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由西藏国策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完成了《甘孜州泸定县南门关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对报告书简本进行第二次公示。如果在本公告发布后一周内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意见和建议,请问询建设单位、评价机构和环保主管部门,便于及时修改、完善。在建设中或投产后,如果有意见或建议,也可向我们提出。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项目名称:泸定县南门关水电站
项目情况简述:南门关电站位于新兴乡雅家埂河右岸一级支流南门关沟上,也是南门关沟规划的唯一一个梯级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设计引用流量为5.74m3/s,装机容量2.4万kw。取水枢纽位于南门关沟燕子岩处,高程约为2575m,厂址位于沟口南门关堡子河坝处,高程约为2065m。坝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02º01′10″,北纬29º44′18″,厂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02º04′02″,北纬29º43′21″,位于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
(二)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甘孜州海螺沟景区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13608067968 联系人: 杨经理
(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西藏国策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 国环评证乙字第3506号
联系方式: 028-85581218 08916869313 联系人:张经理
附:甘孜州泸定县南门关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甘孜州泸定县南门关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一、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泸定县南门关水电站
开发河流:大渡河一级支流磨西河流域雅家梗河二级支流南门关沟
工程性质:新建
开发方式:引水式
工程规模:装机2.4万kw
工程等级:IV等小(1)型工程
工程总投资: 19846.27万元
建设地点:取水枢纽位于南门关沟燕子岩处,高程约为2575m,右岸引水至南门关(堡子河坝)建厂发电,引水隧洞全长约4320m,厂址位于沟口南门关堡子河坝处,高程约为2065m。
地理位置:工程位于泸定县磨西镇新兴乡堡子坝村,坝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1′10″,北纬29°44′18″,厂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4′02″,北纬29°43′21″。距离泸定县县城约71km,距离磨西镇约11km,现有磨西——康定公路从电站厂区通过,交通便利。
工程总平面布置:南门关水电站工程主要由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厂区枢纽等建筑物组成。
首部枢纽位于南门关沟燕子岩处,高程约为2575m,经南门关沟右岸无压隧洞引水至沟口(堡子河坝)建厂发电,引水隧洞全长约4320.86m,厂址位于南门关沟沟口堡子河坝处,高程约为2065m。取水坝采用底栏栅坝,设计引用流量为5.74m3/s,右岸引水廊道长72.50m,后接沉沙池,沉沙池长95.5m,宽21m,为单室定期冲洗式,沉砂池后接无压隧洞。
引水系统采用右岸无压引水隧洞方案,总长4320.86m;隧洞后接洞内压力前池,前池布置在厂房后山坡的山体内。前池接压力管道,压力管道为洞内埋管,总长1192.39m(其中主管长1177.22m,岔管长15.17m)。
地面式发电厂房位于南门关沟末端右面岸的河道高漫滩地上,主要有主厂房、副厂房、升压站、尾水渠。
二、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国务院批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2005年第40号令(2005年12月2日发布),电力行业中鼓励发展水力发电,优先发展水电是中国能源发展既定的产业政策。
三、流域规划符合性
2008年12月,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南门关沟水电规划报告》,并评审通过,同意南门关水电站一级开发方案,利用落差约532.0m,装机容量2.4万kw,其开发任务主要为水力发电,兼顾下游减水河段生态环境用水,及工程厂址下游磨西引水大堰农灌用水和海螺沟旅游区给水工程取水。
南门关水电站作为南门关沟下游规划的唯一一个水电站,充分利用了南门关沟的水力资源,因此,南门关电站的开发不存在与其上、下游电站的梯级衔接矛盾等问题,其建设完全符合南门关沟流域的水能利用规划,与雅家梗河干流的水能开发规划不矛盾。
四、工程与外环境的关系
本工程位于泸定县新兴乡磨西镇堡子坝村,采用引水式开发,引水源为南门关沟。
南门关沟流域内植被丰富,除沟口堡子坝有农耕地和居民住房外,其余均无农耕地,无居民居住。沟口的厂区附近有榆磨公路通过,距离厂房约200m。厂房(顺雅家埂河)邻近的堡子坝至磨西镇沿河岸坡有较多的耕地和居民居住,居民以农耕为生,厂区附近榆磨公路侧有3户居民居住,距离厂区最近距离约300m。
工程取水口距离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约150m,不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
工程位于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级保护区范围内,同时位于燕子沟景区的三级保护区、风景保持区范围内,工程开发符合《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三级保护区内允许适度开展水电建设,应加强各项设施建设审批程序,并注意与风景环境相协调”的要求。项目建设对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影响甚微。
磨西大堰取水工程修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自南门关沟近沟口河段(高程2138处)取水,从电站厂区通过,供下游农灌及人畜饮水。磨西大堰从南门关水电站厂区范围通过,厂区以下不改变大堰的走向,从取水口至厂房之间无支渠,目前没有其他用水要求。据向海管局调查,今后也没有其他用水要求。为了保证电站停运期磨西大堰正常取用水,将保留现有磨西大堰取水口和取水口至厂房段的引水渠,并保障其正常运用。由于磨西大堰部分渠段位于南门关电站厂区,因此,厂房施工时应对磨西大堰改道,先改道后再进行厂房施工,改道长度约190m,保证施工期间不影响磨西大堰正常引水,大堰经过厂区部分采用全覆盖。因此,工程建设对磨西大堰灌溉工程无影响。
新兴自来水厂取水口高程2143m,厂址高程2033m,位于电站厂房下游约700m,规划日处理水量1万t,分两期进行,第一期5000t,第二期5000t。根据《南门关沟水电规划报告》,针对自来水厂水源的问题提出了三种方案:一是引用堡子坝上游2-3km河段内出露的泉水和山溪水,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二是从电站前池(或管道)取水,满足自来水厂的需要;三是直接从电站尾水取水,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根据海管局提供的《关于南门关沟电站对新兴乡自来水厂取水影响的证明》(见附件),三个取水方案均是可行的,不会影响新兴乡自来水厂的取水。经过反复论证,本环评推荐第二种方案,即从电站前池(或管道)取水。因此,工程建设对新兴自来水厂取水无影响。
雅家梗河干流上建有新兴水电站,经两次扩容后装机容量为28MW,取水口位于南门关沟汇口上游约2.15km的雅家梗河干流上,经左岸引水后至新兴乡建厂发电,经海螺沟景区管理局证明:新兴水电站不从南门关沟取水,因此,工程建设对新兴水电站无影响。
五、主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植物保护措施:工程施工期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施工活动严格控制在工程规划占地范围内,尽量减少和有效控制对施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工程使用的荒地或其它闲散地也应及时清理整治、恢复植被,防止土壤侵蚀;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注意对建群种和优势种的保护,采用当地树种和草籽,避免外来物质等。加强保护植物资源的宣传教育工作和加强防火宣传。
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加强有益的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采用宣传画和标语等形势,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法制教育和管理,严禁非法猎捕珍稀野生动物。建立适当的机制,杜绝故意滥捕野生动物和尽量减少对野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破坏。采取有效措施,抑制鼠类的危害。首先应保护鼠类的天敌如黄鼬、豹猫、鹗类、鹰类、蛇类等,其次是在蓄水后可能形成鼠类的高密度区域,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进行灭鼠。施工中尽量使用微型爆破技术,不放大炮和夜间放炮,降低施工机械的噪声对野生动物影响。
水生生态保护措施及下泄生态流量:电站建成运营后,形成6.6km的减水河段,为满足减水河段生态用水的需要,保证减水河段的基本生态用水功能,保证坝址下游无脱水河段,电站采取全年下泄生态基流的方式。按照《南门关沟水电开发项目对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南门关沟位于榆磨旅游公路,考虑河流溪流状态,保持河流原生态景观,按照多年平均流量15%进行下泄,确保减水河段的生态用水和景观用水。因此,本工程生态下泄流量按照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的15%来确定,即:0.68 m3/s,同时在减水河段中还有燕子岩沟、高桥小沟、涨水沟等支沟进行补水,坝址下游至厂区尾水段流量能够达到0.88-4.24m3/s,占多年平均流量的19-94%,能有效的保证减水河段的生态环境用水。
2、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来自粗骨料冲洗系统、混凝土拌和洗涤废水和基坑处理废水和隧洞渗水。由于项目区水域功能为Ⅱ类水域,生产废水禁止排放,在施工区根据施工规模设置相应规模的生产废水处理系统,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回用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严禁外排。
生活污水在生活区各修建临时生活污水集水池,并修建简易厕所。生活污水和粪便定期杀菌消毒后用作植物施肥或浇灌林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严禁直接进入水体。工程施工结束后,拆除污水积水池,并把沉淀池内的沉积物和拆除的废渣一起清理到渣场,并恢复原地表。
3、大气和噪声防治措施
加强运输管理,保证汽车文明行驶;及时对施工工作面进行压实,必要时采取洒水降尘措施,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湿度;避免大风时段的砂石料筛分、砼拌和等高扬尘工序的施工作业;砂、水泥等尘源物料的运输和堆存采取覆盖措施;砼拌和站应远离大气环境敏感点,在敏感点上风向200m范围内严禁设置拌和站;尽量减少弃渣临时堆放时间,并及时对渣场进行压实。
合理施工布局,施工营地、材料拌和站等应远离环境敏感点,控制高噪声施工机械在同一区域内作业时间,尽量增加噪声源与周围敏感点的距离,在各环境敏感点200m范围内尽量不设高噪声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将噪声影响大的工序安排在白天进行,减小夜间施工强度;施工中注意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设备,并注意维修养护和正确使用,使之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和最低声级水平,控制施工噪声源强,减轻其对沿线声学环境质量的影响;对噪声源集中点的施工人员和高噪声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须佩带耳塞、耳罩或防声头盔,有效减小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4、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各施工区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定时对集中收集的生活垃圾进行清运,严禁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运营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严禁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的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工程弃渣、材料采集废方等固体废物,集中运至规划渣场处置,并做好边坡防护、排水设施和植被恢复,减轻水土流失。施工机械维修产生的废旧零部件和工程施工产生的废铁、废钢等可回收利用废物,清运至废品收购站。
六、可行性结论
南门关水电站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甘孜州及泸定县实际情况,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良好,但工程位于四川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级保护区范围内,其开发建设符合《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三级保护区内允许适度开展水电建设,应加强各项设施建设审批程序,并注意与风景环境相协调”的要求。同时,工程也位于燕子沟景区三级保护区、风景保持区范围内,其开发建设符合《贡嘎山风景名胜区燕子沟景区规划修编(2006-2020)文本》中三级保护区、风景保持区“游览配套设施的设置及居民生产建设按要求报批通过后实施,并且注意建设风貌与风景环境相协调,基础工程设施符合规范及环保要求”的相关要求。由于工程兴建带来的环境问题可采取相应的环保对策措施予以缓解或消除;本报告书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了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和筛选,对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环保措施,在坚决执行“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本报告及工程设计中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基础上,施工期和运行期必须落实“生态专题报告”“水土保持报告”和环评报告的各种环保措施后,本项目建设从环保角度是可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