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建设项目名称:广东省兴宁市神秀路建设项目
项目概要:
兴宁市神秀路位于兴宁市城区和城郊,通往著名旅游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神光山,是兴宁市的一条重要城市快速主干道及兴城至神光山旅游专线公路。路线起于兴城三里,与G205线相衔接,国道205线上桩号为K2679+210,中途与X976线、S225线相交,跨广梅汕铁路线,止于梅子村曾四塘,全长4.212km,其中K1+682~K2+411.47段为神秀立交桥。
本项目总投资5513万元,分三段规划设计:①起点兴城三里205国道(K2679+210)至S225线(K0+000~K2+050)段,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km/h,K0+000~K1+592段路基宽采用48米,双向6车道;②S225线至神光山下(K1+592~K2+545)段为跨S225线及广梅汕铁路路段,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为60km/h,路基宽采用22.5米,双向4车道,其中K1+592~K1+682段为渐变段,K2+415~K2+545为平面交叉;③神光山下至终点(K2+545~K4+212)段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30km/h,路基宽采用18米,双向4车道。
二、项目主要环境问题及污染防治措施
主要环境影响:拟建道路可能会占用沿线的耕地、拆迁房屋,建筑过程中将会产生扬尘和噪声,施工营地可能产生垃圾、污水等。
道路建成后,随着车量的增加,路旁的噪声将越来越高,路旁的大气将比建设前要差一点。
道路征地和拆迁一般通过经济补偿和再安置来解决,噪声可以通过绿化、安装隔声窗等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可以采取植树绿化来缓解,施工期污染影响可以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和合理的设计来解决,比如合理选择施工便道、合理选择施工营地等。采取措施后,影响的程度将大大降低,尽量达到可接受水平。
三、 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兴宁市地方公路管理站
地 址:兴宁市兴城镇人民大道3号
联系人:曾工 联系电话:13727636833
四、 承担环评工作的环评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评机构的名称: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乙级环评资格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834号)
联系方式:广州市回龙路增沙街20号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联系人:袁工
联系电话:020-83363613-8887,传真:020-83377209
E-mail: ephp_111@126.com
五、 环评工作程序和审批程序
环评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项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兴宁市环保局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程序为:申请→受理→审查→批准。具体描述为,建设单位委托具备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后,向兴宁市环保局提出申请, 并按规定提交有关材料;兴宁市环保局对建设单位提出的申请和提交的材料,根据情况分别做出受理、补正或不受理的处理;环保局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认为需要进行技术评估的,由环境影响评估机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技术评估,组织专家评审;经审查通过的建设项目,兴宁市环保局做出予以批准的决定。
六、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方式
本项目环评公众参与的范围和对象为,受项目影响的周围公众,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拟采取的公众参与方式是,通过网站、公告向公众公布环境信息,采取书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公众征求意见。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为:公众对建设项目的选址、施工和运行将产生的对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的看法和建议。
七、 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在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后的10个工作日内,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邮寄信函(以邮戳日期为准)等方式提出意见。发表意见的公众请注明发表日期、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根据需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