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巫溪县马镇坝后山场平及路网工程-凤马大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复制链接]
玉蓉 发表于 2017-4-18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文件的要求,重庆红池坝实业有限公司委托宁夏智诚安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承担巫镇高速入城连接道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组织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踏勘,并进行了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现已完成《巫溪县马镇坝后山场平及路网工程-凤马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文件的要求现向公众公开环境影响评价初步评价结果,并向公众征询环境保护意见和建议。主要公示内容如下:
一、项目概况
巫镇高速入城连接道工程位于巫溪县城规划区的北部,主要功能是将乌镇高速与县城的马镇坝组团与赵家坝组团(老城)有机的连接在一起。由于巫镇高速尚未实施,巫镇高速进入巫溪县的高速入口尚未确定,所以本工程暂不实施巫镇高速进入巫溪县城的连接道路工程。待巫镇高速实施时,由高速路工程一并实施连接道路工程。本期工程沿县城北部自西向东分别连接县城的马镇坝组团与赵家坝组团,将作为东西向一条重要的通道,将巫溪县的老城与新区有机的进行连接。
巫镇高速入城连接道工程起于马镇坝组团北部规划的北井大道,止于巫溪县城西路,全长约6.5km,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道路标准路幅宽度21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工程总占地面积约136500.0m2,总投资65000万元。本工程预计201710月开工建成,20209月完工。
二、产业政策及选址合理性
    本工程为城市道路工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中鼓励类项目。因此,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根据《重庆巫溪县城乡总体规划》巫溪县域干线公路形成两环九射多联的路网布局结构。本期工程连接县城的马镇坝组团与赵家坝组团,将作为东西向一条重要的通道,将巫溪县的老城与新区有机的进行连接。因此,项目符合巫溪县城乡总体规划
    本工程所在地土地利用条件好、不穿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不涉及基本农田占用问题等,因此本工程选线的制约因素较少。本工程沿线主要敏感点为道路两侧居民房,占地为荒草地、农田、现有道路及少量房屋用地,不涉及基本农田、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建设条件较好,同时距离周围敏感点有一定的距离,运行期交通噪声及尾气对居民点的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工程的选线是合理的。
三、环境质量现状
工程拟建区环境空气中的SO2NO2PM10TSP日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地表水水质指标pHCODBOD5氨氮、石油类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域水质标准要求。环境噪声监测点昼、夜间声环境质量均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要求。
拟建工程占用土地为林草地、农田、道路现状用地及少量房屋用地。通过现场调查结果,占地范围内的植物物种主要是当地常见植物,未发现名木古树和各级保护植物,建设地附近也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存在,无自然保护区。
工程周围200m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等特殊保护区域。项目位于农村环境,以拟建道路沿线居民房为环境敏感点。
四、环境保护措施及影响分析
1)施工期
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大部分发生在施工期,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和破坏的途经主要是主体工程占用,改变土地利用性质,使沿线草地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路基取土开挖路堑,弃土破坏地形、地貌和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并破坏土壤结构和肥力;工程活动扰动了自然生态平衡,对沿线生物的生存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项目施工中应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避免对路线下坡的植被造成影响。对建设中永久占用林地部分的表层土予以收集保存,在其它土壤贫瘠处铺设以种植物树木;临时占地在施工前也应保存好熟化土,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松土、覆盖熟化土,复种或选择当地适宜植物及时恢复绿化。
工程建设中的取土时,要按照环保要求,对取土场进行防护。取土场应配置防护设施,修筑挡土墙、拦渣坝、截洪排水沟进行拦截;各类施工材料应备有防雨遮雨设施;用完的石料所沉淀的泥土运送至弃渣场作表层覆土。
施工期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扬尘、燃油机械产生的废气等。施工中应严格按照《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重庆市主城尘污染防治办法》(渝府令第270号)等的要求,加强管理,切实控制施工扬尘污染。施工期间,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施工场地每天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施工场所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洒水,减少汽车行驶扬尘;运输车辆进出施工场地应低速或限速行驶,以减少产尘量;多尘物料采用帆布覆盖,以免露天堆放,避免产生二次环境污染。
本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污水主要来源有施工混凝土拌和及养护产生的碱性废水;机械车辆保养冲洗产生的含油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污水,主要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对于本工程在施工期施工过程产生的少量含油施工废水,设隔油池处理后洒水抑尘,对环境影响不大。在施工区,施工人员活污水依托沿线已有处理设施,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农民沤肥,不外排
    工程涉水桥墩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工艺。涉水施工均在围堰内进行,围堰将水域内外分隔,可有效减少施工对柏杨河水质的影响为减少施工期间对水体造成的污染。桥梁施工的钻机设备必须经常保养,禁止将泥浆泄漏入水体中。施工中挖出的废渣、岩浆和淤泥禁止向附近溪沟中倾倒,应运至指定的渣场集中处理。
本工程使用的混凝土主要为商品混凝土,不会产生大量的混凝土搅拌废水和砂石料冲洗废水,少量养护废水可在施工场地四周设排水沟,将场地废水收集并经沉淀池等集中处理后回用,用于工地的喷淋控尘。
加强施工机械管理,防止油的跑、冒、滴、漏,对含油废水经简易静置隔油处理后回用。运输车辆的冲洗设固定场地,冲洗水集中收集后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避开雨季施工。施工期遇降水时,冲刷施工场地的雨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含有SS的浓度较高,在工程施工时在施工场地设排水沟和沉淀池,雨水经过沉淀后排放。
施工噪声主要声源是施工机械、动力设备、运输车辆等。施工期间,避免使用一些高噪声机械设备,施工车辆行经敏感点时应采取减速、禁鸣措施,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因生产工艺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由施工单位在居民点和施工场所予以公示。合理分散施工机械,及时关闭不用设备,将可在固定地点的施工机械设置在临时建筑房内,居民点附近高噪音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应停止施工,在居民点施工路段采取围挡施工,为避免施工对环境敏感点造成不利影响。在采取以上措施后,预计在施工期对周围敏感点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有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开挖渣料如果随处乱倒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和危害,同时也会对沿线景观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因此,工程施工产生的土石方应及时进行处理。施工场地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收集的生活垃圾定期交当地环卫部门处置。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制定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
场区水文地质简单,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且不涉及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同时拟建工程施工废水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人员活污水收集后用于农用,不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明显恶化影响
2)运营期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时产生的交通噪声。预测结果表明:交通噪声影响程度随车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对沿线敏感点的预测,近期和中期对道路沿线两侧居民点影响较小。为减小交通噪声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在设计线路时,尽量远离居民房,对临道路居民房路段建设绿化隔离带,种植高大乔木,另外设置减震带,减速标志。
经预测,拟建道路在各时段产生的NO2在距道路中心线10m处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同时对沿线敏感点NO2小时浓度贡献值较小,与背景值叠加后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本工程运行期汽车尾气对环境影响较轻。但为了减小废气的影响采取以下措施:
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与行车道之间多植树、种草加强绿化,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又可美化环境和改善公路沿线景观。同时,加强交通管理,禁止尾气超标车辆上路行驶。道路上行驶车辆的规格、载重等应符合《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防止路面破损。破损路面应及时采取防尘措施,并及时修复。
拟建道路未设置收费站和生活服务设施, 服务期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是路面径流污染物。道路雨水进入市政雨水系统,由于于雨水中污染物成分简单,经雨水管道沉淀后排入水体,对水体影响相对较小。
五、公众参与
工程环评目前已完成了第一次信息公示,就目前回馈信息来看,未收到反对工程建设的意见。通过现场走访和调查得知,绝大多数公众均表示支持本工程建设。
六、评价结论
巫镇高速入城连接道工程将乌镇高速与县城的马镇坝组团与赵家坝组团(老城)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其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线合理可行。本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区域经济建设,改善区域交通状况,对巫溪县社会经济发展重要作用。本项目为生态影响型项目,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不可避免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在采取积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后,本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不会改变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合理可行的。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各位公众可以在本公示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以信函、电子邮件或者其他便利的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提交书面意见。报告书公示版将于20174月下旬公开发布,届时各位公众朋友前往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处进行查阅。欢迎各位公众朋友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重庆红池坝实业有限公司
负责人:向部长
联系电话:15202365521
环评单位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宁夏智诚安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负责人:张工
联系电话:1732049226
重庆红池坝实业有限公司
2017年4月18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2 10:27 , Processed in 0.06837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