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山县大梁子煤矿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1.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大梁子煤矿位于重庆市巫山县抱龙镇,矿井始建于1996年,增划资源前开采规模为60kt/a,采用平硐开拓,设计采用走向俯伪斜短壁采煤方法,后退式开采,落煤方式为放炮落煤,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全部垮落加局部充填法管理顶板。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案,采用走向壁式采煤法开采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的K2煤层和梁山组的K1煤层。增划资源后矿井生产规模保持60kt/a不变,矿区面积由1.136km2增加到1.4464km2,技改工程将充分依托矿井现有工业场地的生产、生活设施,利用已有的+283m平硐作为矿井的主平硐、利用已有的+705.02m平硐作为辅助平硐(辅助平硐只作为行人、进风、进料),利用+1148m回风平硐作为回风平硐。现划定矿区范围具有开发价值的煤炭资源储量1078 kt,可采储量708kt,矿井服务年限8.4年。。
2.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矿区居民稀少,为林山荒地。矿井开采范围内尚未发现不良地质体,但采空区范围内的局部地面将产生小型塌陷裂隙或小型陷落,故采动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而矿井扩界后技改开采的是采深更大的井下煤炭资源,且通过调查,矿山现有采空区对应的地表植被生长状况良好,总体来说,矿山的开采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小。本评价认为,改矿山开采对地表建(构)筑物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业主仍不能麻痹大意,应定时核查矿区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如发现建筑物有拉裂缝等变形破坏现象,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加固建构筑物或搬迁等措施,确保矿区内人们有一个安稳的生产生活环境。矿山技改开采对煤层下伏含水层的流量和径流方向无影响,矿山多年的开采结果表明,对煤层上覆砂岩含水层影响小。总体来说,矿山续采对矿区所在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2)水环境影响分析
矿山改续采产生的污废水主要为井下水及生活污水,矿井所在地有一季节性冲沟。矿井在生产生活中将贯彻“一水多用”的原则,提高污废水综合利用效率。重庆巫山县大梁子煤矿在采取相应的水污染防制措施后,外排污废水对周边的水体环境影响小。
(3)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场地的生产性粉尘。粉尘的影响主要在工业场地以及矸石堆场附近,矿山周边的居民点离工业场地和矸石临时堆场都有一定的距离,对附近居民影响小。
(4)声环境
矿山改续采期间产生噪声仍为现有的通风机、绞车、空压机、坑木房电锯、载重汽车和装载机等,声环境质量不会超过现有水平,矿山改后续采不会出现噪声扰民现象。
(5)固体废物
矿井改后开采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煤矸石及生产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产生矸石1.2万t排至矿区矸石堆场,再外运至砖厂用作砖原料;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垃圾处理站处理。因此,矿山改后续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经妥善处理和综合利用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3.预防或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
结合大梁子煤矿对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在煤矿开采工程中,按照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开采工程中产生的矸石尽量回填至采空区,运出部分全部进行综合利用,在回采过程中,要求做到及时支护,及时回柱放顶,及时充填。爆破时采用微差爆破,减少爆破震动对地质结构的影响。在采煤过程中预留保护煤柱,减少对地表的影响。矿井开采过程中,地表裂缝、滑坡等不良的地质现象最大可能出现在煤炭露头线及煤层风氧化带,地表裂缝发生后,采用粘土、浆砌石等进行封堵,裂缝区、滑坡区进行绿化、补植林木,减少地表变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水土保持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的矸石,外运至砖厂用作砖原料,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井田内地表受采动影响产生裂缝、滑坡、塌方的破坏现象,将加剧水土流失。根据裂缝宽度大小,对较小裂缝经林地平整恢复原状,对裂缝采取充填、平整的顺序,使林地恢复原状,以减小雨水侵蚀,减轻水土流失。
(3)水污染防治措施
生活污水采用生化处理达标后回用;井下水沉淀后部分回用,剩余部分外排。
(4)噪声防治措施
产生噪声的各种机器设备位于厂房或井下硐室内,扇风机本身装有消声器,在设计中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备基础设减振垫以消除噪声污染。
(5)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湿式作业法,煤炭、矸石装卸过程中注意洒水防尘。工业场地设喷水系统,采用喷水防尘的环保措施,水源可利用矿井水。加强对工业场地硬化和绿化,场地绿化建议采用景观效果好、适宜当地生长的乔木、灌木或观赏性植物。
(6)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的矸石,外运至砖厂用作砖原料,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在矿井工业场地设置垃圾箱或垃圾收集点,收集后的垃圾与生化池污泥一并送往垃圾处理站处理。
4.主要评价结论和建议
工程可促进巫山县及其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矿井的改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矿山所在地巫山县的矿产资源规划和煤炭工业总体发展规划一致,符合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近期内对煤矿生产企业的有关政策规定。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良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项目的改过程中业主在认真采取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治理措施、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后,矿山的改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明显的不良现象,基本能实现“合理开发资源、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不断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加强矿山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区域环境功能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该矿井技改是可行的。
5.查阅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起止时限
查阅报告书简本到巫山县大梁子煤矿办公楼。
联 系 人: 王林
联系电话:13308383208
查阅起止时限为2009年3月20日~2009年4月5日
公众认为有必要向建设单位或者委托环评单位索取补充信息的起止时间2009年3月20日至2009年4月5日
6.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主要是针对环评报告中的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污染防治措施和评价结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提出公众意见,特别请相关公众对本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先进性、适用性、有效性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7.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直接到大梁子煤矿办公楼找王林矿长反映或者以书面的形式提交,收集到的公众意见由环评单位分析处理并负责向公众解释和说明。
环评单位: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科所
联 系 人: 肖老师
联系电话: 13883686810
8.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日期
2009年3月20日至2009年4月5日
建设单位:巫山县大梁子煤矿
环评单位: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科所
2009年3月1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