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验收公示] 重庆泉鸿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泉鸿电站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公示

[复制链接]
wx_k5dZ73Z7 发表于 2018-4-24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82号),以及环保部《关于发布的公告》(国环规环评[2017]4号),现将重庆泉鸿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泉鸿电站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进行公开公示。
验收调查报告见附件,验收调查结论如下:
1工程概况
泉鸿电站位于万州区恒合乡枫木村。拦河坝有两处,分别位于泥溪河支流小龙沟上游的焦家沟(小地名中间户)和枫木沟(小地名龙头河沟)。厂房布置在河沟左岸(小地名牛圈坪)。电站总装机容量500KW,设计水头360m,设计引用流量0.19m3/s,年发电量180万KW·h,年运转时间3600h,机组台数一台(1×500KW)。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枢纽工程、引水工程和电站厂房等。
工程总投资为36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31万元,占总投资的8.52%。
工程建设的内容和规模相比环评及其批复未发生变更,试运行能实现75%以上负荷运行,满足验收工况条件。
2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泉鸿电站工程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和设计阶段提出了较为全面、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设计和批复中的各项环境保护要求在工程中实际建设中和初期试运营阶段已得到基本落实。
3生态环境影响调查3.1自然生态环境影响
(1)陆生生态环境
泉鸿电站工程建成后形成的库容较小,不存在库区淹没问题,对陆生植物的影响很小。施工期施工场地、渣场等临时占地也会对当地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施工结束对临时用地的生态恢复,施工期对植物的影响逐渐得以恢复。
泉鸿电站区域周边动物主要为麻雀、喜鹊、山斑鸠、野兔、山鸡、野猪、蝙蝠、蜥蜴等常见动物,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及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迁徙通道。泉鸿电站工程不存在库区淹没问题,未对陆生动物造成明显的影响。
(2)水生生态环境
泉鸿电站建成后,取水坝上游河段水流速变慢、营养物质相对富集,为浮游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比修建前天然河道中的浮游生物种类、数量都有所增加。对取水坝下游河段,通过生态放流,河道形态逐步稳定,一些缓流区河床底质为细沙或淤泥,有利于水生维管植物和底栖动物生长,并会出现适应环境的优势种群。
根据调查,泥溪河属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水浅流急,水生浮游动植物较为贫乏,河床地质多为、卵石、岩石,底栖动物稀少,工程河段鱼类资源主要有裂腹鱼、鲢鱼、白甲鱼等,无国家及地方保护鱼类。下游河段无鱼索饵场和产卵场,流域内无职业渔民。为保护鱼类资源,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加强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严禁施工人员乱砍乱伐、捕猎野生动物以及在河中炸鱼、放毒捉鱼等。
(3)农业生态环境
泉鸿电站工程建成投运后形成减水段。该减水段内河道中水生生物贫乏,沿岸无珍稀保护动植物,没有集中居民居住,无居民生活及农业用水点,电站建成后对下游农业用水影响不大。
泉鸿电站永久占地面积为13亩,临时占地为15亩,占地类型主要为荒山和荒地。本工程不涉及水库淹没问题。因此,不会对当地农户生活造成影响。
3.2水土流失影响
根据实地调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包括工程建设永久性占地和临时占地的区域,分为枢纽工程区、前池工区及厂房工区、渣场区;直接影响区主要是本工程管理范围以外、保护范围以内的区域。
泉鸿电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先围堰、后岸坡开挖的施工方式,避免了岸坡开挖的土石方滚落入水体。对临时占用的施工场地通过土地整治、覆盖种植土等方式恢复土地的生产力,然后通过植树种草恢复地表植被。通过采取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水土保持效果明显。
3.3其他生态影响
泉鸿电站建成后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轻微的。水电站基本实现库岸稳定,无发生地质灾害的迹象,满足验收要求。
4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调查4.1水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调查
泉鸿电站在施工过程中未造成地表水污染,无环保投诉;施工期基本落实了环评及批复中的相关要求,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泉鸿电站运行期废水主要是管理生活区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生活废水均分别排入各电站修建的旱厕处理后作农肥使用不外排。
根据本次竣工验收现场踏勘、走访周边居民及环保部门了解情况,电站建成前后,电站运行未对河流水质造成不良影响,满足竣工验收要求。
4.2大气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调查
泉鸿电站施工期未收到环保投诉,未发生尘污染现象;电站施工期较好的执行了环评中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据现场调查,电站试运行期生活能源为电,基本无废气排放。电站厂区未设燃煤锅炉、燃煤开水炉等用煤设施。
泉鸿电站运行期较好的执行了环评中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满足验收要求。
4.3噪声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调查
泉鸿电站施工期未收到环保投诉,未发生噪声扰民现象;施工期较好的执行了环评中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对区域声环境质量质量影响不大。
泉鸿电站运行期间主要噪声源为发电机组,噪声值在80~90dB(A)。电站设计中选用低噪声水轮机和发电机组,厂房密闭性较强,经墙体隔声后,对环境影响较小。根据监测结果,电厂外排厂界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Ⅱ类标准,无超标现象。结合本次竣工验收周边居民走访结果,本次竣工验收调查认为,泉鸿电站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机组噪声未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满足验收要求。
4.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调查
泉鸿电站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废弃土石方等。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未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电站施工土石方挖填平衡后无弃方产生,实际施工中在厂区设置了1个渣场,弃渣场目前已被综合用于厂房地坪填方。泉鸿水电站运营期固体废物仅为厂区职工生活垃圾及发电机润滑油更换产生的废机油,实际单电站单班次工作人员2人,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少。电站生活区内设置有垃圾收集筒,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定期进行清运。在电站厂房内设置有危险废物暂存间用于暂存更换产生的废机油,目前产生量很少暂未进行处置,拟达到一定量后委托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定期拉运处置。
本次竣工验收调查认为,本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措施有效,未造成污染现象和环保纠纷,满足竣工验收要求。
5社会环境影响调查5.1移民安置环境问题
泉鸿电站工程形成的库容很小,无人口迁移和安置,不存在库区淹没及移民搬迁问题。枫木电站不涉及新增占地。泉鸿电站工程总计永久占地13亩,临时占地15亩。永久占地按当地标准支付租金,临时占地复耕或绿化。
5.2文物古迹影响
泉鸿电站不存在库区淹没问题,施工区不涉及县级以上地面文物。根据本次竣工验收调查,工程建设过程中未发现县级以上地面文物。
5.3人群健康影响
泉鸿电站施工期间无疫情发生,已采取的人群健康保护措施有效保证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满足验收要求。泉鸿电站建设形成水库库容很小,不存在因水库蓄水导致水质恶化的问题。本次验收河流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水质状况良好,不会对周边人群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满足验收要求。
6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调查
本公司对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工作十分重视,已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均取得了应有的效果,没有因管理失误造成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电站运营以来,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环境风险事故。
7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落实情况
泉鸿电站的环境管理执行了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较好的落实了环评及批复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运行期结合本次竣工验收调查对地表水、声环境进行了监测。
8验收调查总结论
泉鸿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基本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与生态保护措施基本有效,通过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措施,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的产生,水电枢纽建设后泥溪河支流小龙沟水体环境质量总体符合所在环境功能区要求,对沿岸生态环境和动植物没有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基本满足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要求。本次竣工验收调查建议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9建议与要求
(1)在今后的管理中,进一步落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2)对项目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单独建帐,以便于监督、管理和措施的落实。
(3)加强环保设施维护管理,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和生态水流量稳定下泄;做好废油处置的日常记录。

重庆泉鸿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泉鸿电站验收调查报告1.docx

1.7 MB, 下载次数: 430, 下载积分: 金币 -15 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0 22:50 , Processed in 0.06164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