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至中宁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文件的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委托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对“银川至中宁公路”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现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事项向公众公告如下: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建设项目名称:银川至中宁公路
建设项目概要:路线起点位于平吉堡互通南约11.4km,与在建银巴高速项目预留主线节点相接。偏向西经过黄羊滩农场后紧挨S201于其东侧布设,向南前行约6.5km后上跨S201,在AK14+000处设置闵宁互通立交,之后基本平行S201在其西侧布线经青铜峡风力发电厂,在AK33+500处设置甘城子互通立交,过贺兰山变电站后与已建成的“滑石沟高速公路项目”起点相接并完全利用该项目(4km)后,绕过大坝灰场,与古青高速公路交叉,在AK51+600处设置青铜峡枢纽互通,之后进入青铜峡新材料基地规划区并跨越规划区内部分已建成经、纬路及包兰铁路,在与S201交叉后设置铝厂互通立交,之后平行于包兰铁路于其东侧布线约20km,在AK75+000处设置渠口互通,然后上跨包兰铁路,绕开渠口移民村,在其西侧布线,在K92+700处设置石空工业园互通,之后再次上跨包兰铁路和国道109,并设置枣园互通立交,继续向南跨越黄河,在中宁县城东侧约8km处设置谢家滩互通立交后向南与盐中高速对接于恩和枢纽立交至终点。路线全长107.873862km。
推荐方案主线按设计车速80km/h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为24.5m;路基土石方量1270.4万m3;路基排水防护47.9万m3;沥青混凝土路面236.9万m3;推荐方案设置黄河特大桥1327m/1座;大中桥9162m/77座;小桥1127m/37座;涵洞400道;互通式立交共9处;分离式立体交叉44670m/17处;通道153处;天桥16座;服务区2处;停车区1处;匝道收费站6处;养护工区2处。项目投资估算总金额为626120.613万元。
计划2011年开工建设,2015年底建成通车,工期4年。
二、项目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项目建设单位的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地址:宁夏银川市北京中路175号
邮编:750002
电话:0951-6076790
电子信箱:ghc318@yahoo.com.cn
联系人:吴金燕
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
参加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院
邮编:100013
联系方式:
电话:010-58278967
电子信箱:wuyurong@163.com
联系人:伍玉容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1、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办理环评委托手续
2、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签订评价合同
3、落实评价人员、调研、资料、踏勘现场
4、环境现状监测、工程分析、模式计算
5、根据工作特征、环境特征和环保法规编制报告书,提出环保对策与建议,给出结论
6、召开专家会对报告进行评审
7、根据评审意见、报告书修改补充后,由建设单位上报环保管理部门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采用便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向公众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
2、采取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3、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内容:
⑴ 对修建该公路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具体要求和建议;
⑵ 修建该公路是否有利于本地区、本单位经济发展,请做出预测;
⑶ 修建该公路是否有利于本地区、本单位基础设施的改善,如住房、商业、医疗、教育、娱乐等;
⑷ 修建该公路后,城市(区、乡)和土地规划方案将有所变化,请做出规划预测,并请对国土增值进行预测;
⑸ 修建该公路对沿线民众生活质量有什么影响;
⑹ 修建该公路对文物古迹有何影响,对旅游业的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
⑺ 其它需说明的问题。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1、在环境影响评价人员调查中,直接向环境影响评价调查人员口头陈述自己的意见;
2、在问卷调查表中,或以书面的形式向环境影响评价调查人员陈述自己的意见;
3、以书面的形式向建设单位陈述自己的意见,并转交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4、以书面的形式向当地政府陈述自己的意见,并转交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5、在公众参与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上陈述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