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对口支援汶川县草坡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组 汶川县草坡乡灾后恢复重建市政配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一次信息公告 汕头市对口支援汶川县草坡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组委托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编制汶川县草坡乡灾后恢复重建市政配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要求,评价单位于2010年4月09日第一次向公众公告下列环境信息: 1.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汕头市对口支援汶川县草坡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组 项目名称:汶川县草坡乡灾后恢复重建市政配套项目
建设地址:汶川县草坡乡
建设规模:“入乡口碉楼大门工程”、“两河口景观碉楼工程”、“纪念广场景观桥主体及小学前小桥工程”等18个项目。项目总投资1901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用158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38万元,预备费182万元。 2.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汕头市对口支援汶川县草坡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组
联系人:陈俊峰,电话:13902733813 3.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联系人:何燕,电话028-85229246,Email:happyseabird@163.com 4.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见下表: 准备 阶段 | 1 研究有关文件: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发展规划和功能区划、技术导则和相关标准、建设项目依据、可行性研究资料及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2 初步工程分析:明确建设项目工程组成、根据工艺流程确定排污环节和主要污染物;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区的环境现状调查; 4 结合初步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资料,识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筛选主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明确评价重点; | 正式工作阶段 | 1 进一步工程分析,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 2 根据源强和环境质量现状资料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开展公众调查; 3 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 | 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 | 1 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资料、数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2 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
5.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就项目建设的意义、您所持态度、建设过程中控制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等问题,发表您的看法; 具体事项见征求意见调查表。 6.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通过调查表反馈、网上反馈或传真、电话的方式向评价单位提出意见。 汕头市对口支援汶川县草坡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组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二○一○年四月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