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
建设项目名称:知识城KM1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
二、项目概况
知识城KM1号市政道路以及配套工程位于广州原萝岗区知识城中片区,道路整体呈现南北走向,北起钟太快速,向南与福和大道、玉兰大道、规划主干路、龙湖大道相交,终点接入KS1道路工程,全长约5.74km,城市主干路,路宽50米,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60km/h,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给水工程、共同沟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
三、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
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1)噪声源
施工期间,作业机械类型较多,包括施工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等,运输车辆包括各种卡车、自卸车。这些机械运行时在距离声源5m的噪声值在82~95dB。
(2)大气污染源
本工程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运路基开挖、路面施工以及物料堆放、装卸、搅拌、运输等过程产生的扬尘;施工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石料)的装卸及运输过程以及开挖弃土的堆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起和洒落以及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铺路产生的沥青烟;施工机械燃油排放的废气;施工营地油烟废气等。
(3)水污染源
本工程施工期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车辆设备冲洗废水,混凝土加工以及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冲洗废水,软基处理搅拌桩施工产生的泥浆,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和露天施工机械被雨水等冲刷后产生一定量的含油污水,施工场地径流污水以及桥墩、管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基坑废水。
(4)固体废物
本工程施工期的固体废物包括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开挖弃土、废弃的筑路材料以及占地范围内拆迁建筑后的建筑废料。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于道路临时占地,永久占地,挖方、填方,半填半挖等,造成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引发一定的水土流失问题;道路建设过程中排出的雨水中含有大量泥沙,若不处理排入河涌会造成水土流失,同时严重影响河涌的行洪能力。
2、营运期污染源
(1)噪声污染源
本工程运营期噪声主要来自路面行驶的机动车产生的交通噪声。交通噪声主要由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车体振动噪声、制动噪声、传动机械噪声等声源组成,其中发动机噪声是主要的噪声源,噪声源一般为非稳定态源。
(2)大气污染源
本工程营运期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排放的尾气。
(3)水污染源
本工程跨越沙形河、刘家庄河、黄田河,营运期水污染源主要为路面雨水经雨水管网排入附近河流、管沟排水由潜水排水泵抽至附近河流排放。
(4)对沿线生态景观的影响
本工程营运期间会增加区域隔离度,空气污染会增加,对植物生长和动物个体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环境风险
本工程的风险最大可信事故为重大交通事故引起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到大气环境及附近的水体环境。拟采取如下防范措施:成立道路管理事故处理应急办公室,安装交通监控系统,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落实以上防范措施后,能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四、项目采用的主要环保措施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道路建设期间产生的噪声绝大多数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虽然道路施工作业噪声影响为短期行为和不可避免,但为减少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敏感点路段的影响,建设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公路施工环境噪声防治”的有关规定,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施工期噪声的影响。
对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采取洒水防治粉尘、采用高效油烟净化装置的方法进行防治。
对施工期的水污染,主要采取隔油、沉沙、设立移动厕所的方法进行防治。
对施工过程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不得随意抛撒。
对施工期的生态破坏,主要采取施工结束后对沿线的绿化建设及植被的恢复、做好截排水防护措施并加强管理的方法进行防治。
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营运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噪声方面通过建设绿化带、加强行驶车辆管理和合理建筑规划等降噪措施,减少噪声污染对于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大气方面通过严格机动车管理,加强机动车监测与维修,控制交通污染源强度。定期清洁路面,减少道路扬尘。合理规划道路周边土地利用,加强道路绿化,发挥植被对环境空气的净化功能,避免大气污染对敏感点的影响。
五、环评主要结论
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广州市开发区相关规划。本工程建设会对沿线的生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以及环境空气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认真落实本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确保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制度,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和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评价认为,本工程路线布设较合理,工程建设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制约因素,在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六、公众索取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期限
公众若希望进一步查阅环评报告的内容,请直接与建设单位或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联系索取环评报告书简本。索取期限为本公示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可通过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与我们联系。
七、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中新广州知识城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联系地址:广州市黄埔区九龙大道万科幸福誉商业街二楼
联系人:卫工
联系方式:020-28208973
八、公示单位的联系方式
环评机构的名称: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广州市回龙路增沙街20号
邮编:510115
联系人:颜工
联系电话:020-83363613,传真:020-83377209
E-mail:gzepyl@yeah.net
中新广州知识城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2017年7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