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县渔珠潭电站(原东湖坪电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第二次公示 始兴县渔珠潭电站拟投资3329.11万元建设始兴县渔珠潭电站(原东湖坪电站)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将项目基本信息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情况公示如下: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始兴县渔珠潭电站(原东湖坪电站)项目 建设单位:始兴县渔珠潭电站 建设地点:始兴县太平镇东湖坪村 工程性质:新建 项目概况:始兴县渔珠潭电站拟投资3329.11万元选址始兴县太平镇东湖坪村建设始兴县渔珠潭电站(原东湖坪电站)项目。项目位于太平镇东湖坪村墨江河下游,距始兴县城5km,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359km2,电站主要建筑物由闸坝、进水口、厂房、尾水渠等组成,是一座拦河低水头水电站,计划装机容量3×800=24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046.5万度。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设计洪水流量2593m3/s,校核洪水流量3193m3/s。项目劳动定员4人,年工作365天,一天24小时工作制。 二、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水环境影响 始兴县渔珠潭电站工程施工高峰期生产废水产生量约20m3/d,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m3/d。工程需采取污废水处理措施处理后回用,不外排,以减少对墨江的影响。 渔珠潭电站为溢流坝,最大坝高为4.0m,坝址上游无水库形成,为原始河道,电站为径流式电站,故运行期坝址上游河道水文情势变化较小。 电站建成运行后,坝厂址区间长约8.5km的减水河段多数时段由生态下泄流量、支沟补水补给,较原天然状态下流量明显减小。 根据预测,电站为径流式电站,建成运行后,坝址上游水体交换频繁,不会出现污染物累积现象,来水水质与建库前一致,其水质主要受上游来水影响和控制。工程减水河段无生产、生活废水的直接排入,无新的工业发展计划,预计电站运行后工程坝下河段水质变化不大。 电站运行期将产生少量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于农灌或绿化,不外排。生产废水主要是机组检修时的含油废水,收集处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不会对墨江造成污染。 (2)环境空气影响 受空气污染影响的主要是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点,为减轻工程施工给当地居民环境空气和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需采取一定措施,减少废气和粉尘的排放。 (3)声环境影响 根据声环境预测结果,坝址工区和厂房工区等附近居民点主要在昼间受施工开挖、爆破、砂石料加工厂加工、混凝土拌合和交通运输等综合噪声影响略有超标现象外,其他居民点声环境质量良好,夜间工程各工区均不施工,声环境质量良好。因此需采取合理的声环境保护措施,以减轻噪声影响。 (4)固体废物影响 通过对施工期的工程弃渣、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辅助企业的生产垃圾环境影响分析,工程弃渣对周边影响较小,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电站运行期生活垃圾产量约1.46t/a,总量较少,但若不妥善处理,将污染周围环境,容易引发疾病,对电站生产管理人员及附近居民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5)环境地质影响 工程首部枢纽闸肩存在渗漏及渗透稳定问题,需进行防渗处理;引水线路区部分洞段存在岩体稳定、地温、地热、地下水和溶岩问题,需采取适当的支护处理措施和排水措施。厂房布置在一平台上,后边坡自然整体稳定,但表层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因此建议清除表层松动块体,并防护处理。 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工程建设和水库蓄水建设不会诱发地震。 (6)社会经济影响 工程建设期间,物资与劳力需求量增大,有利于当地人口就业、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消费需求的增加,将促进地方农业、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发展。 渔珠潭电站建成发电后,每年将向广东电网提供1046.5万kW·h的电量,可增加地方财政税收收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对促进墨江流域的整体开发、缓解当地用电紧张局面等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渔珠潭电站所在的墨江两岸居民点生活生产用水均取自山泉水或支沟水,不从墨江取水,同时墨江干流无工业用水要求,电站运行对区间减水河段的社会用水没有影响。 渔珠潭电站在2003年已完成厂房1.5亩征地手续,无河滩赔偿。工程永久占地不涉及耕地,施工临时约占地2亩,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复垦、林地将进行植被恢复。从总体上看,工程占用的土地面积较小,对占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影响较小。 (7)人群健康影响 工程建设期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主要为外来人员的进入和短期内数量的急剧增加造成一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可能对当地居民卫生状况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8)生态环境影响 始兴县渔珠潭电站库区位于太平镇东湖坪边的墨江两岸河堤内,水库正常水位为95.30m,库区淹没为两岸河堤范围内的河道,不淹没两岸河堤以外的人村和田地,工程区影响评价范围内没有国家级保护植物分布。本工程的建设不会改变原陆生植物的区系组成,不会对区域自然体系的生态完整性和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带来明显影响。 工程施工活动将会影响到工程区及其附近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河谷区野生动物数量有所下降,但不会造成野生动物种类的消失。电站陆生生态调查内分布的保护鸟类因迁徙能力强,在区域内附近处易寻找同类生境,工程施工结束后,不利影响将减轻或消失,电站的建设不会对鸟类的生存和繁衍造成危害。 电站运行期,大坝的阻隔将使原有鱼类的基因交流范围减小,可能使库区上游河段及直流中的鱼类总量有所减少。渔珠潭电站对工程河段的鱼类“三场”影响较小。 渔珠潭电站工程施工将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2.69hm2,本枢纽工程河床河卵石开挖总量为16815m3,本工程无表土剥离,土方外弃为10295m3。水土流失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河道行洪、增大河流含沙量、导致土地贫瘠和荒芜和影响当地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生产废水采用砂水分离和混凝沉淀或隔油池处理,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经处理后回用于农灌和林灌。 电站机组设备检修的含油废水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经处理后用于农灌和林灌。 (2)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采取先进的施工工艺、方法、配备除尘设备、配备洒水车非雨日定期洒水和栽植降尘树木等措施,控制和消减砂石料加工系统粉尘、燃油废气、交通粉尘和施工作业区扬尘等。 (3)声环境保护措施 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择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加装吸声或隔声设备等措施降低施工噪声。 (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工程弃渣和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堆放到规划的弃渣场内,进行层层压实处理,堆渣结束后采取植物措施以防止渣场水土流失。各施工区配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工程区配备垃圾清运车一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送至始兴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5)人群健康保护措施 设立施工区医疗卫生防疫站,配备一定数量的药品,负责施工人员日常医疗和急救,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检疫;对环境卫生、饮用水源、食品卫生及其他有关人群健康事务进行管理。 在水文情势变化较大的河段采取安全预警措施,拟采用设置警示牌和加强群众安全教育两种形式进行。 (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① 陆生生态保护措施 采取宣传教育、生态修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禁止非法捕猎和乱砍树木、施工结束后进行迹地恢复等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 ② 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采取宣传教育、运行期下泄最小流量、渔政管理和鱼类增殖放流等措施补偿和恢复水生生态环境。 根据下游用水分析,渔珠潭电站需下泄生态流量确定为4.32m3/s,生态流量参与发电流量,保证坝后河道不断流。 ③ 水土保持措施 采取挡渣、截排水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以及施工结束后迹地恢复等措施控制新增水土流失量,减少水土流失危害。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始兴县渔珠潭电站(原东湖坪电站)项目符合国家和广东省相关产业政策,符合墨江流域水电规划,工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野生珍稀保护动植物集中分布区等环境敏感区,经分析预测,工程建设期造成的不利环境影响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得到减轻或减免,区域无制约工程建设的环境因素,工程建成运行后,其发电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明显,在向广东电网输送一定电量的同时,对始兴县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工程的建成运行,施工期造成的不利环境影响将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得以减缓、消除或改善,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五、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单位:始兴县渔珠潭电站 地址:始兴县太平镇东湖坪村 电话:13927895892 联系人:童先生 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单位的名称 环评单位:韶关市科环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工 联系电话:0791-8700090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内容 1、为让公众对项目环境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公众可查阅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可在环评爱好者论坛网站(http://www.eiafans.com/forum.php)查阅,纸质版可联系我公司或环评单位获得; 2、本项目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为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见报告书)的公民、法人和组织的意见,鼓励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 3、公众意见表见附件。 4、公众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在5个工作日内将填写的公众意见表提交我公司,反映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我公司和环评单位将对反映的意见认真核实、对待,对良好建议我们将积极采纳,并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中。 公示时间为自本公示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始兴县渔珠潭电站 2022年4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