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ngzidaole 于 2018-8-31 14:02 编辑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82号),以及环保部《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国环规环评[2017]4号,现将《陕西宏图商品混凝有限公司年产20万m3商品混凝搅拌站相距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大气、水污染防治设施)验收意见公示如下:
陕西宏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年产2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大气、水污染防治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陕西宏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位于咸阳市渭城区长陵路三五三工厂西侧,项目占地26668m2(约40亩)。项目年生产20万m3商品混凝土。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混凝土搅拌系统、骨料供给系统、计量系统、控制系统、原材料场地等其他配套设施以及办公室、化验室(化验室主要化验混凝图配料比,不使用化学试剂等原料)等。
二、项目环保审批情况
2014年6月咸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陕西宏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年产20万m3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并于2016年7月12日取得咸阳市环境保护局渭城分局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批复(咸环渭批复[2016]25号)。
三、环保投资情况
项目总投资10265万元,环评概算投资84.5万元,占总投资0.8%;实际环保投资95万元,占总投资0.93%。
四、验收范围
本次验收范围为陕西宏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区、职工食堂食堂等辅助配套工程,主要验收建设项目配套的水、大气污染防治设施。
五、工程变动情况
经现场查勘,无重大变动情况。
六、验收监测期间工况核查
2018年7月26日~29日及8月3日~5日,陕西正为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陕西宏图商品混凝有限公司年产2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进行了验收监测,验收监测期间,厂区实际生产负荷达到总设计的75%以上的要求。
七、运行期环境监测及调查结果
项目为混凝土制品制造项目,生产废水全部回用,本次验收仅在运行期对厂界无组织粉尘、食堂油烟废气、排入下水管网的生活污水及厂界噪声进行了监测。
(1)厂区排放的无组织颗粒物周界外最高点浓度值为0.245mg/m3,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表2及表3中水泥制品中颗粒物排放标准限值(1.0mg/m3),同时也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中表3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限制(0.5mg/m3)的校核标准要求。
(2)项目食堂油烟排放浓度最大0.55 mg/m3,最低去除率63%,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实行)》(GB18483-2001)中小型规模食堂,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60%的标准要求。
(3)项目生产废水全部回用,生活污水全部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废水污染物指标均符合《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中二级标准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的要求。
(4)厂区东、南、西、北四厂界及周边敏感点三五三零工家属院昼间等效声级为52.6~56.7dB(A),夜间等效声级为41.7~45.8dB(A),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
(5)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除尘器收集的尘灰、沉淀池的泥渣石及日常生活垃圾。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分类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食堂固废由咸阳逸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统一拉运;布袋除尘器收集尘灰可直接作为原料用于生产,沉淀池泥渣经砂石分离机分离后作为原料用于生产,项目生产固体废物均不外排。
八、环境管理机构及环保管理规则制度
本项目环保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健全,配备技术人员和部门负责组织落实监督环境保护工作,日常环境监测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站负责。
九、环境保护档案资料
陕西宏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年产2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于2013年8月委托咸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陕西宏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年产2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14年7月14日取得该项目批复(咸环渭批复[2014]60号文)。本项目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有专职环保管理人员。
十、总结论
根据对本项目的验收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项目营运期各项污染物排放均符合标准要求;同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中要求的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措施基本得到落实,即陕西宏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年产2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十一、要求与建议
(1)加强各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各项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2)加强安全管理,确保除尘设备、减震设备正常运行。
(3)加强对站场产生的废水、固废的收集处置管理,严格按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4)加强道路防尘措施,及时洒水降尘,防止道路扬尘的产生。
(5)规范日常噪声管理,防止噪声扰民。
(6)加强混凝土外加剂储存区防渗措施,避免外加剂泄露对厂区土壤、地下水的影响。
(7)准确标识项目混凝土外加剂名称,并根据外加剂成分进行分区分类堆存,做好外加剂防渗、防泄漏等规范化管理措施。
(8)确保食堂油烟排气口高处屋顶2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