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江新联围达标加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现对《江门市江新联围达标加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进行信息公告(第一次),第一次公示将项目概况、选址选线、建设内容等基本情况;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编制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等信息公示如下,欢迎各界人士提出环境保护方面的宝贵意见: 一、建设项目名称、选址选线、建设内容 江门市江新联围(以下简称“江新联围”)属2级堤防,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五大重点堤围之一,也是江门市最重要的防洪屏障,位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的西部,东北面紧靠西江干流下游右岸,西南临潭江出口的银洲湖,西北为鹤山市,由天河围、礼东围、礼西围、睦洲围、梅大冲围、龙泉围、白洲围、三江一联围、三江三联围、环城联围和江会联围等11个中小堤围组成,范围约介于东经112°55′~113°11′,北纬22°24′~22°47′之间,项目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 江新联围干堤堤线北起江门市蓬江区与鹤山市交界处的大雁山脚天河顶,沿西江干流自上而下跨越江门水道和睦洲水道(入口),自西南转入虎坑水道复向西北蜿蜒,达潭江左岸新会区的梅林冲,全长91.764km,本次加固后的干堤堤线全长91.035km,其中0+000~54+430为防洪堤段、54+430~91+035为感潮堤段。 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91.035km堤防的加固(其中加固堤防64.456km,维持现状堤防26.579km)、沿线33座穿堤水闸加固、3座穿堤水闸重建、15座穿堤涵窦重建、3座排涝站重建、新建江新联围天河顶至鹤山杰洲段防汛通道3.7km及观测控制网与信息化建设等。工程主要任务是以防洪(潮)为主,结合排涝,共保护耕地33.27万亩、人口143.3万人。 二、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江门市江新联围管理处 地址:江门市江海二路 联系人:方工(13760509545)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和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寿路105号天寿大夏2102室 四、环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1)准备阶段:研究有关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规划、功能区划、技术导则、相关标准、建设项目等相关的技术资料;初步的工程分析:明确建设项目的工程组成、主要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区的环境现状调查;明确评价重点。 (2)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进行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源强和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并开展公众参与调查;提出减少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和工程措施,分析方案的合理性,如果对项目拟建方案得出了否定的结论,则需要对新方案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报告编制阶段: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资料、数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为听取社会各界对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将本工程在此公示,主要征求公众以下宝贵的想法和建议。 (1)公众对本项目的信息来源、选址看法和态度; (2)公众就项目建设对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 (3)公众就项目对个人利益的环境影响认识; (4)公众对最关心的环境问题认为所需的环保对策; (5)公众对该项目的环保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具体要求等; (6)公众对项目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的态度。 请公众提供个人准确信息主要包括:姓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或单位住址及联系电话。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通过向公示指定地址发送信函、传真等方式,发表对本工程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公众提出意见的时间为本公示发布后十个工作日内。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七、公示起止时间 本次公示时间为2019年8月1日至2019年8月11日,共10个工作日。
江门市江新联围管理处 2019年8月1日
项目地理位置及主要工程公布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