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废气
本项目废气主要包括悬浮炉处理烟气、高含盐危废资源化系统烘干及热处理烟气、天然气加热炉燃烧废气、车间集烟系统废气、物化单元废气、仓库废气。
悬浮炉烟气及烘干热处理烟气进入二燃室进行充分燃烧,二燃室内温度保证不低于1100℃,烟气停留时间>2秒钟。废气充分燃烧后进入余热锅炉回收热量,同时在余热锅炉炉膛采用SNCR工艺去除氮氧化物,余热锅炉后烟气(550℃)经急冷塔瞬间降温至200℃以下,进入布袋除尘前喷入活性炭吸附去除烟气中重金属及其它污染物,再进入布袋除尘器,废气经布袋除尘净化后,进入废气洗涤塔进行脱硫脱酸处理后,由静电除雾装置进一步除尘除雾处理,最后通过不低于50m烟囱达标排放。
悬浮炉车间、无机悬浮车间、湿盐干燥过程产生颗粒物,采用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后通过排气筒有组织排放。
进悬浮炉的无机危废在烘干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过湿式除尘器进行处理,考虑到废气烘干时可能挥发少量酸性气,除尘后的烘干废气并入悬浮炉烟气处理系统的酸性气体洗涤塔,然后通过悬浮炉烟囱DA001排放。
物化单元废气主要以酸性气体为主,另外含油废水处理单元还产生VOCs。由于物化单元含氰物质的安全特殊监管要求,本项目含氰废液的废气是单独收集排放的。所以物化单元建设2套“碱喷淋+高效除雾+活性炭吸附”废气处理系统,其中一套处理除含氰废液的所有物化单元废气,另一套单独处理含氰废液处理的物化废气。
甲类储罐的废气采取活性炭吸附法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15米排气筒排放。
本项目各仓库根据存储物料的类型,对于可能产生有机废气的库房,均按照《危废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配套建设了气体净化装置。仓库内的废气通过风机负压收集,然后经过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处理,处理后排放。
(2)废水
本项目各物化单元废液处理系统既是工艺过程,也可以视为废水处理单元。其中含重金属废液(如含锡、含铜、含镍)是根据金属离子的物化性质,产生氢氧化物沉淀或硫化物沉淀;酸碱废液采用酸碱中和的方法,对于含氟废液以氟离子和钙离子沉淀的形式予以去除,含氰废液采取广泛使用的“二级碱式氯化法”。而且废液处理后的废水全部进入含盐废水处理系统,不排放。
高盐废水和烟气处理废水,主要目标是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硬度离子,采取投加金属捕集剂和沉淀相结合的工艺。回用于水淬用水。
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废水经隔油、气浮、破乳、单效蒸发、芬顿氧化和混凝沉淀等高级氧化措施进一步去除,可确保最终汇入综合调节池废水满足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表2标准。
初期雨水、冲洗/洗车等废水、化验废水:经物化车间专门处理设施进行处理,采取“混凝沉淀+砂滤”工艺,排水可满足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表2标准。
(3)噪声
主要为各类设备的运行噪声,采用低噪声高性能的产品,且配套必要的减震、隔震、隔声、吸声等辅助设施;运行期间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以防止因设备不正常使用而产生噪声;加强厂区的绿化工作。根据预测,项目运营期间,厂界噪声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废
本项目属于危险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项目。
危险废物在最终处置前,涉及到包装、贮存设施的选址、设计、运行、安全防护、监测和关闭都必须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
本项目中间过程产生的各种有机、无机危废均作为悬浮物入料进行配伍,经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后,最终外排的危险废物仅有布袋收集飞灰(高含锌),最终去向为送至申联集团其他危废处置厂。浙江申联环保集团在全国建立了“收集—无害化处置—循环利用—资源再生”上下游产业互补的全产业链系统,是国内处置工业废物品种最齐全、提炼金属品种最多、技术最先进的环境治理企业,每年从工业废物中提取的金、银、钯、铂、铜、镍、锡、锌等十多种金属资源。本项目产生的高含锌飞灰,完全可依托集团锌回收危废处置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置。
本项目外排的一般工业固废为悬浮炉产生的水淬渣。此外还包括副产品外售的工艺废气脱硫处理产生脱硫石膏。其中水淬渣为玻璃态物质,属一般固体废物,外售综合利用;脱硫石膏满足《烟气脱硫石膏产品标准》JC/T 2074-2011标准要求,外售综合利用。
(5)环境风险
本项目风险物质包括:废酸、废碱腐蚀性物质,含锡废液(含硝酸)和含氟废液(含氟化氢和氟硅酸)有腐蚀性,同时蒸发的酸性气体还具有毒性,含氰废液为剧毒物质;含油废水、废乳化液属于易燃化学品。
当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后暴露在大气中,其中易挥发组分散逸至大气环境中,属于涉气风险;当可燃物质泄漏后,一旦遇到明火,可能产生火灾事故,火灾不完全燃烧时可能产生伴生污染物,属于涉气风险。
发生火灾后,在消防过程中,产生消防废水,消防废水中含有泄漏废液、消防药剂等污染物,属于涉地表水风险。
当存储有毒有害物质或高浓度有机废水存储设施底板泄漏或防渗层破坏,危险物质或高浓度废水会穿过包气带进入地下水,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属于涉地下水风险。
在认真严格落实本评价中提出的相应风险防范措施后,其环境风险影响相应的妥善处置。根据风险预测结果可知,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