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验收公示] 重庆市万州区五桥先锋电站工程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公示

[复制链接]
wx_k5dZ73Z7 发表于 2018-4-24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x_k5dZ73Z7 于 2018-4-24 05:48 编辑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82号),以及环保部《关于发布的公告》(国环规环评[2017]4号),现将重庆市万州区五桥先锋电站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进行公开公示。
验收调查报告见附件,验收调查结论如下:
1工程概况
重庆市万州区五桥先锋电站工程位于万州区恒合土家族自治乡境内,长江南岸一级支流磨刀溪上游的二级支流恒合河段,系由重庆市万州区银泰水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开发建设的引水式电站。先锋电站工程由取水坝、引水系统和厂区组成。先锋电站取水坝有两处,分别在恒河上游左支红卫桥处和右支三元场建底栏栅坝,为砼砌块石底栏栅重力坝,坝顶高程分别为716.0m和709.6m,坝高分别为6.5m和6.8m,溢流坝段长分别为33.5m和15.0m,两处建底栏栅坝取水引至厂房发电,两处取水坝以上共计控制流域面积89.0km2。左支黑洞河上红卫水库正常高水位716m,库水回水长约50m;右支三元堂水库正常高水位708.90m,库水回水长约30m。两条引水隧洞总长4.503km,过水断面分别为1.5×2.0m和1.8×2.35m,引水流量为1.2m3/s和2.5m3/s,水头205.52m,压力主管长343.7m,管径0.9m,设计流量2.2m/s。厂房在恒河乡场下游约3km的小河坪处。电站总装机容量3600KW。其中厂房电站总装机容量3600KW,保证出力400KW,年发电量1220万KW·h,年利用小时3389h,机组台数两台(2×1800KW),属于小(二)型工程。
工程于2006年3月破土动工,2008年12月并网发电试运行。工程总投资为232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98.15万元,占总投资的4.22%。
与环评阶段相比,工程实际建设与工程设计基本未发生调整和变化。
2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先锋电站工程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和设计阶段提出了较为全面、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设计和批复中的各项环境保护要求在工程中实际建设中和初期试运营阶段已得到基本落实。
3生态环境影响调查3.1自然生态环境影响
(1)陆生生态环境
先锋电站工程建设对陆生植物的影响主要是淹没影响、水库建成后消落带水位变化对植物的影响、引水隧道对地表植被影响及施工期临时占地对植物的影响。根据现场调查,红卫桥水库运行期间产生约8m消落带,消落区水陆生态环境不断交替,多年生的木本、草本植物逐步被耐湿、速生的草本植物所替代。施工期施工场地、渣场等临时占地也会对当地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施工结束对临时用地的生态恢复,施工期对植物的影响逐渐得以恢复。
本项目1号引水隧洞(红卫桥至三元场)总长1983m,2号引水隧洞(三元场至压力前池)总长2520m,施工至今,未发生地表水明显漏失现象,也未发生地表裂缝、塌陷等地质现象。隧洞顶部无井泉出露,不涉及居民生活用水;顶部植被主要依靠大气降雨补充水分,目前植被生长情况良好,受隧洞建设影响不大。
库区及周边动物主要为蛇、蛙、鼠、兔、鸦、鹊、野鸡等常见动物,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及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迁徙通道。库周山体海拔较高,水库蓄水后在淹没线以上仍有一定隐蔽、觅食和繁殖范围,淹没区的动物将顺势迁徙到相邻的林中栖息。先锋电站建设及运行未对陆生动物造成明显的影响。
(2)水生生态环境
先锋电站建成后,库区水体流速慢、泥沙含量少、透光性能较成库前好,营养物质相对富集,有利于浮游植物(特别是藻类)繁殖,也为浮游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水库修建后将比修建前天然河道中的浮游生物种类、数量都有所增加。
根据调查,恒河属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水浅流急,水生浮游动植物较为贫乏,河床地质多为、卵石、岩石,底栖动物稀少,工程河段鱼类资源主要有鲤鱼、鲢鱼、鲫鱼等,无国家及地方重点保护鱼类。水库及下游河段无鱼索饵场和产卵场,流域内无职业渔民。为保护库区内鱼类资源,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加强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严禁施工人员乱砍乱伐、捕猎野生动物以及在河中炸鱼、放毒捉鱼等;红卫桥及三元场取水坝均设置生态放流管,每天连续不间断放水,保证下游减水河段生态流量。在不能保证下泄生态流量的情况下,停止发电,优先保证下泄。
(3)农业生态环境
先锋电站工程建成投运后形成减水段,减水段为取水大坝至发电尾水汇入河段,长约5.0km。该减水段内河道中水生生物贫乏,沿岸无珍稀保护动植物,没有集中居民居住,无居民生活及农业用水点,电站建成后对下游农业用水影响不大。
先锋电站工程永久占地面积为27.77亩,临时占地为33.10亩。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和荒地;水库正常蓄水位淹没影响范围内无耕地、人口、建筑物等淹没对象。因此,不会对当地农户生活造成影响。
3.2水土流失影响
先锋电站主体工程于2006年3月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建成,水土保持工程大部分在主体工程建设期内完成。目前,已完成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较好的防治作用,各扰动区域的水土流失侵蚀强度大大降低,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
3.3其他生态影响
先锋电站水库建成后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轻微的。水电站基本实现库岸稳定,无发生地质灾害的迹象,满足验收要求。本次竣工验收调查建议运行期加强库岸地质灾害的监测,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调查4.1水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调查
先锋电站在施工过程中未造成地表水污染,无环保投诉;施工期基本落实了环评及批复中的相关要求,污染防治措施有效。运行期废水主要是管理生活区工作人员生活污水,包括办公室、宿舍及食堂,劳动定员7人,人均用水量200L/d,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4m3/d,生活废水经生化池处理后排入储水池,而后用于厂区绿化和周边林灌,不外排。
根据本次竣工验收现场踏勘、公众参与调查及走访环保部门了解情况,电站建成前后,电站运行未对恒河水质造成不良影响,满足竣工验收要求。
4.2大气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调查
先锋电站施工期未收到环保投诉,未发生尘污染现象;电站施工期较好的执行了环评中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据现场调查,电站试运行期生活能源为电,基本无废气排放。电站厂区未设燃煤锅炉、燃煤开水炉等用煤设施。食堂油烟经排风扇抽排排放。
先锋电站运行期较好的执行了环评中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满足验收要求。
4.3噪声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调查
先锋电站施工期未收到环保投诉,未发生噪声扰民现象;电站施工期较好的执行了环评中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对区域声环境质量质量影响不大。
水电站运行期间主要噪声源为发电机组,噪声值在80~90dB(A)。电站设计中选用低噪声水轮机和发电机组,厂房密闭性较强,经墙体隔声后,对环境影响较小。根据监测结果,电厂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无超标现象。结合本次竣工验收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本次竣工验收调查认为,先锋电站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机组噪声未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满足验收要求。
4.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调查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废弃土石方、生活垃圾等。实际施工中,先锋电站工程总弃渣量64774m3,共布置4个渣场,渣场工程措施以拦挡和排水措施为主,渣场的拦挡措施采用挡渣墙的形式。渣场坡面及顶面辅以植物措施,对渣场进行全方位防护。根据现场调查,1#渣场进行了修建挡墙和覆土绿化,其它3个渣场均已进行覆土绿化。
电站运行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含油废物。项目运行期水电站管理人员7个人,按0.5kg/人计,产生1.28t/a的生活垃圾。厂区设置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垃圾暂存于垃圾桶,对生活垃圾进行了定期清运。
项目产生的含油废物,属危险废物,根据现场调查,电站厂房少量废机油、废油桶等,暂存于发电厂房内的危险废物暂存点,该暂存点采取了防雨、防渗漏措施,四周设有高约0.3m围堰,废油采用桶装,目前产生量不大,拟达到一定量后委托有危废废物收集资质的单位处理,不会产生较大的环境问题,满足验收要求。
本次竣工验收调查认为,先锋电站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措施有效,未造成污染现象和环保纠纷,满足竣工验收要求。
5社会环境影响调查5.1移民安置环境问题
本工程不存在水库淹没问题,无需迁移或拆迁房屋,不涉及移民安置问题。但工程建设占用了居民生产用地,经业主与工程涉及乡、村的干部群众商讨,占地采用有偿调剂方式解决,附属设施按补偿标准进行补差。
5.2文物古迹影响
库区及施工区不涉及县级以上地面文物。据调查,先锋电站建设过程中未发现县级以上地面文物。
5.3人群健康影响
先锋电站施工期和运行期较好的落实了环评中的人群健康保护措施。水库蓄水前,严格按水库清库要求进行库底清理工作,施工期间未发生疫情。
6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调查
先锋电站建设单位对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工作十分重视,已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均取得了应有的效果,没有因管理失误造成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电站运营以来,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环境风险事故。
7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落实情况
先锋电站的环境管理执行了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较好的落实了环评及批复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运行期结合本次竣工验收调查对地表水、声环境进行了监测。
8公众意见调查
公众意见主要征求了项目所在区域公众的意见,发放了调查表20份,收回了20份。公众意见调查结果表明:先锋电站的建设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赞同,无反对意见。被调查公众认为工程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对已采取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表示满意,认为万州区五桥先锋电站工程建设及运行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
9验收调查总结论
重庆市万州区五桥先锋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基本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与生态保护措施基本有效,通过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措施,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的产生,水电枢纽建设后恒河水体环境质量总体符合所在环境功能区要求,对沿岸生态环境和动植物没有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基本满足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要求。本次竣工验收调查建议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10建议与要求
(1)在今后的管理中,进一步落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2)对项目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单独建帐,以便于监督、管理和措施的落实。
(3)加强环保设施维护管理,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和生态水流量稳定下泄;做好废油处置的日常记录。

先锋水电站工程验收调查报告 (1).docx

3.08 MB, 下载次数: 29, 下载积分: 金币 -15 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0 22:54 , Processed in 0.0623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