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建原料储罐及沥青烟治理工程改造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监测报告表 2019 年6月13 日,云南远安防水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增建原料储罐及沥青烟治理工程改造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并对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指南、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和审批部门审批决定等要求对本项目进行验收。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1)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在晋宁区工业园二衔基地,原有项目环评手续齐全。在现有项目生产车间内新建1个260m3(R=6.9m,H=5.5m) 的沥青储罐及1个25m3(R=3.5m,H=2.0m) 的橡胶油储罐,均为立式圆柱罐体。针对现有项目的混科罐废气提出改造治理措施,不新增占地,不改变项目的产品方案、规模及其余工程内容。 (2)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由河北奇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项目于2019年1月2日获得晋宁区环保局“关于对《云南远安防水科技有限公司增建原料储罐及沥青烟治理工程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批复”(晋环保复(2019)1号)。 项目于2019 年1月开工建设,子2019 年2 月竣工调试开始试运营,项目从立项至调试过程中无环境投诉、违法或处罚记录等。 (3)投资情况 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实际环保总投资23.2万元。 (4)验收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 (国环规环评1201714 号),本项目主体为储罐和废气治理工程,项目的生产线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沥青烟、苯并(a)芘、VOCs。 二、工程变动情况 根据项目的环评和本项目实际建设情况,建设的地理位置和项目的性质、规模、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治生态破坏的措施均未发生改变。目前项目所在区域未接通天然气,锅炉仍然为燃煤锅炉。 二、污染物验收情况 1、废水 项目实行了“雨污分流”系统。 根据项目的环评和实际建设情况可知,项目技改完成后项目产能不新增,不新增生产用(排)水;项目劳动定员不增加,因此生活用水不新增。综合分析,项目废水量也不新增。各生产工段循环用水方式、生活污水处理方案等与现有项目保持不变。 2、废气 项目运营期的废气主要为沥青烟、苯并(a)芘、VOCs及锅炉废气(SO2、NOx、颗粒物)。 项目产生的沥青烟和苯并a芘经集气罩收集→旋风除尘→预处理塔过滤油介质→电捕焦油器→活性炭吸附后由25m排气筒(3#)外排;锅炉废气经碱式水膜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1#)排放。 本次监测结果显示,项目的3#排气筒出口沥青烟、苯并(a)芘的浓度值和排放速率均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即:沥青烟≤40mg/m3,苯并a芘≤0.30×10-3mg/m3,(有组织),其他无组织废气执行VOCs排放浓度参照执行《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即:VOCs≤2.0mg/m3(无组织)。锅炉外排废气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燃煤锅炉烟气排放标准,即:SO2≤300mg/m3,NOx≤300mg/m3,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50mg/m3(有组织),烟气黑度≤Ⅰ级; 3、厂界噪声 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是新增泵及原有项目的设备等产生的噪声。经监测,本项目的厂界噪声现状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排放限值,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 4、固体废弃物 本次技改项目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为电捕焦油、废活性炭及废导热油。 根据技改后项目的实际运营情况,无废导热油产生,废弃的电捕焦油收集后返回生产线使用;废活性炭收集后暂存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交由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清运处置;其余固废依托技改前处置方案,固废的处置率为100%。 三、环境管理检查 《增建原料储罐及沥青烟治理工程改造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管理部门批复等文件资料齐全,各项环保措施均按要求建成。环境管理措施基本落实。应急预案已备案。在建设中基本落实了环评及批复的要求。在项目建设的各阶段,均执行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相关法规和“三同时”制度,手续完备,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 四、验收监测总结论 项目严格按照环境影响报告及批复的要求,各项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较好;运营期采取了雨污分流,废气得到有效的治理、垃圾分类收集100%处置等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可实现达标排放,最大程度减轻项目运营期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根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结果,项目总体上达到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条件,建议项目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