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山江泉矿业有限公司老水井湾煤矿整合技改项目环评报告书简本公示 一、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介绍 老水井湾煤矿位于巫山县城南东方向,行政区划属巫山县邓家乡伍绪村所辖。 老水井湾煤矿始建于1994年,设计生产规模10kt/a,通过2003年、2004年两年的技改,原煤达30kt/a,2006年换领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由12个拐点圈定,开采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下段(P3W1)K2煤层和下统梁山组(P1L)K1煤层,开采标高为+1840~+1470m,面积1.4594km2。 根据渝府发[2007]128号、渝府[2009]2号,老水井湾煤矿和伍绪村四煤矿进行资产整合,其中老水井湾煤矿属保留矿井,生产能力由30kt/a调整为60kt/a。根据《渝煤整[2007]5号》规定,老水井湾煤矿同2006年关闭的伍绪村四煤矿实施资源整合,整合后矿界共由16个拐点圈闭,开采高程:+1840~+1470m,矿区面积:3.03km2,可采储量为1037.9kt,矿井服务年限为12.4a。 老水井湾煤矿设计充分利用现有井巷、设备、设施及地面建筑。设计利用正在建设中的+1776.957m明斜井作为主斜井、已建+1820m、+1830m平硐作为回风平硐,并新建+1786.368m风井平硐和+1850m风井斜井,采用斜井+暗斜井开拓方式,矿井开采将K2煤层划分为一个水平、K1煤层划分为三个水平开拓全井田。矿井采用走向长臂采煤方法,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放炮落煤、全部冒落加局部充填法管理顶板。年工作330d,“三·八”作业制度,二采一准;掘进工作面三班生产;劳动定员261人。 矿井生活用水水源为山泉水,能满足矿井及周边居民生活用水需要。矿井水处理后作为井下和地面生产系统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 项目总投资为1172.6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52.8万元,占总投资的4.50%。 2、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工程建设将破坏地表植被,加大水土流失。同时工程建设产生的矸石、弃渣、机具噪声、建筑扬尘等将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营运期:矿井开采可能引起地表移动变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矿井生产排污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主要表现在地表沉陷引起滑坡、危岩崩塌、地下水漏失、民房开裂、地表植被破坏等。矿井生产排污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污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3、项目建设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加强施工区管理,减少工程占地和植被破坏,做好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废水均采取达标处理后回用或排放;施工机具选用低噪声设备,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减少施工噪声污染;施工区内加强洒水防尘,减少施工扬尘的影响;工程弃渣、矸石等选择场地合理堆放,并采取相应的水污染治理、防尘措施,生活垃圾集中卫生填埋。 营运期: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①水土保持措施 在工业场地内建筑物周围设置排水沟,在井田范围采取植树等绿化方式,以提高井田范围土壤抗侵蚀能力,坑木从有合法采伐证的林站购买,禁止盗伐当地木材以及从附近居民中购买滥砍滥伐的木材,并尽量使用角钢代替坑木,减少坑木的使用量。工业场地周围也应种植乔、灌木,当矿井闭矿后,立即对矸石山进行覆土绿化。 ②地表沉陷防治措施 井田范围内未见不良地质现象,现状稳定,矿山开采后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小。煤层露头地表浅部及相邻矿应留足保护煤柱严禁开采。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安全,在采煤期间,严格控制放炮炸药用量,采用毫秒爆破技术,减少爆破震动带来的影响和破坏。并对地表变形进行观测,发现裂缝裂隙及时封堵。 ③矿井闭矿后的生态恢复措施 矿井工业场地永久建筑物应进行拆除,封闭井筒口,对工业场地进行生态恢复,及时复垦或复耕,矸石堆场采区覆盖压实和植树造林的方式,并对永久性坡面进行稳定化处理,并对荒山进行植树种草。 (2)水污染防治措施 老水井湾煤矿井下水采用沉淀工艺,处理后的井下水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新改扩标准,农灌季节农灌,非农灌季节排入小溪河。 工业场生活污废水进行生化处理(食堂废水先进行隔油),污水经生化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农灌季节农灌,非农灌季节排入小溪河。 (3)声环境保护措施 坑木加工房、风机房设置在隔声效果较好的室内,周围加强绿化,选用枝叶茂密的常绿乔木、灌木、高矮搭配,形成一定宽度的吸声林带,对风机采用安装消声装置和建筑隔声降噪。运煤车经过居民点时,应禁止鸣号,以减小噪声的影响。 (4)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老水井湾煤矿堆煤场经常洒水,减少粉尘产生量。定期对工业场地内的道路清扫、洒水。掘进井巷时推荐采用湿式钻孔方式,采煤工作面采取湿式作业。 锅炉燃用矿井原煤,采用加石灰制型煤固硫,使得SO2和烟尘排放浓度达标排放,烟气黑度达到1级。 (5)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老水井湾煤矿矸石部分用于进场道路维护,其余全部堆放在临时排矸场,运往矸砖厂综合利用,排矸场利用+1776.957m工业场地排矸场,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Ⅰ类场设置,增加修建挡矸墙、截洪沟和在四周修排水沟,减少矸石淋溶液对矸石的影响。矿区的生活垃圾定点收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运至邓家乡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填埋或交由邓家乡环卫部门统一处置。锅炉灰渣堆放到排矸场,井下水污泥掺入原煤外卖。 煤矿认真落实了环保措施后,减少了对环境污染,不会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加大影响。 4、矿井建设意义 本项目建设可为当地发展提供能源保证,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提高了经济收入,促进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对项目建设的总体意见 老水井湾煤矿整合技改工程可促进巫山县及其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符合国家环保政策、重庆市煤矿整合规划和重庆市及巫山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不在调整后的江南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符合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可靠,基本满足清洁生产标准的要求;工业场地布局合理,所在地区环境质量较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通过资源整合关闭不利用的井筒及工业场地,工程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后,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小,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有限,能为环境所接受,区域环境功能不会发生改变。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工程建设可行。 三、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重庆市巫山江泉矿业有限公司老水井湾煤矿 通讯地址:巫山县邓家乡伍绪村 联系人:张先生 四、环境评价机构及联系方式 环境评价机构: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联系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177-9# 联系人:江先生 联系电话:86556319 Email:jsmchy@yahoo.com.cn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公众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否满意; 2、影响当地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3、公众对建设项目的了解状况及反应; 4、公众了解建设项目情况后,从环保角度考虑,对该项目建设持何种态度; 5、公众对该建设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具体方式 公众可以在本公告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其他便利的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提交书面意见。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重庆市巫山江泉矿业有限公司老水井湾煤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