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康路(增槎路-西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前已基本编制完成,即将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按照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向社会公众公开其有关环境保护信息,具体如下: 1、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同康路(增槎路-西槎路)工程 建设单位:广州市白云区建设局 建设内容:该工程为打通断头路工程。盈溢鞋服中心至道路设计终点路段进行旧路升级改造,长度为692.232米,从道路设计起点至盈溢鞋服中心新建道路,新建道路长度为560米,沿线共设置二座小桥,分别设置在卫生河与石井河上。另外,在桩号K0+100~K0+190、K1+090~K0+180
路段上设置有两对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同时在同康路与增槎路、西槎路交叉口以及桩号K0+505.322交叉口均进行了扩宽渠化处理,设置专用的左、右转车道,桩号K0+317.905
交叉口也进行了扩宽处理。 同康路全长约1205米,道路宽度30 米,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40km/h,建成后将成为白云区东西方向的交通要道。项目总投资为21749万元。 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 ①施工及物料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扬尘和噪声污染;②道路建成后,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对环境主要不利影响来自于过往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交通噪声、路面残留油渍随地表径流形成的污水等,其中路面径流和噪声污染影响较大。 3、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①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开发建设,规范开发管理行为; ②边施工,边绿化,绿化工程满足生态功能,创造出同周围生态人文环境融为一体的良好的道路绿化景观。在充分考虑了人车分流需要的同时,植物的选择上充分利用自然植物的自然形态,利用不同植物色彩、质感、花期的变化形成线条流畅、层次丰富、韵律感强的彩带式的立体绿化景观,同时能够满足道路绿化各项功能要求的生态景观系统。 (2)水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①禁止施工现场设立工棚,禁止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和外排入周边水体; ②合理安排施工期,避免在雨季施工;建成前和建成后均需做好护坡建设,避免暴雨径流直接冲刷进入周边水体。 (3)大气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①做好施工期扬尘防范工作,施工现场部勤洒水,驶离施工现场的车辆要求清洗干净再离开; ②项目建成后,在道路两侧优化绿化,树木的选择最好是枝叶较为茂密的灌木和吸收、抵抗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超强树种,如夹竹桃、樟树、刺槐等,且排成高低错落有致的几行。 (4)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措施与建议
①施工期固体废物尽量回填路基,合理处理处置临时产生的弃土、弃渣和弃石; ②建成后,禁止路面行人和车辆随手丢垃圾,避免路面垃圾的产生。 (5)风险防范对策与建议
①对过往车辆进行限速,以避免发生翻车洒落事故。 ②做好路面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最大可能减少路面交通事故的发生; ③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4、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在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和风险防范措施后,对周围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弃物等方面影响很小,项目建成后交通状况及地方经济发展有改善作用,不仅美化了生态环境,还给周边区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完成各项审批程序,同时确保环保资金落实到位、环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合理采纳和落实本环评报告中所提出的有关环保对策与建议,可使项目对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项目是可行的。 5、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1)查阅方式 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放在指定网站上,公众可以登陆查阅。网站:http://www.eiafans.com/ (2)查阅期限 公众参与环境信息公开后10个工作日以内(2010年10月15日~2010年10月29日)。 6、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环境影响、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选址等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征求意见的主要事项 本项目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是否赞同本项目的建设等。 7、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日期 公众参与环境信息公开后10个工作日以内。 8、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广州市白云区建设局 地
址:广州市白云区大金钟路23号 联系人:陈小姐
电话:020-36500270 环评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地
址:广州市回龙路增沙街20号
邮编:510115 联系人:朱小姐 电话:020-83363613
邮箱:efengh@qq.com 广州市白云区建设局
2010年10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