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番禺珠江钢管厂原址7号地块土壤修复项目。 地块位置:广州市番禺区清河东路石碁镇路段。 修复方案编制单位: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禹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方案编制单位:广东建科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及内容:本地块修复深度为0~2m,单一污染因子为砷、石油烃(C10-C40)、总氟;砷的修复土方量为1150.59 m3,修复深度为0 ~ 2.0 m;石油烃(C10 ~ C40)修复土方量为4892.32 m3,修复深度为0 ~ 2.0 m;单一氟化物修复土方量为322.82 m3,修复深度为0 ~ 2.0 m 。地块内各土壤层需修复的土方量共计6365.73 m3。单一重金属和重金属复合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方法;总氟、复合污染土参考危险废物处置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方法修复;石油烃(C10-C40)污染土采用热脱附技术修复。 质量目标:项目验收时应达到各项目修复指标要求。 工程工期:2021年4月20日至2021年7月9日。 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清河东路石碁镇路段,共由8个地块组成,番禺珠江钢管厂原址1~8号地块(以下简称“本地块”)总面积为280195.8m2,本次编制的7号地块占地面积为33292.27m2。 本地块1993年前属于石碁镇沙涌村集体所有农用地,主要种植水稻和香蕉。 7号地块位于5号地块南侧,占地面积约33292.27m2,历史上主要涉及功能区有钢管生产加工、钢管前处理、钢管防腐、原料堆放。地块1993年前属于石碁镇沙涌村农用地,主要作为水稻种植和香蕉地;1999年西北角小部分区域开始建成防腐车间,主要配套钢管喷砂和防腐处理;2000年东侧大部分区域建成UOE车间,西南角小部分区域建设为车间办公和仓库;2008年,西南角小部分区域新增JCOE车间,之后布局未发生变化;2018年上述设施开始拆除,2019年全部拆除完毕。2018年,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开始拆除厂区内设备;2019年,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全部拆除,地块已平整。2020年,土地使用权人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签署土地收储协议。 截止2021年4月份,本项目地面建筑均已拆除,车间硬化措施均已破除,仅保留部分道路区域尚有硬化设施未破除、3号地块东侧的鱼塘及6号地块东侧的景观池。本地块经收储后初步规划东侧建设为地铁车辆段(用于地铁停车和检修),西侧规划为商住用地。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委托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对本地块进行了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2021年3月27日,《番禺珠江钢管厂原址7号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番禺珠江钢管厂原址7号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报告》通过专家评审会,2021年3月28日,《番禺珠江钢管厂原址7号地块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通过专家评审会,同月以上报告均完成备案,以上报告的结论和专家意见可作为本次修复工程实施的依据。 通过7号地块地块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显示,本地块存在一定的土壤环境风险,污染因子砷、石油烃(C10-C40)和总氟。修复深度为0~2m,总的修复土方量为6365.73m3。另外,根据地块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本地块不需要进行地下水修复。 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定,本地块在开发建设前需要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综上所述,展开本地块土壤修复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为顺利开展该地块污染土壤修复工作,消除污染隐患,确保人体健康,进一步推动地块再开发利用进程。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本污染地块修复方案编制及修复施工工作,我公司依据本地块前期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成果并结合地块未来规划与开发建设计划,通过土壤修复技术的可行性论证和修复方案设计,为本地块存在健康风险的污染土壤治理选择高效、经济、可行的修复技术,同时制定安全防护计划,并做出科学合理的成本、工期估算,指导修复工程实施,特此编制完成了《番禺珠江钢管厂原址7号地块土壤修复方案》(以下简称《修复方案》)。 根据《修复方案》,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修复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污染因子为砷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重金属污染土筛分后的筛下土体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筛上的建筑垃圾和粒料冲洗作为清洁材料资源化利用,冲洗后的泥水混合物经污水处理环节处理达标后,上层清液暂存于地块内水池,池水经检测达标后回用至建渣冲洗环节;下层污泥经板框压滤后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 (2)氟化物污染土壤以及复合污染土壤方量较少,参考危险废物处置流程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进行焚烧处理。 (3)有机污染土壤污染因子为石油烃(C10-C40),采用间接热脱附(GRT)修复方法,污染土经筛分之后,筛下土体进行热脱附处理,筛上的建筑垃圾和粒料冲洗作为清洁材料资源化利用,冲洗后的泥水混合物经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达标后,上层清液暂存至地块内水池,池水经检测达标后回用至建渣冲洗环节;下层污泥经板框压滤后送至水泥窑协同处置。 番禺珠江钢管厂原址分为番禺珠江钢管厂原址 1~3 号地块、番禺珠江钢管厂原址 4、5 号地块、番禺珠江钢管厂原址6、8 号地块和番禺珠江钢管厂原址7号地块四个地块分别开展初步调查、详细调查、风险评估工作。四地块紧邻且属同一权属人,四个地块将进入污染地块名录系统,开展土壤修复工作。下一步四个地块的土壤修复,将互相借用场地(考虑基坑开挖以及转运),修复工程无法将地块明确分开施工,因此平面布置进行统一考虑。1~3 号地块主要污染范围位于3号区域内,1号和2号无污染,4、5地块主要污染位于4和5的东西两侧,中部无污染,6、8号地块主要污染位于8号区域内全部范围内,6号无污染,7号地块主要污染位于中部和东部。通过污染分布可以看出1、2和6号为无污染区域,因此为防止二次污染可能性,上述区域不建议作为污染修复区域,建议上述区域为办公或者清洁土堆放地块使用。 结合污染区域统筹考虑,3号、4号和5号的中部区域存在大范围无污染区域,面积约40000m2。建议将上述区域作为整体修复生产区。 地块重金属的修复挖顺序为1-3号地块→4、5地块→7号地块→8号地块上述各个地块重金属污染土不混合处理,按照顺序依次进行处理。 石油烃修复开挖顺序为4、5号地块→7号地块→8号地块。在进行热脱附处理时,各个抵地块按照长度分别建堆,不混合处理。建堆完成后统一加热,处理合格后各个区域污染土回填至各地块内。按照顺序依次进行处理。 本次环境监测按照番禺钢管厂区域整体范围进行环境监测布点,按照1-8地块所有污染因子进行环境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