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苏温都尔220kV变3号主变扩建及II回线路工程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 1 工程概况 1.1扩建温都尔220kV变电站工程 温都尔220kV变电站总占地面积约42000m2。站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镇东南39km处,朱日和镇北侧4.5km处。进站道路从站区西侧G208国道接引,长度210m。该变电站为户外变电站,主变、220kV配电装置均采用户外布置。 本期扩建#3号主变压器1组,主变压器选用户外油浸式、自然油循环自冷、双绕组(带平衡线圈)有载调压主变压器,容量为180/180MVA,电压比220%±8X1.25%/121/10.5kV,接线组别Yn,yn0,d11,阻抗按Uk=14%选用。同时扩建相应主变两侧进线间隔,1回至锡盟西部220kV开闭站出线间隔;突破原有规划,将220kV由双母线接线,改造为双母线单分段接线,分段间隔占用原有第7、8间隔位置;相应建设1个母联间隔,1个PT间隔。220kV侧共建设4台断路器。110kV侧突破规模建设1个主变进线间隔,同时建设相应电缆沟。本期主变扩建位于站内预留场地,故土建不需新增征地。 1.2扩建锡西220kV开关站工程 本期在锡西220kV开关站内220kV侧新建1回出线至温都尔220kV变电站,220kV电气接线仍采用双母线接线。间隔扩建位于站内预留场地,故土建不需新增征地。 1.3新建温都尔220kV变~锡西220kV开闭站II回220kV送电线路工程 新建220kV温锡II线,起于温都尔220kV变电站南起第4间隔(第2出线间隔),止于锡西220kV开闭站南起第7间隔,线路长度58km,共设塔基166基,转角15次,单回路架设。导线采用2×JL/G1A-240/30型钢芯铝绞线。地线一根采用OPGW,另一根地线型号,根据热稳定计算结果,锡西变电站出口段20km,采用JLB40-120铝包钢绞线;其余段采用GJ-80。线路全部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境内。 2016年10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以内环表[2016]173号文(《关于西苏温都尔220kV变3号主变扩建及II回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对本工程予以批复。 本工程实际总投资663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3.2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为0.80%。 2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本工程落实了设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审批文件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效果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审批文件的要求。 3 环境影响调查结果 3.1 生态影响调查结果 通过现场调查,本工程温都尔220kV变电站施工活动控制在变电站征地范围内,线路施工期严格控制了土方开挖量及开挖范围,开挖的土石方进行了及时回填。工程施工对土地的永久影响为线路塔基占地,工程的建设对土地的影响较小。施工期的临时占地均已恢复原土地利用功能,施工破坏的植被均已恢复。 本工程变电站围墙外、线路塔基周围进行了绿化,目前本工程采取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良好,无水土流失现象。 在验收监测工况下:温都尔220kV变电站厂界四周监测点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在12.64~139.1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129~0.296μT之间;220kV温锡Ⅱ线线下检测点处工频电场强度在1.23~316.4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13~0.374μT之间;220kV温锡Ⅱ线J11~J12之间监测断面处工频电场强度在50.75~2162V/m 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50~0.496μT之间。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及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工频电场强度10kV/m控制限值要求。 3.3 声环境影响调查结果 在验收监测工况下:本工程温都尔220kV变电站厂界四周昼间噪声值为35.4~37.5dB(A),夜间噪声值为34.6~36.9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厂界外2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排放限值;220kV温锡Ⅱ线进出线处昼间噪声检测值为37.3~38.0dB(A),夜间为36.9~37.6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厂界外2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排放限值;220kV温锡Ⅱ线J12-J13垂直220kV温锡Ⅱ线弧垂最低位置处中相导线对地投影20m处昼间噪声监测值为35.1dB(A),夜间为34.6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限值。220kV温锡Ⅱ线线下检测点处昼间噪声检测值为34.9~35.5dB(A),夜间为34.7~34.9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限值。 3.4 水环境影响调查结果 本工程变电站没有新增值班人员,没有新增生活污水。变电站内前期建有1个容积55m3的事故油池,当发生事故时,油污水通过排油管道集中排至事故油池,然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不外排。 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期间无废水产生。因此,本工程运行不会对周边水环境造成影响。 3.5 固体废物影响调查结果 本工程变电站没有新增值班人员,因此没有新增生活垃圾。变电站产生的废旧蓄电池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固体废弃物产生。 3.6 环境风险分析及结论 温都尔220kV变电站前期已建55m3总事故油池,主变一旦发生事故漏油经储油坑收集后排入总事故油池,可以有效地防范主变事故漏油时产生的环境风险,将漏油事故产生的损失和环境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以内。温都尔220kV变电站自运行以来未发生变压器漏油事故。 温都尔220kV变电站前期已建55m3总事故油池。1台150MVA主变油重约37t,3台150MVA主变油重约111t,所需事故油池有效容积约53.5m3,因此3台150MVA主变压器共用1座有效容积为55m3事故油池是满足要求的。 4验收调查结论 西苏温都尔220kV变3号主变扩建及II回线路工程在设计、施工、试运行期落实了设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审批文件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本工程电磁环境、噪声排放满足达标排放要求,电磁环境保护目标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相应标准限制要求,声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质量满足相应声环境功能区要求,有效的采取了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污染得到控制。运行期间未收到相关的环保投诉。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衡量,本工程具备竣工验收的基本条件,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建议 建设单位应进一步加强变电站周边及输电线路植被恢复;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制定对环保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的专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向变电站周围公众的宣传工作,提高他们对输变电工程的了解程度,以利于维护输变电工程安全平稳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