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博涵 于 2011-1-5 12:42 编辑
一.建设项目名称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通江县青龙嘴煤矿扩建工程 2.项目概况 四川省通江县青龙嘴煤矿位于通江县城9°方向直线距离42.6km,行政区划属通江县临江乡天井坝村。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8′36″,北纬32°21′45″。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申请审批书,扩建后矿区面积为6.52km2,开采深度+1000~200m,矿井走向长8160m,倾向宽250~1280m,开采A3煤层,由19个拐点坐标圈定。保资源储量2976kt,可采储量2336.72kt。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通江县青龙嘴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川经煤炭函[2010]353号)原则同意该煤矿扩建后设计生产能力150kt/a,矿井服务年限13.7年。 (1)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主要将生产能力由60kt/a扩大为150kt/a,鉴于矿井资源储量丰富,布置2个采煤工作面。开拓系统新掘+643.8m主平硐作主平硐(原+643.7m主平硐为顺层走向平硐,改造作为副平硐),改造利用原+768.4m平硐作西回风平硐,为顺煤层走向平硐,改造利用原+879m平硐作北回风平硐,以石门方式布置,揭穿A3煤层后沿A3煤层布置总回风巷,改造利用原+858.7m平硐作东回风平硐,为顺煤层走向平硐。矿区开采标高+1000~200m标高,划分三个水平,即+645m水平、+500m水平和+350m水平。共划分为20个采区。煤层、采区均采用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采区前进、区内后退的开采方式。矿井水平运输大巷布置在A3煤层底板砂岩内,水平回风巷布置在A3煤层内。矿井主、副暗斜井、轨道上山、行人上山布置在A3煤层底板砂岩内,倾角为25°。回风上山布置在A3煤层内,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设计矿井+643.8m主平硐外改造利用原有的工业广场及配套生产、生活设施。主要包括煤流系统、排矸系统及部分辅助生产、生活设施。 (2)工程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2383万元,由业主自筹及银行贷款解决。 3.主要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 废气:煤尘以及运输车辆的扬尘。储煤坪堆存煤含水率较低条件下将产生扬尘,扬尘主要集中在夏季。生产过程中,加强储煤坪的洒水防尘工作,进入储煤坪的运输车辆进行清扫冲洗,减少储煤坪扬尘量的产生。 废水:井下水设絮凝、沉淀池处理后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后,回用于矿井井下洒水,另外也可做为工业场地洒水防尘,洗衣房以及浴室用水和冲洗地面用水等,其余部分用于周边农田农灌。环评提出井下水处理达标后部分用于近期用于农灌,远期用于农灌补充水。 噪声:主要是风机等设备噪声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降噪、减振等措施,并将高噪声设备远离居民点,并对场地进行绿化,在有高噪声设备与厂界之间应设置绿化带,利用树木的吸声、消声作用减小厂界噪声。在道路两侧按绿地规划布置相应的绿化隔离带,利用植被、林木的散射、吸声、隔声和吸附作用,有效减缓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弃物:项目生产期间固体废物产生源主要有矸石、煤岩粉以及生活垃圾。全矿井矸石排放量约为1.5万t/a,生活垃圾50t/a。井下矸石使用矿车经矸石翻车机翻卸临时矸石转运场定点堆放,由装载机装车外运到项目附近页岩砖厂制砖,不能用于制砖的矸石用于井下回填采空区;煤岩粉随煤炭外卖;生活垃圾由企业收集后送至诺水河镇由诺水河镇环卫部门处理。 该项目针对各主要污染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后,对外环境影响程度小。该项目建成后,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评价工作程序为接受委托-研究国家有关的法律文件和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他文件-确定评价技术路线和评价重点-环境影响要素识别、评价因子筛选-确定评价等级、范围-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质量调查-环境影响评价-编写报告书-环保主管单位审查,其中公众参与将贯穿其中。 主要的工作内容有:工程污染源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环保对策措施等。 三.征求公众建议和意见的主要事项和方式 1.征求公众意见内容 本建设项目的建设方和评价单位特此征集公众对项目环境影响的意见和建议。 2、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 四、项目建设单位和联系方式 项目建设单位:通江县青龙嘴煤矿 地址:巴中市通江县诺水河镇天井坝村 联系人:刑总 电话:13980292857;13980903257 五.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和联系方式 丹东轻化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辽宁省丹东市人民街141号 电话:02886112823 联系人:石丽霞 15882479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