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块位于宝山区高境镇,东至06-01A、06-01B地块,南至规划水域(小吉浦),西至06-01A地块,北至06-01A地块;占地面积约为2825m2。根据《宝山区何家湾产业区(南区)N12-0102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06街坊局部调整》,该地块用途为:医疗卫生用地(C5),属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 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通过2021年7月的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相关知情人的访谈了解到:地块使用变迁历史为:(1)1993年之前为农田;(2)1993年~2010年地块上企业为上海立信制门厂,该厂主要从事塑钢门窗的生产加工,行业分类代码为C34:金属门窗制造业,不属于上海市疑似污染地块相关的12+3行业,该厂于2010年8月拆迁;(3)2010年~2012年地块新建6层都市型工业用房;(4)2013年~至今,该建筑作为上海高逸护理院运营至今。 地块历史厂房于2010年拆除,之后企业改扩建,于2012年建成6层都市型工业大楼。2013年,由于区域内养老护理床位紧缺,响应政府号召,将此建筑按老年护理院建设标准,建成一所非营利性质的老年护理院。现地块控规调整,重新收储出让,地块最终权属不变,高逸护理院也持续运营,即弥补前期工作,对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地块内现状为北部上海高逸护理院及南部的空地,地块内地坪完整,护理院主体建筑为地上6层,无地下构筑,施工时地基开挖深度为-2.6米,全部工程于2012年6月竣工。地块内及周边历史上无环境污染事件。 2、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地块内现场钻探于2021年7月23日完成,样品采集和分析由金艺检测于2021年7月23日~2021年8月13日完成。报告编制及测试结果分析由金艺检测于2021年8月底完成。 本项目在地块内采用专业判断布点法,共布设3个土壤与地下水复合监测点位,地块外设置1个土壤与地下水对照点。其中每个土壤监测点位钻孔埋深为6米,采集4层土壤样品;每个地下水监测点位监测井设置深度为6米,采集1个地下水样品。本项目总共采集土壤样品17个(包含1个平行样和4个对照点样品),地下水样品5个(包含1个平行样和1个对照点样品)及质控样品(2个全程序空白样、2个运输空白样、1个设备淋洗样和1个现场空白样)。 土壤和地下水监测项目按照《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所有基本项目(1~45)、其他项目中的重金属锑、铍、钒、钴(1~3、5)、挥发性有机物(7~10)、半挥发性有机物(11~20)和石油烃类(40),同时测试pH值。 调查结论: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该地块的调查结果显示:本项目地块土壤检测结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地下水检测结果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IV类水质标准”限值和《上海市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沪环土〔2020〕62号附件5)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该地块土壤环境状况符合作为医疗卫生用地(C5)的要求,无需进行进一步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