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保部2017年11月20日发布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中相关规定,对重庆市城口县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的竣工情况进行公示,使项目建设可能影响区域环境内的公众对项目建设情况有所了解,并通过公示了解社会公众对本项目的态度和建议,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一、项目建设地点、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起于四川段桩号K42+640,通过黄山隧道(5135m)穿越八台山至布袋溪,经布袋溪沿“棋盘山”边缘山谷内顺溪布线至柏树坝,沿八台—旧院既有老路止于瓦店子,形成路线与八台乡和旧院乡的联系,经瓦店子顺山谷而上至蔡家梁处穿越大田坡隧道(3490m),终点接石塘互通立交(K66+071.167),与达陕高速公路合线。项目万源市境内(四川段)路线全长22.997km,线路沿东西向布设。
二、项目生产产生的污染物及治理方案
1、水土流失影响
根据《重庆市城口县至四川省万源市二级公路工程(万源段)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及沿线实际调查,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步进行,于2009年12月开始实施,至2013年8月底基本完成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土地复耕等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对堵塞的排水沟进行了清除,并对成活率低的植被进行恢复。
2、声环境影响
施工期,为了减缓对当地声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施工单位采取了一系列噪声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严格管控施工用地红线,合理布设渣场、料场、施工场地,以减少运距等。
营运期,公路沿线共有集中声环境敏感点13处,其中包括环评敏感点8处,新增的敏感点有5处。
调查期间,城口至万源快速公路全线平均车流量为3039辆/天(折合成标准小型车),达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预测近期2012年车流量2488辆标准小车/日的122.15%,达到预测中期2021年6350辆标准小车/日的47.86%,达到预测远期2031年14809辆标准小车/日的20.5%。
根据声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在现有车流量状况下,城口至万源快速公路沿线各声环境敏感点的昼、夜声环境质量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公路沿线声环境敏感点受本项目交通噪声影响较小。
3、水环境影响调查
工程施工期加强环境管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采用化粪池或简易旱厕收集处理后用于附近农灌或绿化,未直接排入附近水体;桥梁施工过程中,跨越水体桥梁施工尽量安排在枯水期、避开雨季进行,大桥水中墩采取围堰施工,施工完成后及时拆除了围堰进行恢复,并将施工挖出的钻渣、淤泥等弃渣全部运至弃土场,未向河中倾倒;拌合站、混凝土搅拌站、预制场的设置均远离水体;施工中产生的废水采用沉淀池处理;沥青、油料、水泥等均远离水体堆放,并加盖雨蓬遮挡和设防护挡墙,防止被雨水冲刷至水体,建筑材料运输车辆途经饮用水源保护区附近路段均加盖蓬布,避免建筑材料洒落进入水体。
营运期,公路不设置收费站、停车区等设施无污水外排。
4、大气环境影响调查
施工期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通过湿法作业,对路面及时洒水降尘,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等措施减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期未造成大气污染现象。
公路营运期对道路沿线进行绿化及养护,以吸附道路扬尘和汽车尾气,保护环境空气质量。目前城口至万源快速公路运营状态良好,车流顺畅,汽车的尾气排放影响较小。
根据对当地居民和相关部门的走访问询结果表明,道路运营状态良好,未出现因扬尘引起的空气污染,也无空气污染造成的扰民纠纷和投诉现象发生。
三、竣工日期及公示期限
竣工日期:本工程原计划于2009年12月做施工前的准备,2010年3月开始动工兴建,2012年12月全部工程完工,总工期37个月。工程实际于2010年10月开工,2016年1月完工,建设总工期64个月。
公示期限:11月21日至12月18日。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关注本项目建设项目和周边环境影响区域内居民、单位等公众。
五、公众反馈方式
公众采取向公示指定地址发送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表对该工程竣工的意见和看法,发表意见的同时请提供详细的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将听取公众意见对建设项目进行整改。
六、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重庆市城口县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杜先生 电话:15023120969
重庆市城口县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公示日期:2020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