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红棉大道跨风神大道立交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众参与信息公示
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建设项目名称:广州市花都区红棉大道跨风神大道立交桥工程
项目概要:本项目位于花都汽车城,北起九塘路,南至工业大道以北约700m处,长1.75km,含红棉大道与风神大道互通立交。汽车城为新建区,道路红线控制较好,其中红棉大道路幅宽度为50m,建筑红线宽度为80到90m;风神大道道路红线60m,建筑红线,北侧50m,南侧130m。建筑用地条件较好。
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拟建道路工程会拆迁房屋,建筑过程中将会产生扬尘和噪声,施工营地可能产生垃圾、污水等。
营运期:道路建成后,车流量会显著增加,会带来一定的噪声污染,汽车尾气的排放也会造成轻微的大气污染。
环境影响防治措施:施工期污染影响可以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和合理的设计来解决,比如合理选择施工便道、合理选择施工营地等。营运期噪声可以通过绿化等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可以采取植树绿化来缓解,采取措施后,影响的程度将大大降低,尽量达到可接受水平。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拟建道路在建筑过程中将会产生扬尘和噪声,施工便道和施工营地可能产生
垃圾、污水等。道路建成后,随着车量的增加,路旁的噪声将越来越高,路旁的大气环境将比建设前要差,此外道路会产生隔离影响,给出行交往带来不便。噪声可以通过设置声屏障和绿化等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可以采取植树绿化来缓解,道路隔离影响可以通过设置足够数量的和合理位置的通道来解决,施工期污染影响可以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和合理的设计来解决,比如合理选择施工便道、合理选择施工营地等。采取措施后,影响的程度将大大降低,尽量达到可接受水平。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花都汽车城的建设,优化投资开发环境,拉动区域经济新增长点,发挥其地理优势及功能,大大增强投资吸引力。尽管其建设期间和建成通车后对道路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建设单位只要合理开发,遵守“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完成各项报建手续,切实执行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的不良影响,真正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前提下,本项目的建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是可行的。
四、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广州市花都区城市管理局
联系人:高工
联系电话:020-36807762
五、承担环评工作的环评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评机构的名称: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乙级环评资格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834号)
联系方式:广州市回龙路增沙街20号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工
联系电话:020-83363613-8862,传真:020-83377209
E-mail: gzepfinn@163.com
六、 环评工作程序和审批程序
环评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项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程序为:申请→受理→审查→批准。具体描述为,建设单位委托具备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后,向审批部门提出申请, 并按规定提交有关材料;审批部门对建设单位提出的申请和提交的材料,根据情况分别做出受理、补正或不受理的处理;环保总局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认为需要进行技术评估的,由环境影响评估机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技术评估,组织专家评审;经审查通过的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做出予以批准的决定。
七、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方式
本项目环评公众参与的范围和对象为,受项目影响的周围公众,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拟采取的公众参与方式是,通过网站向公众公布环境信息,采取书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公众征求意见。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为,公众对建设项目的选址、施工和运行将产生的对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的看法和建议。
八、 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通过填写调查表、打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发表其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本环评公示时间共10个工作日。
注:请公众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细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0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