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八公山新村二期棚户区改造地块 项目地点: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 调查面积:28614.39m2(约合42.9216亩) 一、项目概况 本次调查项目地块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八公山镇淮凤路与机械厂路交口南侧,占地面积为28614.39m2(约合42.9216亩)。该地块东北部临淮凤路区域属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约6463.17m2。该部分区域未曾进行工业生产经营,作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开发利用,主要是建设临街宾馆、便利店等;中部及西部属八公山镇钱淮社区村民委员会,占地面积约22151.22m2。历史工业用途是钱淮砖厂生产厂区,该砖厂是钱淮村集体所有制企业,1986年秋季建厂,从事粘土实心砖生产、销售;2003年因政策原因,依照“淮府办〔2003〕92号”文件要求限产,至2010年正式关停;砖厂关停后,原厂区作为停车场使用,停靠卡车、小汽车等社会车辆;2020年由八公山镇钱淮社区村民委员会收回,不再作为停车场使用。根据《八公山区春申大街与机械厂路交口东南角DSO4街区局部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块规未来划用途为居住用地(R),拟建设八公山新村二期棚改小区。本次调查各地块按照第一类用地评价。 二、报告主要结论: 通过调查地块的历史资料、规划资料,结合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调查结果可知:地块历史用途为工业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地块周边存在中石化南塘加油站、中石油八南路加油站、淮南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第二污水处理厂(八公山污水处理厂)等潜在污染源,区域土壤、地下水有被污染的可能,需开展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综合考虑到地块内历史生产活动和现场踏勘结果,结合环境调查的目的,在地块内共设置7个土壤监测点、地块外设置1个背景对照点,共采集36组土壤样品(含质控平行样);在地块内共设置3个地下水监测点、地块外设置1个背景对照点,共采集5组地下水样品(含质控平行样)。 根据土壤、地下水分析测试结果,土壤样品GB 36600-2018表1中45项基本因子、石油烃(C10-C40)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表1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要求,氟化物、氨氮均满足江西省地方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DB36∕ 1282-2020)表3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要求;地下水样品各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Ⅳ类水水质要求,石油烃(C10-C40)满足《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沪环土〔2020〕62号)表5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要求。因此,该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地块可作为居住用地开发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