报的编写情况。
    16)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相关装置(设施)和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编制情况;应急预案演练情况;是否能确保相关岗位员工能够即时识别和处理各种不正常现象与事故。
    17)企业接受外部环保部门检查、外部专家检查及内部检查记录;环境隐患整改及复查情况;环保检查计划的制定、完成及考核情况;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检查和日常检查。
    18)企业事故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情况,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事故隐患是否及时记录并限期进行整改,是否形成隐患整改记录。
6设备设施维护检修过程环境隐患排查(7项)
    1)企业检维修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2)企业维修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包括设备检维修作业前、中、后的环境管理要求。
    3)检修、维修作业时,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4)企业进行检维修前编制检修方案,并对检维修作业进行环境风险分析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的制度及其落实情况。
    5)企业是否有专门的维修队伍;维修人员的资质和业务技能情况。
    6)企业对设备与机器检查和维修保养情况、对腐蚀严重或超期使用的设备和器件及时更新情况。
    7)检修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情况。
7环境污染事故防范过程环境隐患排查(9项)
    在现场检查和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对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工艺技术和自动控制预防措施、应急设施与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排查,是否能满足应急救援需求。
    1)企业编制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评审、修改、发布、更新情况。
    2)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自动监控系统(包括连锁、自动停车系统等)和预警系统设置情况;危险源事故状态下工艺防范设施(如防爆膜、洗涤塔、火炬等)设置情况;是否能满足环境风险评价的要求。
    3)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诸如泄漏物料收集、围堰、消防废水收集系统、事故应急池、排放口与外部水体间的紧急切断设施、以及清、污、雨水管网的布设等配置情况;是否能满足环境风险评价的要求。
    4)企业依据应急预案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如组织机构和职能分工、应急救援设施(备)和效能(如:个人防护装备器材、消防设施、堵漏器材、医疗救护器材和药品、应急交通工具、应急通信系统、电源照明等)。
    5)企业环境风险评价要求的应急救援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各种吸附剂、中和剂、解毒剂等化学品物资(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的储备情况,是否能满足应急救援的需求。
    6)企业内部应急队伍建设情况,包括环境应急、抢修、现场救护、医疗、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各种专业人员。
    7)企业各种保障制度(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防止非正常性排放措施、日常环境监测制度、设备仪器检查与日常维护制度、培训制度等)
    8)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练情况。
    9)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外部力量情况:与地方政府应急预案的衔接、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临近单位的区域联防与互助、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及设备、应急救援信息咨询。
3、环境隐患排查报告书的编写
    环境隐患排查报告书中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总则
    1)排查目的
    2)排查依据
    3)排查实施部门
2排查企业单位情况
3环境隐患排查结果
4环境隐患分级结果
5结论
6附件
    1)基本情况调查中企业位置图、相关工艺流程说明、平面布置图、以及其它需特别说明的内容
    2)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
    3)危险物质明细表
    4)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一览表
    5)环境隐患排查一览表
    结束语:说一千道一万,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通过进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1)有利于提高环境管理水平;(2)有利于提高环保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3)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是一个动态化、常态化、专业化的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持续开展;(4)通过环境隐患排查工作,对本单位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有利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

发表于 2020-2-14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我刚刚接到一个园区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项目,请问您有没有写好的报告书呢,我可以有偿购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5-30 10:14 , Processed in 0.0860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