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河口港区Ⅴ区码头群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第二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家环保总局《推进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办法》有关文件精神,将《黄骅港河口港区Ⅴ区码头群一期工程》的环境影响情况进行环保公示,公众如有意见可联系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建设单位或环境主管部门。 1、项目概况 地理位置:黄骅港河口港区Ⅴ区码头群一期工程位于黄骅港河口港区内,西侧为拟建河口港区疏港道路东侧为沧州化工罐区,北侧为神华万吨级化工码头,南侧为河口港区3000吨级航道。 建设内容:包括码头工程、围埝工程、港池挖泥工程、陆域吹填工程、地基处理工程、道路、装卸工艺(包括罐区及管道)、土建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等项内容。 建设规模:包括建设3000吨级液体化工泊位、成品油泊位各一个,年吞吐量160万吨,其中油品80万吨,液体化工品吞吐量80万吨,主要货种为轻柴油、重柴油、润滑油、甲醇和苯等;填海造陆48.1812万m2,新建储罐30座,库容为6.6万m3。(其中柴油储罐10座,总容量为38000m3;润滑油储罐8座,总容量为14000m3;化工品储罐12座,总容量为46000m3;),货物全部为管道和汽车运输。工程总投资33323.17万元,施工工期约为2年。 占海情况:工程用海类型属于交通运输用海中的港口用海。用海方式包括填海造地用海、透水构筑物用海和港池用海,总用海面积为77.3557公顷,其中填海造地面积为48.1828公顷,透水构筑物用海面积为1.4322公顷,港池用海面积为27.7407公顷。 其中新申请填海造地面积0.8417公顷,新申请港池面积6.5168公顷;变更已确权港池水域4.3564公顷为填海造陆用海,变更已确权港池水域1.4322公顷为透水构筑物用海。 项目性质:为新建工程。 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为: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开展前期工作(含资料收集、现场勘察、与建设单位进行公众参与调查)→编制报告(含收集公众意见)→报告送河北省海洋局审查→专家评审→报告修改→报河北省海洋局批复。 3、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工作内容 评价单位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价法》等有关国家、市环保法规的要求,以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为指导,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资料,补充必要的现状监测,结合工程设计和预测数据,预测评价本项目的建设期对项目所在区域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等产生的影响,从方案合理、技术可行的角度提出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4、本工程的主要环境影响 根据工程的特点,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产生在工程的施工期,包括以下几方面: (1)港池疏浚、水工建筑物施工作业对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施工机械噪音对声环境的影响; 5、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环境管理,当施工水域中悬浮物浓度超标时,应暂停施工; (2)施工期生活污水予以收集,做好船舶垃圾日常的收集、分类与储存工作,靠岸后交陆域处理; (3)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维修保养,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4)施工垃圾定点集中堆放,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运往市政垃圾处理场无害化处理; (5
)定期清扫施工场地,并辅以必要的洒水抑尘等措施,保证场地不起尘; (6)汽车运输土方、砂石料、水泥建材料进场时,应用蓬布遮盖,以防物料飞扬,严格控制进场车速,减少装卸落差; (7)合理规划布置施工区建筑物,保持施工现场道路通畅,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使施工现场不积水。 6、评价主要结论 在全面加强监督管理,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和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合理安排施工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 7、征求公众意见主要事项 ①公众最关心的环保问题;②工程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③工程施工期需要采取哪些环保措施;④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的要点;⑤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⑥工程建设引起的其他环境问题。 8、项目环评公示期间公众意见受理的通讯方式:
为确保公示期间,公众可以顺畅地将对本项目的意见及时反馈,特公布相关部门意见受理的通讯方式。建设单位:黄骅港荃泓鑫港务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地址:天津塘沽新港二号路2618号天科所环保一室(邮编300456) 联系人:王楠 电话:022-59812345-358
传真:022-59812389
电子邮件:tkshbs@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