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发布环保竣工验收公示|发布环评公示
建设项目环评费用在线计算|收费标准
环评师招聘与应聘| 行业信息|预评审会
2024年环评工程师备考全程指导|报名时间汇总
2024年环评师考试交流|资料下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培训!
低价环评考试用书教材|环评图书免运费
考前培训|继续教育
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应急预案公示
查看: 594|回复: 0
收起左侧

[验收公示] 巴拉河雷山县郎德河段治理工程

[复制链接]
匿名
匿名  发表于 2019-1-3 10:17 |阅读模式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项目环评报告表和环评批准书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本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巴拉河雷山县郎德河段治理工程;
建设单位:雷山县水务局;
建设地点:雷山县朗德镇望丰河(郎德村~望丰河河口);
建设性质:新建;
建成时间:2016年12月1日(投入试运行);
建设规模和内容:项目河道治理工程位于丹江河一级支流一望丰河,规划内河段长度5.8km,治理长度2.453km,治理起点为报德村,起点桩号为26+500m;治理终点为望丰河河口,终点桩号为32+300m。新建堤防及河道清淤治理为以下三段:报德村段(0+000~0+600m,堤防左岸200m、右岸600m)、上郎德段(0+000~)+328m,堤防左岸328m、右岸328m)和下郎德段(0+000~0+925m,堤防左岸783m、右岸825m),其余河段只进行河道清淤治理。堤防建设段总长3.064km,可道清淤总长2.453km。
(二)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2012年11月,贵州省水利厅下发了本项目《初步设计批复》黔水计(2013)252号);2015年6月,贵州大学编制完成了《巴拉河雷山县郎德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2016年12月,雷山县环境保护局以“雷环表批[2016]20号”下达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项目于2016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12月项目建设完工投入试运行。
(三)投资情况
本项目实际总投资84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3.6万元,占总投资的5.15%。
二、工程变动情况
根据企业经自查后提供的相关资料和报告编制人员的现场踏勘情况,项目实际建设内容与环评时的建设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在河道疏浚量、临时占地面积等略有变化,不存在重大变动的情况,其污染治理设施及措施基本按原环评报告及批复文件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要求落实。
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情况
(一)废水
施工前在施工场地建设了2个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首先回用于砂石料加工清洗、混凝土拌合等工序中,多余的用于场地防尘洒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当地住户的化粪池进行处理后用作农肥。
(二)废气
土石方开挖作业采取了湿式作业,施工场地采取了围挡、围护封闭式施工,散装物料运输过程釆取了密闭运输河控制车速,减少了扬尘排放。营运期推广了环保型车辆,禁止尾气超标车辆上路。施工期采取的防尘措施基本符合大气污染防治要求,较好的执行了环评报告表提出的环保措施要求。
(三)噪声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有机械噪声、运输车辆噪声。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等措施进行降噪。
(四)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河道疏竣弃渣。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袋装,送丹江镇生活垃圾收集站;河道疏浚弃渣采取陆域低洼地回填。
(五)其他环境保护设施
施工中采取了以下水土保持措施:平整及清理场地时压实、分层开挖,临时施工场地设置有排水沟、沉砂池一座,修建了挡土墙、绿化等。
四、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一)废水
经现状调查,本项目施工期间,未对工程沿线范围水环境造成影响。工程在施工期采取的水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本项目营运期无废水产生。
本次验收对望丰河下段治理段监测断面进行了现状监测,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域水质标准。总体来看,本项目建设对河段水质影响不大。
(二)废气
经对沿线居民的走访调查,均表示本项目施工未对当地环境空气造成太大影响,无环保投诉情况。施工期间采取的尘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可行。
本项目运营期不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
(三)噪声
施工期釆用先进的低噪声施工机具、设备和工艺,施工工地内合理布置施工机具和设备,高噪声设备布置远离居民集中区,减少了噪声扰民;项目在工程开工前15天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申报;施工期未进行夜间作业。本项目于2016年8月开工建设,2016年12月底建成,避开了高、中考试。
项目营运期不产生噪声。
(四)固体废物
本项目回填料采用开挖土石料,基本满足回填需求。开挖后有用料就近堆存于临时堆料场,多余渣料用于堤后陆域回填,综合运距0.5-2.0km,本工程无弃渣。
项目营运期不产生固体废物。
(五)其他
本项目生态保护措施实施后,未引起动植物数量的明显减少,未对农业生态造成影响,未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等。水土流失主要为自然流失,人为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大大减少,水土流失率明显降低。
五、验收结论
巴拉河雷山县郎德河段治理工程建设前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采取的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措施有效,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生态保护措施已基本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相关要求落实,达到环评和环保局批复提出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要求,无污染投诉。本项目不存在大的环境影响问题。项目符合竣工环保验收条件,同意该项目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六、要求及建议
1、加强对河道沿线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宣传,不随意丟弃垃圾入河,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2、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解决。

2巴拉河雷山县郎德河段治理工程验收调查报告 .pdf

1.19 MB, 下载次数: 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6-22 20:37 , Processed in 0.05935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