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119街坊6/1丘内周家嘴路1106号、东余杭路1387号地块(下文简称“项目地块”)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占地面积约5714.1m2。四至范围:北至周家嘴路,南至东余杭路,西至保民新村,东至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所。项目地块历史上先后依次为棚户居民区、绸缎炼染作坊、上海第二绸缎炼染厂、复兴翻砂厂(铸造厂仓库)、木材仓库、花鸟鱼虫市场以及临时停车场等,其中绸缎炼染作坊(1948年~1962年)与上海第二绸缎炼染厂(1962年~1994年)的行业代码为C1743丝印染精加工,复兴翻砂厂(上世纪50年代初~80年代前后)的行业代码为C3391黑色金属铸造。根据《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污染地块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通知》(沪环保防〔2017〕311号)文件规定,本地块涉及纺织印染、金属铸造的企业,属于15类活动的疑似污染地块。项目地块现状为拆除后空地,于2022年由上海市虹口区土地发展中心收储。 项目地块未来规划包括三类住宅组团用地(Rr3)、公共绿地(G1)和道路用地(S1),按照《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规定的第一类用地评估。
受上海市虹口区土地发展中心委托,上海化工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我司”)承担项目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通过资料收集和人员访谈结果表明,项目地块历史上先后依次为棚户居民区、绸缎炼染作坊、上海第二绸缎炼染厂、复兴翻砂厂(铸造厂仓库)、木材仓库、花鸟鱼虫市场以及临时停车场等,地块外东侧紧邻上海烟草材料厂,历史上工业生产活动可能对调查地块内环境质量造成影响。 项目组采用专业判断进行布点,地块内共布设了5个土壤和地下水复合采样点、2个土壤采样点,同时在地块外布设1个土壤和地下水复合采样对照点,共采集土壤样品29个(包括3个平行样、3个对照点样品),采集地下水样品7个(包括1个平行样、1个对照点样品),3个全程序空白样,3个运输空白样和3套设备淋洗样。 土壤样品监测因子包括《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中的45项基本项目(重金属和无机物7项、挥发性有机物27项、半挥发性有机物11项),以及表2中其他项目20项。其他项目包括4项重金属(锑、铍、钴、钒)、挥发性有机物4项、半挥发性有机物10项、石油烃(C10-C40)、氰化物及pH值,地下水样品监测因子与土壤一致。现场钻井、采样、实验室检测分析均由东方国际集团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具有CMA及CNAS资质)开展。 第二阶段调查结果表明: 土壤样品:pH值为8.16~8.33,共检出10项重金属(砷、镉、汞、铅、铜、镍、锑、铍、钴、钒)和石油烃(C10-C40)。所有检出因子的浓度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地下水样品:pH值为7.3~8.2,共检出7项重金属(砷、镉、锑、钴、镍、铜、钒)、三氯甲烷、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和石油烃(C10-C40),其中钒和石油烃(C10-C40)的检出浓度值低于《上海市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沪环土〔2020〕62号附件5)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其余检出因子的检出浓度值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V类标准限值。 该地块相关检测结果满足第一类建设用地要求,无需开展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可进行下一步的开发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