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发布环保竣工验收公示|发布环评公示
建设项目环评费用在线计算|收费标准
环评师招聘与应聘| 行业信息|预评审会
2024年环评工程师备考全程指导|报名时间汇总
2024年环评师考试交流|资料下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培训!
低价环评考试用书教材|环评图书免运费
考前培训|继续教育
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应急预案公示
查看: 2102|回复: 0
收起左侧

[环评公示] 漳州金峰经济开发区金珠片区(二期)开发工程第二次公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4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漳州金峰经济开发区金珠片区(二期)开发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项目概况

漳州金峰经济开发区金珠片区(二期)开发工程建设地点位于金峰经济开发区内,项目建设范围为芗城区金峰经济区金亭路以南、金石路以北、金塘路及金上路以西。拟建规模为规划用地面积1192亩(折合79.46公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征地及拆迁、场地平整、道路及绿化、给排水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建设道路长度4337米,建设面积144062平方米(216亩);雨水管建设长度2783米,建设排洪渠总长1148米;污水管建设长度4337米;总投资22045.70万元,工期拟定3年,自201010月至20139月。

项目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扬尘、噪声、废水及固废等,运营期主要污染物为汽车尾气、道路交通噪声、地表径流雨污水及公厕、垃圾站恶臭气体等等。

2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2.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主要为评价范围内路线所经区域的农业生态、野生动植物,临时工程如临时堆土场、施工场地等植被与野生动物。

(2)生态环境现状

项目所处区域为闽南沿海地区,此次建设过程征用土地79.46hm2,以园地为主,没有占用基本农田。评价区主要是由农业植被、人工林地植被等组成的人工植被,永久占地范围内没有名树古木及珍稀物种。通过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分析沿线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为一般。

②陆域动物生态

本工程沿线及其周边评价区范围内,由于片区的开发以及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影响,现状区位中重要的野生动物基本上主要为鸟类,且密度及其种群数量分布相对较低。现状的鸟类生态类群主要为丘陵山地及果林农田村庄鸟类,水鸟种类比较少,仅有池鹭和普通翠鸟。调查所发现的鸟类是该区域广布的种类。

本工程沿线及周边区域,尚未发现有鸟类或其他重要野生动物的集中栖息或营巢繁殖的敏感生境。

野生动物以两栖爬行类的蛇、蛙类为主,哺乳类的鼠等。

(3)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土地利用性质

区域开发建设后耕地、园地被工业用地、道路建设用地取代,土地利用性质发生改变,植被覆盖率降低。

②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的直接作用是加速区域的城市化过程,将减少农业耕作收入,区域纯农业生产向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的方向发展。

③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片区原有的农业用地、村庄用地为工业用地、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所取代。项目实施后农业面源污染减少,道路用地中石油类等污染物将污染地表土壤,片区规划为工业用地,工业区化学品运输车辆的跑、冒、滴、漏等,均将使得土壤环境发生改变。

④对植物生态的影响

项目建设后将不可避免地造成现有植被的破坏和和丧失,导致区域植被面积及生物量减少。间接造成区域畜牧、水产养殖业产量损失以及水土流失、生态危害和资源损失,对野生动植物特别是鸟类生境的侵占较大。

生物环境污染

施工扬尘为尚未明显受污染的土壤颗粒物,对植物生长发育不会造成危害。因此,施工扬尘对植物生态的不利影响范围和程度很小。

生物多样性影响

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没有古树名木分布。地表植被以农田植被为主,为当地广布树种,树种较单一。项目建设后,绿化树种将优选当地优势树种,树种选择以城市园林树种为主,加强景观效果。项目建设过程不会影响区域植物的多样性。

生物量、生产力损失计算

工程永久占地将使得生产力降低314.15t/a,生物量损失1439.03t。临时占地将使得生产力降低101.14t/a,生物量损失463.28t。

⑦对生态公益林的影响

项目占用的林地主要为经济林等。所占用的林业不涉及国家级、省级、市级自然保护区,未占用生态公益林。因此,项目的建设不会对生态公益林造成破坏。

⑧对动物生态的影响

施工期,营运期因道路对生态环境的分割会对野生动物(尤其是两栖类和爬行类)产生阻隔影响,另外,片区规划实施后原有农田、池塘大部分被占用,部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觅食场所不复存在,将被迫迁移。

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区域开发建设将对区域目前存在的农田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下分别从生态系统类型、结构与功能来分析区域建设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对生态系统类型的影响

区域陆生生态现状以农业生态为主体,农田生态系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决定了该区域生态的主要类型和功能;区域农田以果园及菜地等为主,其结构与功能并不完善。

⑾雨污管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管网在运营期间,因地下污水等管道的腐蚀引起的管道穿孔及焊缝破裂等可能产生的跑、冒、滴、漏现象,对临近的植被产生轻微影响。

(4)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①土地补偿恢复措施

合理规划,做好土石方的纵向调运,减少临时占地。各种临时占地在工程完成后应尽快进行植被及耕地的恢复,做到边使用,边平整,边绿化,边复耕。通过道路两侧绿化补偿,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临时占地的恢复措施

对于临时堆土场、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需根据原占地类型地恢复工作,对于占用荒地的部分则需进行植树种草绿化,以保护并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公路绿化时可选择耐旱、易管理的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

③绿化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④其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优选施工时间,避开野生动物活动的高峰时段。施工废水经沉淀池、隔油池预处理后部分回用。

2.2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声环境保护目标

地块四周的珠里村、浦尾村等

(2)声环境现状

道路沿线各敏感点声环境质量较好,可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要求。

(2)声环境预测结论

①施工期

本项目在路基、路面施工及拌和站运行过程中,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等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对沿线评价范围内敏感点的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桥梁基础施工打桩机可能影响桥梁两侧的敏感点。根据沿线声环境敏感点的分布情况可知,昼间、夜间施工对沿线鹤亭、和兴社、横山腰、旺亭新村等处居民点不同程度的影响。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降噪措施,以保障沿线居民的身心健康。

②营运期

运营期间路网交通噪声导致道路两侧规划第一排建筑物不同程度的超出标准要求,其中营运近、中、远期,临路的浦尾村、珠里村第一排住宅夜噪声级将不同程度的超出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4a类标准要求,营运中期临路第一排住宅分别超标2.1dB3.7dB,后排住宅营运中期夜间噪声超2类标准3.6dB2.8dB,建设单位应采取措施保证周边住户的正常生活。浦尾村超标户数25户,100人,珠里村超标户数16户,63人,共计超标41户,163人。

(4)主要声环境保护措施

①施工期主要通过加强管理对声环境进行保护,昼间在保证进度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对于经过敏感点路段须把排放噪声强度大的施工应安排在上午6∶00~12∶00和下午2∶00~22∶00施工。

②营运期公路沿线应合理规划拟建新城镇区,建议以距拟建金边路、金珠路、金上路道路中心线120m范围作为噪声防护控制距离,在此区域内不应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声环境敏感建筑,如需建设的应自行采取降噪措施处理。

③对于超标的41户住宅,推荐采用安装通风隔声窗的处理方式。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的缓解项目营运对环境敏感点声环境的不利影响。

2.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水环境保护目标

九龙江西溪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沿线的农灌水体符合农灌水质标准要求。

(2)水环境现状

九龙江西溪水质基本可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

(3)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①施工期

施工期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不会对线路沿线水环境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施工生产污水主要包括含悬浮物较高的泥浆废水和清洗修理机械等产生的含油污水,主要通过设沉淀池、隔油池预处理后,由PVC管外接至周边农灌水体、现有排洪渠排放,外排废水基本可以达到农灌水质标准要求。施工期间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以控制路基施工阶段路面泾流对沿线溪流的水质造成影响。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后,施工期间不会对沿线的水体造成明显影响。

②营运期

运营期排放的水污染物主要是来自降雨初期路面径流所夹带的污染物,成分主要为悬浮物及少量石油类。这些雨水经分区外排后,SS和石油类是较少,对沿线溪流水质影响较小。

(4)主要水环境保护措施

(2)主要水环境保护措施

①施工场地设置沉淀池、隔油池等设施,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可回用于洒水抑尘、清洗车辆与机械设备等,少量排放的废水排入排水农灌水体,用于农田灌溉等。临时工程四周设置导流沟等。

②制订风险事故应急预案,防止突发事故对河流水体的污染。

③运营期加强地面清扫,避免垃圾及危险化学品排入雨水管网。

2.4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

(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地块四周的珠里村、浦尾村等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TSP、 NO2、CO监测日均浓度值、小时浓度值均低于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污染指数较小,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3)环境空气影响预测结论

①施工期

施工期平整土地、材料运输、装卸和搅拌物料、铺浇路面等施工环节均有扬尘发生。但只要在施工期采取:①加强路面洒水抑尘;②将砂石料堆存场所设置与距环境敏感点较远的地方,并且用苫布覆盖;③施工场所选址优化,如选择在村庄的下风向200m以外的区域等措施,公路施工对环境空气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②营运期

项目建设后,道路两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可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项目对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4)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加强路面洒水抑尘

②将砂石料堆存场所设置与距环境敏感点较远的地方,并且用苫布覆盖


优化场地布局

加强公路两侧绿化,栽种可吸收或吸附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乔木、灌木等树种及草坪,以控制废气向周围环境扩散。


2.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社会环境问题包括有利影响、不利影响两个方面。

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片区开发、路网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区域基础设施配套越趋完善。合理规划后,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升值,交通便捷,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不利影响主要体现为征地拆迁补偿政策不合理,或落实不到位,影响失地农民、拆迁居民的生产生活,暂时性的导致区域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另外,项目建成后将规划为工业用地,工业项目的引进,将使得周边的生活环境质量下降。

2.6固体废物影响结论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定期送到沿线当地环卫部门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只要加强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本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7环境风险

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为管道施工安全风险、运营期排水管道出现断裂、破损泄漏风险等;道路交通运输风险等。

评价路段发生风险的概率较低,营运中期所有路段发生事故的概率约为0.2104/年。

2.8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主要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和公众参与调查表、现场调查、对有关组织机构进行咨询等形式。

调查结果表明:在参与调查个人中和团体单位,大部分被调查者对本项目建设持支持和可接受态度态度,表明本项目建设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仅3位公众对本项目持反对意见。根据反馈意见,持反对意见的公众为失地农民,担心失地赔偿问题及失地后的经济收入。沿线居民希望建设部门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对于征地的特困户、脆弱群体能给予优惠和支持。

建设单位表示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采取污染防治措施,与村委会合作对失地、失业农民职工进行就业再教育,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参照国家及地方补偿办法补偿。对于持反对意见的居民回访结果表示,建设单位在落实合理的征地补偿方案后,他们同意项目的建设。


2.9总量控制分析结论

本项目不申请污染物排放总量。

3评价总结论

金珠片区一期开发工程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漳州市金峰工业新区总体规划要求,有利于完善工业区交通网络,提高区域土地利用价值。项目建设没有占用基本农田及生态公益林,没有经过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在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使项目对环境污染的防治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够降低到环境可接受的程度,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6-25 05:12 , Processed in 0.0629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