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发布环保竣工验收公示|发布环评公示
建设项目环评费用在线计算|收费标准
环评师招聘与应聘| 行业信息|预评审会
2024年环评工程师备考全程指导|报名时间汇总
2024年环评师考试交流|资料下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培训!
低价环评考试用书教材|环评图书免运费
考前培训|继续教育
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应急预案公示
查看: 3123|回复: 5
收起左侧

[信息] 节能减排力解发展成本之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8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将“好”放在“快”之前,高速行驶的经济列车在2007年踩下了“刹车”。岁末的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宏观调控,节能减排成为防止经济偏快转向过热的关键词;而在此前的十七大报告,节能减排同样是保证经济又“好”又“快”最现实的任务。

  这是对增长与发展的重新认识。我们不再仅仅盯着一路走高的GDP,我们更关心GDP背后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以及健康成本。节能减排对发展成本进行了重新审视,设定了新的增长衡量标尺。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语气沉重地说出了两个“不达标”:没有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预定目标。连续4年达到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人鼓舞,但是“不达标”的能耗却透露出了经济发展的“成本之痛”。

  《半月谈》杂志在8月推出了以“山河之伤”为主题的特别报道,一连串数字将环境警报表露无遗:7大水系的26%是五类和劣五类,9大湖泊中有7个是五类和劣五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目前已有数亿国人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据不完全统计已超1.5亿亩。如果将这些一直被忽视的成本纳入统计,我们的GDP或许是另一番景象。有专家直言,按照绿色GDP的统计方法,很多省份收获的会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深圳一直是中国的“速度标兵”。沿着“速度深圳”的发展模式继续前行,我们可以收获一连串亮丽的统计数据,但是这无疑是对环境成本的有意回避。2005年,深圳开始了“效益深圳”的模式之变,衡量尺度的核心是对比鲜明的“降与升”:下降的是有形资源的消耗,提升的是综合效益的产出。如此计算投入和产出,无疑是对经济运行规律的尊重,而不是将“发展”简单地还原为经济增长,将经济增长又简单地等同于GDP的提高。

  今年下半年,曾经有媒体报道称“深企大举外迁”,随后引发的讨论不仅指出了报道的偏颇,也在不经意间提供了深圳经济结构优化的生动细节:那些被动迁走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或许,我们可以说市场已经开始真实体现环境成本,毕竟人为扭曲的价格信号只会导致扭曲的结果。事实上,经过取舍的深圳得到的是更健康的经济肌体。今年前三季度,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2.44亿元,比上年同期提高0.32亿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71815元/人,提高6.7%。做好了“加法”,深圳也做足了更可贵的“减法”:比如我们的万元GDP能耗,去年的0.576吨标准煤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一半,再比如我们的万元GDP水耗,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2.6立方米。刚刚闭幕的省委全会,汪洋书记勉励深圳要向国际先进城市“叫板”,深圳的努力方面就包括代表核心竞争力的消耗指标:前天的深圳商报报道称,万元GDP耗水量世界平均值为50立方米,深圳今年上半年的数字已经降到28.9立方米,不到国际水平的六成。

  宁可GDP少一个百分点,也不能让重污染企业多一个,深圳喊出的是“强势环保”。最近5年,8848个投资项目被环保“一票否决制”判了“死刑”,每年约有一成左右的环评项目被深圳拒之门外。与此形成对应的是越来越完善的法规体系。继去年7月1日出台全国首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后,深圳今年又实施了《深圳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按照这部全国首个建筑节能地方法规的设计,如果深圳的建筑全部执行节能标准,从2020年开始,深圳平均每年大约可节省用电16.3亿千瓦时,每年减少城市电力负荷增幅18.86万千瓦。

  节能减排力解发展“成本之痛”。我们期待,深圳能够解出更优秀的“减法”,创造一项项更低的消耗指标;我们更期待,明年的全国两会,总理能够不再沉重地重复今年的“不达标”。

来源:深圳商报  2007年12月28日
发表于 2008-5-7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语气沉重地说出了两个“不达标”:没有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预定目标。连续4年达到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人鼓舞,但是“不达标”的能耗却透露出了经济发展的“成本之痛”。]
我一直从事节能减排的工作,感觉国家的执法力度远远不够,政绩永远是第一位,发展是硬道理,讲了很久了。科学发展观也说了很长一段时间,节能减排力解发展“成本之痛”,这在政府是根本的,在企业恐怕只要能挣钱,不亏,很多企业就生产。
期待政府执法公平、公正、公开,期待政府能执法懂法用法。不能停留在嘴上。。。。
发表于 2008-10-27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好了再说

我也想说说什么,但还是想好了再说。
发表于 2012-9-4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节能减排,形式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6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两年容易,要是持续节能减排困难重重啊。。。需要不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0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量减排还是实实在在地干了些事的,节能就很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6-20 14:41 , Processed in 0.0904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