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九盘至万县电网加强500kV线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项目背景 因重庆电网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川渝电网拟与华中东部电网实现异步联网,建设渝鄂背靠背联网工程,为提高渝鄂背靠背联网工程北通道运行可靠性,同时保障渝东北地区供电可靠性,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拟开展重庆九盘至万县电网加强500kV线路工程。 2工程概况 重庆九盘至万县电网加强500kV线路工程包括三部分内容: (1)新建九盘~万县500kV线路工程: 线路起于九盘500kV变电站,止于万县500kV变电站。线路路径全长约130km,其中同塔双回架空架设约3.5km,单回架空架设约126.5km,导线型号:4×JL/G1A-400/35、4×JL/G1A-400/50。线路途经奉节县、云阳县、万州区。 (2)万县500kV变电站扩建工程: 扩建至九盘500kV出线间隔1个,扩建1组容量150Mvar高压电抗器。工程均在万县500kV变电站内进行,不需额外征地。 (3)九盘50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扩建至万县500kV出线间隔1个,工程均在九盘500kV变电站内进行,不需额外征地。 3工程方案合理性 (1)与沿线规划符合性分析 建设和设计单位广泛的征询了当地有关部门的意见,取得了相关协议。经征得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后,本线路在初设阶段设计线路路径时已考虑工程与所在地区各乡镇的规划相容性及各部门的意见。本线路选址与沿线规划相符。 (2)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工程建设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鼓励类的“500kV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项目。工程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4本评价环境保护目标(1)生态保护目标 本项目已避让的生态保护目标如表2-5-1: 表2-5-1 本项目已避让的生态保护目标 本项目线路工程途径云阳小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约3.6km,工程经线路调整避让后,不涉及其他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生态保护区、不涉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敏感区。详情见表2-5-2。 表2-5-2 本项目生态保护目标 | | | | | | | | | | | 穿越其实验区约3.6km,在实验区内建造塔基约3基,永久占地约300m2 |
(2)水环境保护目标 本线路工程线路跨越饮用水源澎溪河、汤溪河、梅溪河以及小洋湾水库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白腊槽水库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立新水库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工程沿线主要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5-3~4。 表2-5-3水环境保护目标(非饮用水源保护区) 表2-5-4水环境保护目标(饮用水源保护区) (3)居民类环境保护目标 九盘500kV变电站间隔扩建侧评价范围内无居民分布,万县500kV变电站扩建工程居民类敏感保护目标见表2-5-5~6。 本线路线路工程居民类敏感点分布于万州区高粱镇、天池镇、熊家镇、小周镇;云阳县巴阳镇、人和镇、黄石镇、南溪镇、水口镇、洞鹿乡;奉节县红土乡、公平镇、石岗乡、康乐镇。本项目对居民类敏感点的主要因素为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 4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可知,工程周边环境敏感点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分别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kV/m及100μT的评价标准。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奉节500kV变电站、万县500kV变电站厂界噪声监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相应排放标准。线路沿线敏感点声环境质量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综上所诉,线路沿线区域声环境、电磁环境均能满足国家相应的标准限值要求。 5环境影响评价 5.1电磁环境影响 (1)类比监测结果 经类比监测,在监测工况下,本次类比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值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控制限值4kV/m及100μT的标准要求。本工程线路与类比线路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因此,本工程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均也能满足相应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 (2)模型预测结果 经预测,本工程输电线路对沿线敏感点处的工频电场预测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4kV/m及100μT的控制限值,项目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可以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允许范围内。 5.2声环境影响评价 (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 线路施工具有分布点状施工特点,施工期较短,施工噪声排放为间断排放,施工期通过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使其远离居民区,加强施工机械管理,减少施工机械噪声,塔基开挖采取人工开挖方式,减少工程爆破等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随着项目施工结束,其产生的噪声影响也继消失。 (2)运营期声环境影响 从类比分析及噪声衰减规律可知,本工程500kV输电线路在正常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贡献值较小,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由模型预测可知,本工程500kV双回输电线路在正常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贡献值较小,线下沿线及敏感点处声环境质量水平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关功能区标准限制的要求。 经预测,万县500kV变电站新增高抗后,北侧及东侧夜间厂界噪声均超标,其中北侧厂界夜间噪声预测值超标3.02dB(A),东侧厂界夜间噪声预测值超标6.45dB(A),在初设阶段,建设单位应在高抗东侧及北侧根据本环评预测结果做隔声屏障专项设计,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排放。 5.3水环境影响评价 (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 项目施工不单独设立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租赁线路沿线周围的居民空房作为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污水依纳入当地污水处理系统。施工期产生工艺废水产生量少,经站内沉淀处理后回用,不随意对外排放,对工程沿线水环境水质造成影响较小。 (2)运营期水环境影响 输电线路运营期间无废水产生,本项目变电站工程仅新增间隔和高抗,不新增劳动定员,不新增生活污水。 5.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1)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塔基开挖产生的弃土、弃渣,工程拆迁产生建筑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周边垃圾收集系统收集后清运至政府指定地点,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线路塔基剥离表土及开挖临时堆土集中堆放于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内,塔基弃土根据塔基附近地形条件及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后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很小。 (2)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输电线路运营期间无固体废物产生,本项目变电站工程仅新增间隔和高抗,不新增劳动定员,不新增生活垃圾产生量。。 5.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特点,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但因各区域影响时间很短,为间断和暂时性的,施工完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即消失。本工程的建设不会造成动植物种群和数量的变化,对工程所在地附近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5.6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建设的可行性结论 重庆九盘至万县电网加强500kV线路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重庆市电网规划,项目在切实落实项目可研、设计阶段以及本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前提下,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控制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因此,本评价认为该项目从环保的角度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