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253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惠来县公路局已委托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惠来县X106(沿海公路)大潭至文昌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目前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向公众公开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并征求公众意见。
项目名称:惠来县X106(沿海公路)大潭至文昌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
项目概况:为发展沿海经济,完善惠来县公路网,县道106线仙庵线(沿海公路)拟在原路线基础上改线延伸,在靖海镇大潭村(K13+800)处开始改线,经南山村、铭湖村、溪东村、文昌村、华埔村、钓石村,跨越隆江河,穿过南海开发试验区、东埔场,至东港镇与葵览线相接,全长69.44公里。按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规划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双向八车道控制,路基宽50米,一般路段用地控制宽度60米;路面宽30米(2×15米)。
拟建的惠来县X106线(沿海公路)大潭至文昌段为该线中的一段,起点位于靖海镇大潭村,起点桩号为K13+800,终点止于神泉镇文昌村,与S236线相接,终点桩号为K34+300,路线全长20.50公里,是惠来县境内的主要交通要道。估算总投资82046.54万元。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本次环评工作针对建设项目的施工及运营期,分析和评价区域环境现状,分析营运期的污染源特征,预测该项目对区域水、气、声等环境要素以及敏感目标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完善建设方案和环保措施的建议和必须达到的环保要求,使项目建设运营与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相协调,保障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要点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政策,选线合理。项目建成运营后,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建设得到了沿线公众的支持,其建成通车将有利于完善惠来公路网,促进路网合理布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的建设运营对当地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只要建设单位切实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履行拆迁、占地补偿等手续,加强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环境管理,可以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生态影响最小,项目建成后沿线的环境质量能够满足环境功能的要求。
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方式及期限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想详细了解本项目的有关情况,可在本公示期内在联系环评单位索取相关信息,查阅期限:2011年1月20日至1月29日。若公众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或项目营运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有补充意见、建议,可通过信函、传真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反映,联系方式如下:
建设单位:惠来县公路局
联系方式:联系人,曾先生;电话,0663-6612237
地 址: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南门东路81号
环评单位: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地 址:广州市大沙头二马路12号陶乐大厦302室(510110)
联系方式:联系人,曹先生;电话/传真,020-83878216;电子信箱,scaoyu@163.com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011年1月2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